APP下载

浙江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建设途经探索

2014-07-28陈海生金连根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旅游

陈海生 金连根

摘 要:浙江省云和梯田湿地有着江南独特的、美学价值极高的梯田景观群,是我国长三角地区的最大梯田群.但目前云和梯田湿地还存在着生态系统脆弱、相关利益群体不协调和梯田湿地旅游管理机构尚未建立等问题。据此提出了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建设途径:大力发展梯田生态旅游;建设梯田湿地生态保护区;加快推进山水童话乡村建设;实行梯田稻田生态补偿政策。

关键词:云和;梯田湿地;生态旅游;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2-145-02

稻作梯田生态系统是人类为了适应山地环境生存而开辟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系统[1].云和梯田是浙江山区传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与传统农耕文化的向往,这颗养在大山深处的明珠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的驻足,这里已经成为成千上万摄影爱好者的圣地[2]。云和梯田湿地有着丰富的湿地类型和江南独特的、美学价值极高的梯田景观群,拥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以及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云和梯田为名列全国前三的千年梯田,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是我国长三角地区的最大梯田群.是浙西南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最持久的独特资源和宝贵财富。

云和梯田湿地为云和“一城一湖一梯田”旅游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和县政府高度重视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把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列入“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每年举办梯田开犁节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云和梯田开犁节”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以及“云和梯田”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正在努力当中,湿地公园建设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1 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建设机遇

1.1 梯田湿地公园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 湿地公园的建设已经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生态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低碳型产业生命力强,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以山村梯田景观及其文化为旅游主要吸引物的资源吸引型旅游发展模式是一个朝阳型旅游产业,云和梯田作为浙西南独一无二的特色资源其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1.2 梯田湿地公园建设得到政府有力支持 云和县委、县政府重视开发旅游生态文化产业,云和县“一城一湖一梯田”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中肯定了云和梯田的资源特色,明确了云和梯田在云和县旅游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

1.3 具有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 2013年,云和县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44.9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2.50%;旅游总收入42 244.5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30%。以云和梯田为题材的获奖摄影作品提高了湿地公园的知名度,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开犁节”活动逐步带动公园人气;云和县“小县大城”城市格局日渐完善,云和作为“浙西南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丽水绿谷风情旅游区”的主题建设必然带动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发展。

2 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建设制约因素

2.1 云和梯田湿地生态系统脆弱 云和梯田湿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湿地公园范围内及其周边分布有较多的村落,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对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同时社区居民对湿地资源认识不到位,保护湿地的意识薄弱,有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2 相关利益群体协调的问题有待解决 湿地公园相关利益群体的协调是公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湿地公园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机制有待解决,如何保障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实践性课题。

2.3 梯田湿地旅游管理机构尚未建立 云和梯田湿地旅游管理机构尚未建立,基础设施有待健全。目前,云和县湿地保护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基础设施、保护设施和办公设备缺乏,难以满足目前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栖息地保护恢复工作的需要。

3 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建设途径

3.1 大力发展梯田生态旅游 云和梯田是云和人民为了满足自身对稻米的需求,充分利用浙西南山区充足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对山地综合改造而成。是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而形成的文化景观。因此在采取各种工程措施保护梯田、加强梯田生态系统建设的同时,要大力提高云和梯田文化景观的知名度[3],获得各方面资助。尽情展示云和梯田农业景观和民族风情,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使梯田的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

3.2 建设梯田湿地生态保护区 建设云和梯田湿地生态保护区,对梯田湿地周边的大于25o的山坡地进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水源林,而适当减少经济林的面积。抓好濒危动植物的保护和繁育工作。同时,通过资料发放、举办培训班、广播电视等形式,强化梯田湿地景区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梯田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一个动态的良性循环状态中。

3.3 加快推进山水童话乡村建设 云和梯田的自然景观是云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条件,也是当地旅游资源特色优势所在。要积极合理利用梯田资源,展示田园风情,并创造更多的再生资源。因此还要搞好村庄建筑,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努力求新、求异、求奇。

3.4 实行梯田稻田生态补偿政策 建立云和梯田稻田生态补偿机制,制定有关的梯田稻田生态补偿政策,确定好梯田生态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对象[4,5]。同时,通过送种子上门、送技术上门等措施,为梯田农户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使梯田生态旅游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德欣,龙岳林,袁锡姿,等.紫鹊界梯田景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对策[J].经济地理,2007,27(6):1 056-1 058,1 062.

[2]张建国,何方,肖胜和,等.基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江南梯田旅游[J].发展探索-以浙江梅源梯田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3):47-53.

[3]王龙,王琳,李靖.元阳晗尼梯田保护与开发模式初探[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4:46,47.

[4]杨光梅,闵庆文,李文华,等.我国生态补偿研究中的科学问题[J].生态学报,2007,27(10):4 289-4 300.

[5]孙海艳,李凤博,方福平,等.梯田水稻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安徽农业科学[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 189-17 191,17 194.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补偿生态旅游
世界七大生态旅游目的地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从生态转移支付角度谈完善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的建议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