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2014-07-28陈海生金连根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2期

陈海生 金连根

摘 要:浙江省云和梯田位于瓯江重要支流浮云溪源头地带。湿地面积以稻田湿地(人工湿地)为主,公园下游河段的水质仍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分布于中山地带的沼泽化草甸湿地,基本保持自然状态。湿地公园湿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程度高,类型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结合,构成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形成具有我国东南山区突出代表意义的稻田湿地生态系统。

关键词:云和;梯田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2-31-02

湿地是地球上水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具有物产丰富、水量平衡、滞纳洪水、调节局地气候、去除污染物、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休闲旅游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1-2]。梯田湿地公园的主导功能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3]。发展建设湿地公园将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以水系为媒介,将湿地、梯田观光、山村风情体验、农家休闲相结合,真正体现回归自然的和谐生活理念。

浙江省云和梯田湿地位于云和县崇头镇,海拔高度300~1 100m,总面积约10km2,梯田层叠达700余层,规模较大处垂直高度达500m,横向伸延3 000m,纵向延伸1 500m,云和梯田湿地类型丰富,景观资源体量大、形态美,独一无二、无可复制,是“中国最美乡村梯田”之一。云和梯田以其丰富的湿地类型和江南独特的、美学价值极高的梯田景观群及悠久的人文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于2010年12月经浙江省林业厅批准设立省级湿地公园,现为中国摄影之乡—丽水的主要采风基地,西子画院创作基地,也是云和县首批创建的国家4A级景区之一,获“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称号。本研究将对浙江省云和梯田湿地进行生态系统评价[4-5],以期对云和梯田湿地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生态区位重要性

浙江省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瓯江上游、丽水市的西南部中山溪源湿地区,位于瓯江重要支流浮云溪源头地带。该湿地公园在保持和调节源头径流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保护中山地区的稀有湿地类型沼泽化草甸与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面积2 385.1hm2,湿地率42.6%,其面积、湿地率指标符合《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面积应在20hm2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的要求。

2 湿地生物多样性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程度高,其湿地维管束植物计有63科207种,其科、种的总数分别占浙江省湿地维管束植物134科1 103种的47.0%、18.8%。湿地脊椎动物计有5纲19目35科106种,其中淡水鱼类4目6科13种,分别占浙江省淡水鱼类9目25科171种的44.4%、24.0%、7.6%;两栖类2目7科21种,分别占浙江省两栖类2目9科44种的100.0%、77.8%、47.7%;湿地爬行类3目7科25种,分别占浙江省湿地爬行类3目10科33种的100.0%、70.0%、75.8%;湿地鸟类7目12科36种,分别占浙江省湿地鸟类14目42科209种的50.0%、28.6%、17.2%;湿地哺乳类3目3科11种,分别占浙江省湿地哺乳类6目16科30种的50.0%、18.8%、36.7%。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以稻田湿地生态系统为主,包括稻田、沼泽(沼泽化草甸)、河流(永久性河流)、库塘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结合,构成复合生态系统。

3 生态系统自然性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面积以稻田湿地(人工湿地)占优势,具有较强的人工性,但是由于多年来当地政府的严格保护与管理,以及社区居民在梯田生产活动中以自然生态为依托,在生活方式上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公园下游河段的水质仍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分布于中山地带的沼泽化草甸湿地,基本保持自然状态。因此,该湿地公园尚有一定的自然性。

4 生态系统典型性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以稻田湿地为主,社区居民在保护森林、湿地的同时,以其施用农家肥、不使用除草剂、少用慎用农药等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保存了物种的多样性,确保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形成具有我国东南山区突出代表意义的稻田湿地生态系统。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沼泽化草甸,是华东地区稀缺的湿地类型。此外,园内分布有野大豆、野荞麦、鸳鸯、虎纹蛙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5 生态系统稳定性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较为稳定。一方面,该湿地公园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降水量充沛,森林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强,完全能够自然补给或者自然径流补给,自然降水和自然径流补水完全能保证湿地用水的需要;另一方面,野荞麦、鸳鸯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在湿地公园内具有合理的种群结构,能正常繁衍。

6 结论

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水文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功能和生态功能,包括:提供稻谷产品、调节局地气候或径流、净化水质、野生生物栖息地和休闲旅游、教育科研等功能。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区位重要,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湿地生物多样性,较强的湿地资源稀有性、生态系统典型性和湿地面积适宜性。由于湿地面积以稻田湿地为主,人工性强,但是通过多年来当地政府的严格保护与管理,以及社区居民采取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该湿地公园尚有一定的自然性。

参考文献

[1]吴伟志,方龙.浙江省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2013,33(3):81-84.

[2]江春波,惠二青,孔庆蓉,等.天然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7,16(4):1 304-1 309.

[3]孙海艳,李凤博,方福平,等.梯田水稻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 189-17 191,17 194.

[4]李伟东.吉林长白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及发展建议[J].吉林林业科技,2013,42(5):51,52.

[5]崔保山,杨志峰.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I.理论[J].生态学报,2002,22(7):1 005-1 011. (责编:张长青)endprint

摘 要:浙江省云和梯田位于瓯江重要支流浮云溪源头地带。湿地面积以稻田湿地(人工湿地)为主,公园下游河段的水质仍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分布于中山地带的沼泽化草甸湿地,基本保持自然状态。湿地公园湿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程度高,类型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结合,构成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形成具有我国东南山区突出代表意义的稻田湿地生态系统。

关键词:云和;梯田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2-31-02

湿地是地球上水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具有物产丰富、水量平衡、滞纳洪水、调节局地气候、去除污染物、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休闲旅游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1-2]。梯田湿地公园的主导功能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3]。发展建设湿地公园将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以水系为媒介,将湿地、梯田观光、山村风情体验、农家休闲相结合,真正体现回归自然的和谐生活理念。

浙江省云和梯田湿地位于云和县崇头镇,海拔高度300~1 100m,总面积约10km2,梯田层叠达700余层,规模较大处垂直高度达500m,横向伸延3 000m,纵向延伸1 500m,云和梯田湿地类型丰富,景观资源体量大、形态美,独一无二、无可复制,是“中国最美乡村梯田”之一。云和梯田以其丰富的湿地类型和江南独特的、美学价值极高的梯田景观群及悠久的人文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于2010年12月经浙江省林业厅批准设立省级湿地公园,现为中国摄影之乡—丽水的主要采风基地,西子画院创作基地,也是云和县首批创建的国家4A级景区之一,获“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称号。本研究将对浙江省云和梯田湿地进行生态系统评价[4-5],以期对云和梯田湿地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生态区位重要性

浙江省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瓯江上游、丽水市的西南部中山溪源湿地区,位于瓯江重要支流浮云溪源头地带。该湿地公园在保持和调节源头径流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保护中山地区的稀有湿地类型沼泽化草甸与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面积2 385.1hm2,湿地率42.6%,其面积、湿地率指标符合《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面积应在20hm2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的要求。

2 湿地生物多样性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程度高,其湿地维管束植物计有63科207种,其科、种的总数分别占浙江省湿地维管束植物134科1 103种的47.0%、18.8%。湿地脊椎动物计有5纲19目35科106种,其中淡水鱼类4目6科13种,分别占浙江省淡水鱼类9目25科171种的44.4%、24.0%、7.6%;两栖类2目7科21种,分别占浙江省两栖类2目9科44种的100.0%、77.8%、47.7%;湿地爬行类3目7科25种,分别占浙江省湿地爬行类3目10科33种的100.0%、70.0%、75.8%;湿地鸟类7目12科36种,分别占浙江省湿地鸟类14目42科209种的50.0%、28.6%、17.2%;湿地哺乳类3目3科11种,分别占浙江省湿地哺乳类6目16科30种的50.0%、18.8%、36.7%。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以稻田湿地生态系统为主,包括稻田、沼泽(沼泽化草甸)、河流(永久性河流)、库塘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结合,构成复合生态系统。

3 生态系统自然性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面积以稻田湿地(人工湿地)占优势,具有较强的人工性,但是由于多年来当地政府的严格保护与管理,以及社区居民在梯田生产活动中以自然生态为依托,在生活方式上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公园下游河段的水质仍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分布于中山地带的沼泽化草甸湿地,基本保持自然状态。因此,该湿地公园尚有一定的自然性。

4 生态系统典型性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以稻田湿地为主,社区居民在保护森林、湿地的同时,以其施用农家肥、不使用除草剂、少用慎用农药等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保存了物种的多样性,确保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形成具有我国东南山区突出代表意义的稻田湿地生态系统。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沼泽化草甸,是华东地区稀缺的湿地类型。此外,园内分布有野大豆、野荞麦、鸳鸯、虎纹蛙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5 生态系统稳定性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较为稳定。一方面,该湿地公园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降水量充沛,森林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强,完全能够自然补给或者自然径流补给,自然降水和自然径流补水完全能保证湿地用水的需要;另一方面,野荞麦、鸳鸯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在湿地公园内具有合理的种群结构,能正常繁衍。

6 结论

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水文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功能和生态功能,包括:提供稻谷产品、调节局地气候或径流、净化水质、野生生物栖息地和休闲旅游、教育科研等功能。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区位重要,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湿地生物多样性,较强的湿地资源稀有性、生态系统典型性和湿地面积适宜性。由于湿地面积以稻田湿地为主,人工性强,但是通过多年来当地政府的严格保护与管理,以及社区居民采取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该湿地公园尚有一定的自然性。

参考文献

[1]吴伟志,方龙.浙江省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2013,33(3):81-84.

[2]江春波,惠二青,孔庆蓉,等.天然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7,16(4):1 304-1 309.

[3]孙海艳,李凤博,方福平,等.梯田水稻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 189-17 191,17 194.

[4]李伟东.吉林长白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及发展建议[J].吉林林业科技,2013,42(5):51,52.

[5]崔保山,杨志峰.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I.理论[J].生态学报,2002,22(7):1 005-1 011. (责编:张长青)endprint

摘 要:浙江省云和梯田位于瓯江重要支流浮云溪源头地带。湿地面积以稻田湿地(人工湿地)为主,公园下游河段的水质仍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分布于中山地带的沼泽化草甸湿地,基本保持自然状态。湿地公园湿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程度高,类型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结合,构成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形成具有我国东南山区突出代表意义的稻田湿地生态系统。

关键词:云和;梯田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2-31-02

湿地是地球上水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具有物产丰富、水量平衡、滞纳洪水、调节局地气候、去除污染物、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休闲旅游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1-2]。梯田湿地公园的主导功能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3]。发展建设湿地公园将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以水系为媒介,将湿地、梯田观光、山村风情体验、农家休闲相结合,真正体现回归自然的和谐生活理念。

浙江省云和梯田湿地位于云和县崇头镇,海拔高度300~1 100m,总面积约10km2,梯田层叠达700余层,规模较大处垂直高度达500m,横向伸延3 000m,纵向延伸1 500m,云和梯田湿地类型丰富,景观资源体量大、形态美,独一无二、无可复制,是“中国最美乡村梯田”之一。云和梯田以其丰富的湿地类型和江南独特的、美学价值极高的梯田景观群及悠久的人文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于2010年12月经浙江省林业厅批准设立省级湿地公园,现为中国摄影之乡—丽水的主要采风基地,西子画院创作基地,也是云和县首批创建的国家4A级景区之一,获“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称号。本研究将对浙江省云和梯田湿地进行生态系统评价[4-5],以期对云和梯田湿地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生态区位重要性

浙江省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瓯江上游、丽水市的西南部中山溪源湿地区,位于瓯江重要支流浮云溪源头地带。该湿地公园在保持和调节源头径流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保护中山地区的稀有湿地类型沼泽化草甸与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面积2 385.1hm2,湿地率42.6%,其面积、湿地率指标符合《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面积应在20hm2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的要求。

2 湿地生物多样性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程度高,其湿地维管束植物计有63科207种,其科、种的总数分别占浙江省湿地维管束植物134科1 103种的47.0%、18.8%。湿地脊椎动物计有5纲19目35科106种,其中淡水鱼类4目6科13种,分别占浙江省淡水鱼类9目25科171种的44.4%、24.0%、7.6%;两栖类2目7科21种,分别占浙江省两栖类2目9科44种的100.0%、77.8%、47.7%;湿地爬行类3目7科25种,分别占浙江省湿地爬行类3目10科33种的100.0%、70.0%、75.8%;湿地鸟类7目12科36种,分别占浙江省湿地鸟类14目42科209种的50.0%、28.6%、17.2%;湿地哺乳类3目3科11种,分别占浙江省湿地哺乳类6目16科30种的50.0%、18.8%、36.7%。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以稻田湿地生态系统为主,包括稻田、沼泽(沼泽化草甸)、河流(永久性河流)、库塘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结合,构成复合生态系统。

3 生态系统自然性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面积以稻田湿地(人工湿地)占优势,具有较强的人工性,但是由于多年来当地政府的严格保护与管理,以及社区居民在梯田生产活动中以自然生态为依托,在生活方式上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公园下游河段的水质仍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分布于中山地带的沼泽化草甸湿地,基本保持自然状态。因此,该湿地公园尚有一定的自然性。

4 生态系统典型性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以稻田湿地为主,社区居民在保护森林、湿地的同时,以其施用农家肥、不使用除草剂、少用慎用农药等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保存了物种的多样性,确保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形成具有我国东南山区突出代表意义的稻田湿地生态系统。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沼泽化草甸,是华东地区稀缺的湿地类型。此外,园内分布有野大豆、野荞麦、鸳鸯、虎纹蛙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5 生态系统稳定性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较为稳定。一方面,该湿地公园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降水量充沛,森林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强,完全能够自然补给或者自然径流补给,自然降水和自然径流补水完全能保证湿地用水的需要;另一方面,野荞麦、鸳鸯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在湿地公园内具有合理的种群结构,能正常繁衍。

6 结论

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水文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功能和生态功能,包括:提供稻谷产品、调节局地气候或径流、净化水质、野生生物栖息地和休闲旅游、教育科研等功能。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区位重要,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湿地生物多样性,较强的湿地资源稀有性、生态系统典型性和湿地面积适宜性。由于湿地面积以稻田湿地为主,人工性强,但是通过多年来当地政府的严格保护与管理,以及社区居民采取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该湿地公园尚有一定的自然性。

参考文献

[1]吴伟志,方龙.浙江省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2013,33(3):81-84.

[2]江春波,惠二青,孔庆蓉,等.天然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7,16(4):1 304-1 309.

[3]孙海艳,李凤博,方福平,等.梯田水稻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 189-17 191,17 194.

[4]李伟东.吉林长白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及发展建议[J].吉林林业科技,2013,42(5):51,52.

[5]崔保山,杨志峰.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I.理论[J].生态学报,2002,22(7):1 005-1 011. (责编:张长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