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

2014-07-25张红梅

甘肃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

张红梅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堂;人文精

神;主体:个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1—0068—01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两者缺一不可。《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作为一方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人文精神教育应有的地位,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培育人文精神

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是增长知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构建,就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情感反应模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受到有益的教育。例如,教师在教授《将相和》一文时,在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可以组织学生将课文编写成课本剧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课文中人物的经历,体验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甚至是廉颇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都能很好地感染学生。在这样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想融合,人物的高尚人格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进而能够促使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人文教育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以重视儿童个性为特征,提倡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 对于语文教师来讲,每一堂语文课都应该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在对文本的诵读、品味中,领悟人生,体会成功,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时时处处把教育的中心放在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环境上,能够体现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教师在教授《詹天佑》一文时,应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课文的背景资料,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当作伙伴,鼓励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共同画出“居庸关隧道,八达岭隧道”的简易图,以及“人”字形的铁路路线图。课堂上让学生亲自讲解,各抒己见,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个性得到尊重和充分发挥。

三、激发主体感悟,培养个性化思考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因此,教师要想构建学生的人文精神,就要培养学生主体感悟的能力。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感受的心理过程。感悟的心理历程是感知语言文学→再现事物表象→进入课文意境→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可见,感悟不是通过课堂的讲解达到的,是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品味其中的感情才能实现的,这也是“以读求悟,读中见悟”。例如,教师在教授《匆匆》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找出文中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是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时间能“跨”能“飞”是运用了拟人手法;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感悟,能够使人心与文心达到通融的状态,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形成个性化的思考。

总之,在新形势、新环境下,人文精神的教育显得更为重要。语文教学必须运用先进的教育观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注重知识与人文精神教育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编辑:郭裕嘉

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