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14-07-25魏孔梅

甘肃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所学教材数学

魏孔梅

〔关键词〕 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课前准备;学法指导;

精讲;精练;复习巩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1—0058—01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一个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要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在课前准备上下足工夫。课前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备课,二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先谈教师的备课。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是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还必须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并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要设计高质量且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教学所必需的教具、课件和学具。

再谈谈学生的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预习时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因此,教师及时、有效的引导至关重要。刚开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明确预习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等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之后,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看不懂的地方标记下来,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讲。

二、对学习方法及时进行指导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对小学生而言,学法无非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看、听、 想、 做。 看:就是看教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与别人不同的什么见解;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三、精讲精练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避免以讲代思、以讲代练。先谈精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精确、精彩,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数学教材中的知识信息可谓兼容并蓄,包罗万象。若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选准精讲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主要矛盾,精心点拨重点问题,尽量不搞重复劳动。说的通俗一些就是教师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去读去说,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的平台。

再谈精练。数学课中的“练”不应该单纯的指做练习题。在数学课堂上的练应该是全方位的,让学生练习说,练习写。只有让学生的手、脑、口都动起来,数学课才能真正“活”起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比如,用问题设疑,引导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根据课文重点、难点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总之,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绝不留到课后,这样才能达到“精练”应有的效果。

四、课后复习巩固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教师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组织学生复习应及时,其间隔时间应该先短后长。在单元、期末结束前,应该进行系统的归类复习训练,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编辑:谢颖丽

endprint

猜你喜欢

所学教材数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非所学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