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护理礼仪与美学》考核方法的实践研究1)

2014-07-25热比古丽热合曼王燕妮林素兰

护理研究 2014年28期
关键词:学时礼仪美学

热比古丽·热合曼,王燕妮,林素兰

《护理礼仪与美学》是我校各层次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护理礼仪与美学》共16学时,8学时理论课、8学时实验课,教学目标是使护理专业学生既具备精深的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注重礼仪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能以高尚的道德意识、良好的职业形象、优美的护理环境和精湛的专业技艺服务于人类。笔者从2011年起承担了《护理礼仪与美学》的授课任务,在课程的考核方法上进行了改革,经教学实践及评估反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2012级、2013级学生共728人,其中2012级学生共363人,2013级学生共365人,详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人

1.2 方法

1.2.1 考核方法 我校《护理礼仪与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8学时,其中护理美学4学时,护士日常礼仪、护士言谈礼仪各2学时;实验课8学时,其中护士仪容礼仪、护士服饰礼仪、护士体态礼仪、护士工作礼仪各2学时。护理礼仪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即是实践性,因此,传统的考核方式,如试卷考核并不适合这类课程,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并设计了“护士基本礼仪实践考核1”和“护士言谈、工作礼仪实践考核2”等考核方法,授课前老师们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课程开始后,教师即向学生介绍相关考核要求、评价标准。在开课时就要向学生讲清“护理礼仪与美学”课注重的是学生对各类礼仪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的能力,课堂表现占成绩的10%。

1.2.1.1 护士基本礼仪实践考核1 包括护士的容貌服饰、举止行为,具体评分内容包括仪容(护士的表情、淡妆、头发、手),服饰(燕帽、头花、护士服、裤子/长筒袜子、护士鞋),体态(护士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及推治疗车、持病历夹、端盘姿势)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占50%。

1.2.1.2 护士言谈、工作礼仪实践考核2 该考核主要采取角色扮演法进行,考试者假设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护士,老师们(2人或3人)根据考核内容配合该学生,具体评分内容包括护生向新病人自我介绍,护生将护士长介绍给病人,迎接引领新病人,接科室的电话,与病人或家属交流,操作用语)等,每位学生考试5min之前抽签准备并扮演以上的2项内容,占40%。

1.2.2 评价方法 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自编调查问卷,每次考核结束后统一发放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生对改革后的考核方法的态度、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在考核中遇到的困难,对今后的考核方法有无建议;与2012级、2013级《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课程的带教老师们进行访谈。

2 结果

2.1 学生对该考核方法的态度和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见表2)

表2 不同民族护生对新考核方式的评价人(%)

2.2 教师调查结果 我校《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课程的实验带教老师们一致表示新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任课老师反馈护生对实验课的态度比往届护生更认真,仪表仪容、举止行为方面明显提升,操作中人文关怀到位,有利于多种能力的提高。

3 讨论

3.1 新的考核方法受学生欢迎 调查结果表明,汉族班和民族班分别有93.91%和94.78%以上的学生赞同该考核方法;分别有91.30%和92.42%的学生认为该考核方法比闭卷考试轻松、有趣,有挑战性;分别93.62%和94.26%的学生认为该考核方法提高了他们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护理礼仪与美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我校以往该课程的考试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一纸定成绩”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死记硬背,融会贯通的能力较差,无法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尝试新的考核方法。课程开始后,教师即向学生介绍相关考核要求、评价标准,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待礼仪课的学习。本调查结果也表明,汉族班和民族班分别90.14%和96.34%的学生认为该考核方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汉族班和民族班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11.33,P<0.01)。如何在护理礼仪的教学中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护生的主体作用,保证护生能边学边用、学以致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是关键。

3.2 新的考核方法有助于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重视礼仪、学习礼仪、应用礼仪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升护理品质的一项重要内容[1]。全面提高护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才能顺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的需要,只有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掌握礼仪服务操作方法,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才能适应现代医院护理服务的需要[2]。在课程结束时,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考核护生的学习效果,护生将所学的礼仪知识和护士的礼仪行为规范结合起来进行展示。本调查结果表明,汉族班有90.72%学生,民族班有89.03%的学生认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汉族班有95.94%学生,民族班有92.69%的学生认为对护生今后的生活、工作有一定的帮助。表明该考核方式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这也是护士礼仪课的最终目的。

3.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 护理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士素质、道德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3,4]。通过护生在课堂学习和考核中的展示,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赏者,都能从护士的仪表美、语言美、体态美、操作美和气质美的展示中,提高护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领悟到护理职业的内涵,从而理解护理礼仪的核心是尊重为本,尊重包含自尊和他尊,自尊就是尊重自身、尊重自己的职业、尊重所在的单位。本调查中汉族班和民族班分别有90.43%和91.91%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84.35%和88.51%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86.09%和85.90%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自信心。由于历史原因影响(护理工作一直被认为是低学历、低技能、简单而琐碎的服务性工作),护理工作常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这在客观上已成为影响护生专业态度的重要因素[5];因此,作为护理院校的老师在每一节课堂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情感,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有无更好的建议”题目中大多数学生写了学习《护理礼仪与美学》等课程之前并不了解护士职业的内涵,学习完了以后对本专业有了明显的职业情感。

3.4 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护理礼仪与美学》是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大学一年级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人文和基础课程,护生尚未接触专业课程,对护士的角色和对疾病的认识还不全面,这是导致护生角色扮演时有所失败的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考虑将该课程调整到大学二年级或大学三年级开设,教学和考核效果会更好。同时考核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促进学习的手段,因只有100min的考试时间,每个班平均60名~65名学生,考核时间紧张,考核结束后教师无法对每位学生的考核情况进行点评,以后考虑延长考试时间来进行点评。“有无遇到的困难”题目中少部分护生写了这种考试时他们太紧张,准备时间不够等。

4 小结

总之,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强调自主学习和全面素质能力的提高是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保证。新的考核方法符合创新教育要求,全面、系统、动态和多样地进行考核,改变了过去“一纸定成绩”的考核方式,突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符合现代护理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该方法切实可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人文素质,而且缩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1]梁银辉.现代护士礼仪与素养[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

[2]Mittmann N,Seung SJ,Pisterzi LF.Nursing workload associated with hospital patient care[J].Disease Manage & Health Outcomes,2008,16(1):53-61.

[3]周家琴,李莉.护生职业礼仪培养的必要性[J].护理研究,2002,16(3):128-129.

[4]郎巍.《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1,9(9A):2332-2333.

[5]黄白桦,肖春秀.护理大专本科学生职业态度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3,18(9):662-664.

猜你喜欢

学时礼仪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