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鸣琴古城千秋韵

2014-07-25王正龙

华人时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世民金陵古琴

王正龙

早就听说南京古琴界有位赫赫有名且很有成就的儒雅琴师,他,就是江苏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古琴·金陵派”艺术名家桂世民。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笔者来到位于秦淮河畔幽深雅集的“金陵古琴馆”,拜访了桂世民先生。

琴舍陈设古朴典雅,四壁挂满了字画和形制各异的古琴。此刻,他正在神情专注地弹奏着一曲脍炙人口的古琴名曲《梅花三弄》。他虽已逾花甲之年,可弹起古琴来,仍神采飞扬、激情难抑。那双满是老茧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抚弄着,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优美琴声,带给他无限的满足和快乐,也仿佛在向我们叙说着他与古琴相伴40多年的精彩人生……

以琴为媒 拜师学艺得真传

桂世民1953年出生在南京一个书香门第,从小聪颖勤奋,喜爱琴、棋、书、画及武术,而且样样精通,对画画尤其酷爱。18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亲戚带他去拜见山水画大师梅曰强。还没进门,桂世民却被一阵悠扬的琴声吸引,那弹琴者正是梅曰强。原来,梅先生不但擅长山水画,还是古琴金陵派大师。于是桂世民便要求画、琴兼学,他的想法正中梅曰强的心意,遂十分高兴地收桂世民为徒。当时还买不起(也买不到)古琴的桂世民,从老师家回来后,便常常反复在桌上练习指法,骑车时,在车龙头上练,饭后在碗碟盘上练,走路时在自己手臂上交叉练,一天甚至练习10多个小时……就这样,原在工厂工作的桂世民与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几年来,在梅曰强的囗授心传下,桂世民迈入了古琴艺术殿堂,无论阴晴雨雪,寒冬酷暑,锲而不舍,琴艺渐进,深得梅老师赞赏,他高兴地说:金陵古琴终于后继有人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桂世民学习古琴越来越如痴如醉,对前贤宗师流传下来的不少琴曲,也有相当程度的领悟探究。他博采众家所长,专心研习,得到了梅曰强先生的真传,并成为金陵派一代宗师夏一峰先生的再传弟子,完整地继承了金陵派传统的风格技法、代表曲目和独特的风范气度。经历40多年的艺术实践,最终形成了金陵派主干,且又有发展、创新,使金陵派古琴在新的历史时期显现出勃勃生机,其演奏技艺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上世纪90年代初金陵琴社成立时,桂世民被推选为常务副社长,有人称他是金陵派古琴“掌门人”,他却道:“不能这样说,我一直把自已看成是个琴友。”

桂世民秉承了金陵派古琴之清婉绵延技法,左手造型疏朗美观,并且变化丰富,拥有吟、揉、猱等多种细微的指法;右手控弦时根据琴曲表现的需要可轻可重,重若金石而轻若春风。左右两手配合无间,轻重缓急错落有致,加以他40多年精深的功力,更使得演奏效果具有非凡的感染力与震撼力,使人听之观之难忘。

桂世民说,学习古琴,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而且要懂得历史知识,理解古典诗词的含意及其历史背景,才能理解和掌握古琴曲目的结构和古谱。近几年来,桂世民除率众多弟子多次参加在南京举行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会开幕式外,还应邀多次到北京、广州、香港等地举行或参加古琴演奏、讲授技艺、古琴学术研讨会、古琴打谱等活动,极力传承和弘扬古琴文化。2006、2007两年间,中央电视台两次来南京白鹭洲录制桂世民表演的古琴曲目。

以琴会友 桃李芬芳海内外

古琴艺术是中国的国粹瑰宝,也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金陵派古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定为南京市“非遗”文化保护基地。桂世民也成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为他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丝桐典雅,桃李芬芳”,这是我国著名古琴专家、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国古琴学会长李祥霆书赠桂世民的墨宝,更是对他为传承和弘扬古琴艺术倾心倾力积极奉献的肯定和褒奖。

随着“古典音乐会”、“玄武湖之春”等音乐活动的不断开展,古琴艺术逐渐为社会大众所接受,桂世民的精湛琴艺也声名鹊起,想学琴的人逐渐多起来,连他的儿子桂震宇也成了桂世民的“铁杆粉丝”,后来师从李祥霆教授,古琴技艺大有长进,现在他已是南京“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他先后被聘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大学古琴社等指导老师,同时还长期受聘于新加坡、英国等国的“孔子学院”,每年都要定期往返于这些国家传授古琴技艺。

为使古琴艺术得到传承,发扬光大,桂世民从2000年起,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培养古琴接班人和传承教学工作中。2002年7月,他在夫子庙王导谢安纪念馆内设立了“金陵古琴馆”。迄今十多年来,慕名向桂世民学琴的人逾2000人,入室弟子有13人。更有不少是来自美、德、英、法、意大利、新加坡、印尼等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求艺者。

桂世民不仅教学员们学艺,还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员们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件事。早在2000年寒冬的一天上午,桂世民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突然发现教室门外站着一位衣着简朴的年轻人,正全神贯注地倾听古琴,而且连续几天都如此。后来桂世民得知,小伙子姓张,是从徐州来宁打工的农民工,他对古琴也很有兴趣,想学琴但没有钱,桂世民便免费接收了他,并管他吃住。期间,小张突患鼻腔肿瘤却无钱就医,经济也不宽裕的桂世民拿出部分钱接济他,又在学员中发动募捐。小张住院治疗期间,桂世民还委派妻子每天烧些鱼汤、骨汤等送到医院,直到他康复出院,小张很受感动。后来,在桂世民悉心指导下,小张的琴技掌握得很好,也很有成就,而且成为桂世民的入室弟子。

近十几年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的许多外国留学生,周末结伴来到金陵古琴馆学琴,桂世民有求必应。有位英国女留学生学成回国后,还在英国举行演奏会,把中国的古琴艺术介绍到了欧洲。一位已定居美国的南京籍大学女教师,酷爱古琴。几年前经人介绍,远在异国他乡的她得知桂世民同意教她古琴,便立即请了长假回国拜师。她一下飞机连老家都没回,就乘车直奔金陵古琴馆。学琴结束时,桂世民还和部分学生为她举行了古琴演奏会,临别时,桂世民还把自己用了十几年的古琴送给了她。

在2007年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精品艺术展活动”中,桂世民选派的5名学生有4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桂世民则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园丁奖”。桂世民还协助南京大学成立古琴社,并担任名誉社长和指导老师。近年来,桂世民还多次应邀于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举办讲座,反响热烈。在教学中,他不仅传艺,还传德,被师生和家长们誉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

以琴相伴 弘扬国粹意犹在

桂世民说,古琴虽系国粹瑰宝,但其发展也经历过兴衰,至“文革”时,古琴已鲜为人知。然而,1977年,古琴演奏的一曲《高山流水》被美国“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带入太空,那吉祥美妙、悦耳动听的乐曲,成为代表全世界人民向外星发出的音乐信号。如今,桂世民把自己创办的金陵古琴馆当作教学之地,努力发展古琴事业。目前,金陵古琴馆已发展成为全国有很大影响的古琴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夫子庙地区文化旅游的亮点。

2000年春天,南京举办江苏省首届古琴学研讨会,百余位古琴师、专家学者闻讯从全国各地赶来,远远超过了原定的20人,组委会不得不临时调换会场,方才满足了大家的要求。作为组委会副主任的桂世民,以一曲极具金陵派特色和风范的古琴演奏征服了与会者。2001年初,第四届“全国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研讨会”在常熟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古琴演奏、研究专家竟多达200人,桂世民的古琴演奏以金陵派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和魅力,又一次赢得了与会国内外同行热烈的掌声。2009年,国家前领导人江泽民亲临南京,在夫子庙大成殿欣赏了桂世民弹奏的《梅花三弄》、《酒狂》等古琴名曲,并详细询问了有关金陵古琴的传承和发展等情况。今年4月初,国家前领导人李长春在游览夫子庙后,也亲临欣赏桂世民先生演奏的《渔樵问答》,并大为赞赏。(责编 孙礼勇)

猜你喜欢

世民金陵古琴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理发师
失去,亦是另一种获得
登金陵凤凰台(节选)
清华大学有所神秘学院
寻访千年古琴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古琴艺术的发展
最后的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