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与反思

2014-07-25赵银红

关键词:政治学教学法评价

摘要:文章从参与式教学法的特色出发,以政治学原理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并对其予以反思。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政治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32-02

一般认为,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1];该方法最初源于英国,是将参与式的社会学理论引进教育、教学领域的一种成功实践。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主干课,政治学原理涉及了国家、政府、政党、政治行为等最为基础的政治学理论,偏重抽象思维,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使其发挥主动性,他们会感觉该课较为枯燥,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参与式教学法的引入有助于改变这一现状,在教学中,由于倡导多种形式的课堂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该新式教学法的使用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亟待对之予以反思并解决。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特色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参与式教学法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色。

(一)积极、创新的教学主体

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授人以鱼” 转变为“授人以渔”,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学习的主体。该方法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参与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借助参与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课堂教学中更多思想和行动的自由,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二)合作、互动的教学形式

参与式教学法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学习小组的设立,参与式教学法得以落实。各学习小组的成员围绕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便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在与其他小组、教师的交往中,学生们能接触到不同的学习态度、训练交往的各种技能,而这些往往是传统的教学法所难以提供的。并且,该方法还有利于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尤其是批判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可以说,这一教学法更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三)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参与式教学是“平等、民主”等理念的训练场,教学情景较为开放宽松,较好地体现了“课堂是真正体现民主化理念的场所,教师是真正落实民主化理念的执行者,学生是真正内化民主化理念的主体”[2]。在该新式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更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学生们能较为放松地进行独立思考,较为从容地表现自己,较为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但可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借以改进教学,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体察民主参与的过程,发现并确信自己对教学的效果负有着重要的责任。

(四)多维、立体的教学评价

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教学评价呈现出多维、立体的特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而且后者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多的强调。在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指标体系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学”,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进行独立思考、如何参与讨论、如何与老师互动交流、如何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等。这种多维、立体的教学评价,具有引导、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在政治学原理的教学中,结合该课程的授课内容,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为主旨,精心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较好。较具代表性的如下。

(一)紧跟时代的“时事论坛”

政治学原理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关心、理解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为此我们设置了紧扣时代脉搏的时事论坛。具体做法是:依据授课周数和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在课下认真准备,上课时每一小组对一周之内发生的重大时事新闻进行梳理和评论,其他小组积极参与评论。该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关心国事、天下事,利于其将课上所学的政治学理论与现实政治生活密切结合,更加透彻地理解相关理论;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场景适应能力,为其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身临其境的“模拟听证”

借鉴法学模拟法庭的设立,我们组织学生参与了各类模拟听证会。每一学期,我们都会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精心确定若干个论题,围绕这些论题,以学生为主举办多次模拟听证会;参加听证会的学生分别扮演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通过调查、访问、查阅相关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而提出与其角色相符合的论证方案。该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较为理想,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政治问题的现实把握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将课堂理论应用于实践活动的有益尝试,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及差距。

(三)论辩结合的“课堂讨论”

精心组织的课堂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在教学中效果较好的,一是课堂讨论。课前提出既紧扣教学内容又使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学生在课下认真思考,课上拿出15-20分钟,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如讲授政治行为时,提出“如何看待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学生们每天都在利用网络,对此很感兴趣,课堂上积极参与,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二是辩论。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时机,设计适宜的辩题,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和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活跃,知识得以增长,某些理论的模糊之处也逐渐变得清晰。

(四)贵在参与的“课堂提问”

经验表明,平铺直叙式的授课效果不佳,较为可取的是通过不断设问,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如下设问方式效果较好:第一种是教师自问自答。不但能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关注,而且可使之了解教师的学术性提问方式。第二种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反复告诉学生回答问题重在参与,重在有所思考,同时辅之以激励,即给主动回答的学生的平时成绩加分等,这样,促使了更多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第三种是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自己回答或请学生回答。所谓“学问”起源于学习、问难,知识的掌握不是靠“教”而是靠“问”的[3];只有借助于该方式,学生才可以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三、对参与式教学法的反思

在实践参与式教学法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该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此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尽可能地克服这些不足。

(一)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参与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似乎弱化了教师的作用,但实质上却并非如此。该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需更大地发挥。首先,教师不仅要清楚地表达问题,更要随时倾听、敏于思考,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其次,教师要看准时机,进行有的放矢的解释或提问,不断提升与学生思想交流的水平。政治学原理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新变化,及时调整、补充新内容,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以满足学生“求新、求热、求深”的欲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优秀学生参与与落后学生参与的关系

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如下两极分化的情形:自身能力较强的学生踊跃参与使其能力更强,自身能力较弱的学生羞于参与或不愿参与使其能力更弱。为此教师应该针对这两类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对于前者,为其介绍一些前沿性的学术问题,引导他们深入钻研,开拓学术视野,进一步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后者,尽可能多地予以鼓励,并为其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要求前者大力帮助这些落后的同学,坚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力争使后者能较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并尽快地赶上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参与,使前者更为优秀,并为落后者积极营造追赶的各种条件。

(三)教学结果评价与教学过程评价的关系

在参与式教学中,既要关注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应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中,也应体现和落实该评价倾向。参与式教学法倡导“要学生学”,要实现“授人以渔”,因此,该方法高度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具体过程,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也非常注重过程性评价,即学生的反馈评价。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随时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意见;教师可就教学方法、已完成的教学内容进行阶段性调查,学生需根据一段时间的学习感受积极配合调查,教师据此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该教学方式并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四)参与式教学与传统式讲授的关系

参与式教学与传统式讲授都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二者并非相互排斥,而是要相得益彰。在参与式教学中,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有时跳跃性较大,所获得的知识相对零碎,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传统式讲授对此可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尽管参与式教学备受推崇,但若将其全程贯彻并不现实,主要因为其教学信息量不够大,教学进度缓慢,难以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相当一部分的授课仍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但是,教师应对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积极的革新,比如,授课中适时播放视频;进行探索式的案例教学;课后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周金其,李水英,吴长春.“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2]赵亚夫等.国外历史教育透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过增元.提倡参与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0,(6).

[4]单颖.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皖西学院学报,2006,(4).

收稿日期:2013-10-16

作者简介:赵银红(1977—),女,山西新绛人,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完善天津市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的研究”(HE4048)

猜你喜欢

政治学教学法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居住的政治学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政治学与和谐社会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