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 年至2012 年医院妇科病原菌分布与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分析

2014-07-24张玉英

中国药业 2014年16期
关键词:妇科耐药性病原菌

张玉英

(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1830)

妇科疾病比较复杂,病种复杂,妇科病床使用率高、周转快、妇科人员多、陪护家属频繁出入、致使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易导致二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1],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对妇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妇科住院患者2 668例,年龄20 ~63 岁,平均(42.35±2.06)岁;发生住院感染234例;手术包括人工流产术、清宫术、开腹手术、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宫颈锥切术等。医院感染诊断以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标本为送检的妇科感染患者生殖系统分泌物、尿液、创面分泌物、痰液、脓汁、血液及其他体液。细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自动微生物药敏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34 例感染病例的标本来源、年龄、医院感染发生部位、病原菌分布、手术方式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及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分析和比较。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收集了3 年间妇科送检的所有感染标本,共234 例,其中阳性检出率逐年增加,分别为29.06%,32.48%,38.46%。阳性标本来源分布齐全,且检出量随着时间增长不断攀升,与医院收治规模的增长呈正比。具体见表1。

表1 感染病例标本来源的分布(n=234,例)

2.2 患者年龄分布

将234 例患者分成5 个年龄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2.3 感染部位

234 例患者中,腹部切口的发生率与其他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2 医院感染患者各年龄段分布( n=234)

表3 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分布( n=234)

2.4 感染与病原菌

234 份送检感染标本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 年病原菌检出结果见表4。

表4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2.5 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率较高,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中度敏感,其他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阳性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其他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具体见表5。

表5 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2.6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调查的234 例患者中,100%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治疗用药206 例(88.03% ),预防用药18 例(7.69% ),治疗+预防10 例(4.27% );一、二、三联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24.36%,70.94%,4.70%,无超三联用药。各手术方式抗菌药物使用率见表6。

表6 不同手术方式抗菌药物使用目的及使用率( n=234)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由于生理的特殊性,妇科患者感染部位较多,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贫血、营养不良、大手术时间过长,免疫力下降,因此感染机会更大,细菌耐药性不仅居高不下,且仍呈增长趋势[3]。耐药菌能把耐药基因传播给其他多种细菌,使多种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4]。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病原菌耐药性不断增加[5],抗感染治疗愈来愈困难,应引起高度重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234 例妇科发生感染的患者中,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不断上升;50 ~59 岁和开腹手术的患者感染率最高,且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这与刘协萍等[6]的研究结论相似。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率较高,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中度敏感,其他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阳性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其他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在联合应用药物的选择上,曹洪富[7]进一步分析得出,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有待于对此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由于妇科住院患者的特殊生理特点,医院感染细菌耐药率较高,在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保持病房空气新鲜、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和陪床人员的同时,加强细菌的耐药性检测、防止滥用抗菌药物、根据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必须加以重视。

[1] 陈 龙,张淑珍,耿丽殊,等. 妇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 494 -2 495.

[2] 王化芬,李 娜,李 萍,等.2007 年88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实用医药杂志,2008,25(9):1 113 -1 115.

[3] 汪 复.2006 年中国CHINET 细菌耐药性监测[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1):1 -9.

[4] 吴笑春. 遏制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J]. 中国药师,2006,9(1):33 -35.

[5] 朱顺新,王新华. 妇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护杂志,2006,3(3):240 -241.

[6] 刘协萍,刘惠娟,吴益明.685 株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12):26 -27.

[7] 曹洪富. 概率分析法在我院抗感染药物选择中的应用[J]. 中国药业,2013,22(2):27 -28.

猜你喜欢

妇科耐药性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泽漆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GC7901/DDP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机制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