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骨科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2014-07-24沈国琴黄贵平

中国药业 2014年16期
关键词:注射剂说明书病历

沈国琴,黄贵平

(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江苏 金坛 213200)

近年来,由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多起不良反应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影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从2001 年11 月起向社会发布《药物不良反应通告》,已陆续通报了50 多期,涉及中药注射剂更多达20 多个品种,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使用也更加受到关注。在监测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在我院骨科使用较广泛。为了解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在我院骨外科住院患者中的使用情况,笔者对2012 年6 月骨科住院患者中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发现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查阅我院2012 年6 月骨科入院患者病历共201 份,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情况,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用法用量、配伍输液、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比药品说明书,对其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其中限定日剂量(DDD)参照第16 版《新编药物学》[1]推荐的成人平均日剂量并结合药品说明书及临床常用量来确定。用药频度(DDDs)为药品消耗总量/该药的DDD 值,它是反映药品使用频度的一个指标,DDDs 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大。日均费用(DDC)为药品销售金额/DDDs,DDC 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2.1.1 一般情况

201 份病历中,有128 份使用了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其中非手术病历59 份,手术病历69 份。患者男76 例,女52 例;年龄12 ~91 岁,平均52.1 岁;住院时间1 ~75 d,平均14.3 d。

2.1.2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

使用率:128 份病历使用了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63.68%,其中非手术病历构成比为46.09%,手术病历构成比为53.91%。

使用情况:128 份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病例,涉及9 个品种,共136 例次。对涉及药品使用次数、数量、使用金额、人均费用及各药的DDDs,DDC 分别进行统计,详见表1。

给药疗程:136 例次使用活血化瘀注射剂的疗程,给药开始及结束时间均以医嘱单执行时间为准。疗程为1 ~31 d,平均使用时间为8.2 d,见表2。

不合理使用情况:在128 份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中,有62份病历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占病历总数的48.44%;在62 份病历中共有不合理用药79 例次,不合理用药例次构成比为61.72%。详见表3。

2.2 分析

2.2.1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原则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也应遵循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的辨证施治。中医理论认为,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活血破瘀、行气止痛功效。近年研究发现,此类注射剂具有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中5 -羟色胺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等作用,临床用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改善微循环。余锡明等[2]对64 例老年髋部骨折进行治疗,发现丹红注射液可通过抑制血浆D-二聚体的升高达到预防或治疗血栓形成的目的。李军等[3]观察了骨科手术62 例患者采用血栓通的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王智慧等[4]对2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使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发现苦碟子注射液可降低PCI 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血栓素B2(TXB2)水平及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提示苦碟子注射液发挥作用的靶点为MMPs 和TXB2。中药注射剂虽采用现代制剂方法研制,但其处方组成也遵循中医理论的组方特点,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主要功效、适应证均按中医理论进行描述,因此临床使用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准确地辨证施治,按照药品说明书给药。但临床医生往往按照现代药理理论指导用药,而忽略或抛弃中医的辨证论治,常出现寒证用寒药、热证用热药,病情可能反而加重,抑或出现不良反应[5]。因此临床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时,也应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品种,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

表1 我院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统计

表2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时间段统计(n=136)

表3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n=79)

2.2.2 合理用药分析

使用比例:201 份病历中,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63.68%,比例较高,这与医生的用药习惯和患者的接受程度有关。目前,绝大多数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较简单,对适应证阐述不够清楚,临床医生特别是非中医专业的医师,应用时往往没有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要求[6],参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和主要治疗的疾病选择用药,盲目扩大适应证范围,将活血化瘀中成药作为辅助用药而滥用。在我院128 例使用的患者中,发现对手指小手术、关节滑囊炎、半月板损伤等患者普遍使用活血化瘀药,适应证不合理或超适应证范围用药的患者多达28 例,占21.88%。

用药疗程: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确定合理的疗程。疗程过短,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疗程过长,则可能因某些药物在体内有蓄积作用,而蓄积量一旦达到了人体的最大耐受量即可产生不良反应,对人体造成新的伤害。据临床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在体内有一定的蓄积作用,使机体的凝血机制减弱,持续应用活血化瘀中药1 周以上即可引起体内出血倾向[7]。部分药品说明书上标明14 d 为1 个疗程,停药1 ~3 d 后方可进行第2 个疗程。我院骨科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绝大部分作为预防用药,而疗程最长为31 d,最短1 d,平均8.2 d,其中有7 例患者仅仅使用1 d,有17 例患者连续使用甚至超过15 d。说明部分医生使用时,随意延长或缩短用药时间,不按疗程给药。

溶剂和剂量选择: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单一成分的化学药比较,其药材组成、制备工艺均较复杂,其中某些成分容易受溶剂酸碱度变化的影响,而出现溶解度下降或产生聚合物而沉淀,甚至可能由于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发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易引发不良反应[8],因此药品说明书往往明确了配伍的溶剂。调查发现,有1 例患者使用血塞通时采用电解质转化糖作溶剂。丹红注射液说明书推荐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剂,特殊情况下如糖尿病患者可采用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剂,而7 例患者全部用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剂。部分药物使用剂量过小,葛根素葡糖糖注射液说明书要求每次0.4 ~0.6 g、每日1 次,而我院2 例使用时均为每次0.2 g、每日1 次,显然低于说明书要求的最小剂量。

联合用药:调查发现,128 例患者中有9 例在使用活血化瘀药的同时,还使用低分子肝素钠、伊诺肝素钠或肝素钠等抗凝药。活血化瘀药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的作用,128例患者平均52.1 岁,最大甚至达91 岁,患者普遍年龄偏大,因此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几率也相应增大。而所有活血化瘀注射剂说明书中均提醒,有出血倾向慎用。因此临床将活血化瘀药与抗凝药同时使用,会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

2.2.3 应重视药品说明书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药品说明书根据临床药理、文献资料等分析,明确规定某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和某些疾病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等)禁用、忌用该种药品,以及饮食对药物的影响、用药过程中需观察的情况(过敏反应、定期查肝肾功能等)等都作说明,是临床使用时必须注意和遵守的原则。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说明书明确糖尿病患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般需加普通胰岛素1 ~2 U 以防止患者血糖升高。而我院有4 例糖尿病患者未作相应的降糖治疗。又如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说明书提醒合并高血压患者应慎用,丹红注射液针对特殊人群(特别是老年患者)用药要加强临床监护。调查发现有,12 例高血压患者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时未进行特别的监护。

2.2.4 应重视品种及疗程的选择

从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统计分析看,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苦碟子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在我院骨科使用金额、数量、DDDs 排名均处于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前几位。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丹红注射液、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人均费用名列前列,这与各药DDC 相一致,同比人均费用均较高,除受药品价格因素影响,还可能与临床滥用、疗程过长有关,建议临床使用该类药物时应合理选择品种和疗程。

3 结语

我院骨科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过程中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需要进一步对临床医师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基本原则》和相关药品说明书内容的学习,同时医院也应加强对临床使用该类药物的监管和指导,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职能。

[1] 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 新编药物学[M]. 第1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62.

[2] 余锡明,李家胜,陈原齐,等.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髋部骨折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8):763.

[3] 李 军,吴永光,严 平,等. 血栓通改善骨科手术后高凝状态31 例[J].医药导报,2012,31(8):1 032.

[4] 王智慧,张 晶,邢 王月,等. 苦碟子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6(2):377.

[5] 白晓菊. 中药注射剂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5):67 -69.

[6] 白晓菊. 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用药分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7):58 -60.

[7] 黎俏梅. 活血祛瘀中药副作用临床观察及分析[J]. 中医药学报,1994,21(4):46 -47.

[8] 祝德秋,沈金芳. 中药不良反应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 中国药房,2004,15(16):359 -361.

猜你喜欢

注射剂说明书病历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爸妈,这是我的“使用说明书”
强迫症病历簿
再婚“性福”说明书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说明书、无线电和越剧戏考
“病例”和“病历”
给“产品”写“说明书”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