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热点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2014-07-23陈红彬

新闻前哨 2014年5期
关键词:楚天都市报舆论

陈红彬

在全媒体时代和多元化时代,信息来源多,传播渠道多,人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千差万别,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舆情舆论纷繁复杂。都市类媒体如何发挥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优势,创新舆论引导方式,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需要思考的课题。

2013年10月,楚天都市报连续推出《“白头盔”归还40万领10万元赏金》系列报道,抓住社会生活中的一起热点事件,引导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传播法律知识、倡导法治精神,生动鲜活的新闻故事与理性深入的观念引导融于一体,媒体的责任担当与受众的互动交流融于一体,实现了一次深入受众心灵、产生良好社会效果的舆论引导。

在楚天都市报编辑部举行的“从10万元赏金讨论到法治精神倡导”座谈会上,有专家评价这组系列报道“体现了都市报人敏锐的新闻意识、责任意识和引导舆情舆论的导向能力。”本文拟结合这一成功案例,就都市类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尊重新闻规律:追求“引导载体”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做好新闻舆论引导,首先要有新闻意识,尊重新闻规律,处理好事实表达与观念表达的关系。事实表达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观念表达才能深入人的心灵。

报纸是“信息纸”、“新闻纸”,还是“观念纸”、“思想纸”?这是我们时常听到的一种争论。在都市类媒体早期发展阶段,也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质疑的声音:说都市类媒体的报道过于琐碎,就事论事多,有观点、有思想、有深度的报道少,失之于粗浅和平庸。这样的争论和质疑有些绝对化,也并不完全符合早期都市类媒体的实际。但对于发展中的都市类媒体来说,确实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更多地传播主流价值观,担负起媒体引导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责任。

但是我们千万别忘记了:新闻媒体传播观念和引导舆论,也要尊重新闻规律,尊重受众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这也是都市类媒体群众影响力的源头所在、活力所在。从新闻规律来说,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报道主要是、首先是“用事实说话”。以受众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而言,虽然说新闻报道也要“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但读者阅读报纸的主要目的还是获取新鲜信息,了解世事万物的变动和变化;读者阅读报道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读者只有先被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事实所打动,才有兴趣接受媒体所传播的观念和思想。

所以我们要说:报纸应该既是“信息纸”、“新闻纸”,也是“观念纸”、“思想纸”;但首先是“信息纸”、“新闻纸”,然后才是“观念纸”、“思想纸”。报纸传播主流价值、引导社会舆论,必须以“新闻事实”为载体,用“新闻手段”来引导。这样的引导,才是有本有根,才能入心、致远。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常常超出我们想像,就看媒体是否能及时发现并准确抓住具有舆论引导价值的生动题材。

《“白头盔”归还40万领10万元赏金》系列报道,首先向读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新闻故事:武汉市民曾先生不慎将装有40万元现金的布袋落在了摩的上,只记得摩的司机戴着白色头盔;家属悬赏5-10万元,希望找回巨款。摩的司机经过5天的内心纠结,归还巨款,失主兑现了10万元悬赏金。

对于这一事件,楚天都市报编委会就其新闻价值和舆论引导价值做出了准确研判。就其新闻价值而言,至少有三点:

1.新鲜: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失主还拿着装有40万巨款的布袋坐摩的?少有!人家归还了40万,失主竟然要兑现10万悬赏金?罕见!

2.曲折:摩的司机经过5天内心纠结最终还款,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3.可议:面对这样一起少有、罕见、曲折的新闻事件,读者有着多少不同的意见要表达?就其舆论引导价值而言,在这一事件中,人性、道德、法治等多方面价值观念的碰撞必然激烈,媒体从中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倡导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有着广阔空间。

基于上述判断,楚天都市报决定推出连续报道。报道的第一步就是讲好这个新闻故事:失主一家的焦急寻找、摩的司机的内心纠结、读者网友的报料和质疑、律师的分析和提醒、司法机关的办案进程,都客观地、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白头盔”是否会还钱?还钱后失主是否会兑现赏金?兑现赏金后大家会怎么看?故事的悬念也一直牵动着读者。这为后续的观念表达和舆论引导立下了一个引人入胜、广为关注的“事实标本”。参加座谈会的专家们,首先肯定这组报道“题材选择有眼光、事件抓得准”,故事“写得非常真实、直白、传神,能打动人心、震动心灵”,是一组有传播力和感染力的报道。

二、注重策略研判:追求热点事件的积极走向和良性发展

新闻舆论引导,要追求社会热点事件的积极走向和良性发展,这是媒体应有的责任担当。但是,新闻媒体对于事件走向的引导、对于积极效果的追求,不能搞舆论审判、以言代法,也不能以势压人、强人所难。而应该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水到渠成、功到事成。

在研究“白头盔”这起事件的报道策略时,楚天都市报编委会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一个把握、四个尊重”的原则:把握好报道的方向和力度、节奏与分寸,争取最好的社会效果;尊重新闻事实、尊重新闻当事人意愿、尊重受众多元化的意见表达、尊重法律和司法机关。

在“还钱”这个环节,主要是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实施“润物无声”的引导。

客观报道失主一家丢失巨款后的焦急寻找和悬赏承诺,以及他们的当前处境和内心想法。——这是人性的呼唤。

客观报道人们对事件的关注、质疑和议论,发出善意的声音:“捡到这么大一笔巨款,或许会忐忑不安、犹豫纠结、内心煎熬。相信他观望一段时间,冷静下来后,会做出回归良善、主动还钱的选择。”——这是道德的感召。

客观报道报道事件进程:读者、网友纷纷提供线索,警方调取监控录相追查摩的去向,律师分析“主动还钱”与“拒不还钱”的利害关系。——这是法律的劝导。

事实上,这位摩的司机每天都在阅读相关报道、关注事件进展。10月10日晚,摩的司机打来电话,希望在记者和民警陪同下,归还巨款。人性的呼唤、道德的感召、法律的劝导,产生了预期效果。endprint

在“领赏”这个环节,主要是尊重新闻当事人意愿。摩的司机归还40万后,失主曾先生按悬赏的最高额10万元兑现。当时,摩的司机接钱的手都在颤抖,记者也没有想到如此结果,提醒曾先生要征求全家人同意。曾先生一家人协商后的最后决定是:10万元一分不少地兑现。他们的想法,朴实得令人感动:做人要有诚信,承诺就要兑现,要让人们相信“做了善事会有好报”。

而在领赏之后,主要是在尊重受众多元化意见表达的前提下,尊重法律和司法机关,并引导人们理性讨论。事件和报道引起广泛争论,这在情理之中。楚天都市报对各类受众群体出于善意的意见表达,进行了及时、客观、公正的报道,而不论其观点我们是否赞同。

也有媒体质疑“白头盔”涉嫌侵占罪,认为警方定性不准或是“不作为”;说他开摩的赚钱是“非法营运”,甚至到他的汉川老家去刨“老底”;说失主奖励他10万元是对错误道德行为的肯定。这就有可能导致事件和讨论向着非理性的方向发展。针对一些明显非理性的意见表达和做法,楚天都市报适度发表评论文章和网友们的理性意见,同时及时报道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定性和结论,不做媒体审判,但又予以理性引导。

楚天都市报在这一事件中所体现出的担当意识和新闻态度,所选取的报道策略和引导方式,受到专家们一致肯定,认为这组报道“立足于化解矛盾,促使社会矛盾在萌芽状态就得到解决,还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民事纷争或转化为刑事事件,节约了社会资源,达到多方共赢,实现了媒体维护社会和谐的责任担当。”“报道坚持客观、真实、理性、包容的新闻态度,不是急着舆论审判盖帽子,而是春风化雨催人归,引导处于歧路的摩的司机回归正途、回归良善,引导人们对于人性、道德、法律的深入思考,实现了媒体对于社会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促进作用。”

湖北省律师协会会长、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岳琴舫对此评价说:“不是因为结局好报道才好,而是因为报道的方向、方式是正确的、成功的。”

三、提高引导水平:追求事件报道的深度思维和理性共识

新闻舆论引导,要选择富有传播力和感染力的“引导载体”,要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和客观公正的新闻态度引导热点事件的积极走向。但仅此仍然不够。新闻舆论引导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新闻报道的深度思维和理性共识,发挥媒体在传播主流价值观方面的引领作用。

前文已经提到,白头盔“还钱领赏”,是一起充满争议的事件。人们争论的话题,涉及到了人性、道德、法治乃至媒体责任等多个维度、多个层次。楚天都市报在这组报道中为读者搭建了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平台,让广大读者的不同意见充分表达、深度碰撞,让读者在观念的深度碰撞中闪耀出智慧的光辉、理性的共识,让读者在激烈交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在前期开放式讨论的基础上,楚天都市报于10月14日举行专题座谈会,来自司法界、法学界、社会学界、新闻界的20多位专家学者,就事件和报道展开深入探讨,楚天都市报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最终达到了引导观念的目的,并体现出引导观念的高度和深度——

引导互信互谅和人性向善:摩的司机的内心纠结,正是人性复杂的真实体现;“每一笔不期而至的钱财,对人性都是一种考验,摩的司机最终找回了良心与道德的底线,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了道德与法律的力量。”“每个关注和评论此事的人,都能从中引发思考,澄清心灵,明辨是非。”专家们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引导,体现着道德力量对于人性的牵引,体现着社会正能量。

引导正确的道德观念:专家们认为,摩的司机在这一事件中可以有三种道德境界。发现巨款即主动归还,是一种拾金不昧的高尚行为;隐匿巨款、拒不交出,是一种卑下的失德行为,还可能违法犯罪。而他做出了中间选择:还钱领赏,合理合法,不高尚但可以接受。“人们对摩的司机的道德质疑,正体现着对于社会道德水准的更高期待。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取不义之财,不见利忘义,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理该成为我们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生活信条。”

有专家对此评价说:这一事件中的道德引导是难点所在。如果挥舞道德大棒搞舆论审判,社会效果会很差;如果不进行正确引导,很可能以后人们做好事都带有一种获取回报的心理,造成道德标准的降低。楚天都市报对此把握很准,很不容易。

引导以法治观念看待问题:摩的司机还钱领赏事件,为什么不涉嫌侵占罪或不当得利?他领10万赏金虽然在道德上有争议,而在法律上却能行?警方认为案件不涉及刑事问题的法理根据是什么?楚天都市报在随后的报道中,运用司法界和法学界专家们的深入剖析,以权威、专业的声音传播法律知识、倡导法治精神。

有专家认为:可能有人因为10万元赏金太多而在感情上不适,但感情代替不了法律;虽然有人对摩的司机提出道德上的质疑,但道德同样代替不了法律。在这一事件中,人性与道德、道德与法律,是非判断也是有难度的。楚天都市报对于这起复杂的事件,不做简单、盲目的评判,而是通过理性、深入的大讨论,引导人们以法治的观念看待问题,以法治的方式表达诉求,也让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民众中普及,促进了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提升,发挥了主流媒体在法制建设中的舆论引导作用。这就是这组报道的高度和深度所在。

这组系列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强烈反响,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新浪、搜狐、腾讯等国内知名网站,都在醒目位置予转载。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聚焦这一事件,并肯定楚天都市报这组报道“担当了媒体守望者的责任,传递了正能量,是一次成功的舆论引导。”与会专家认为:楚天都市报这组报道站位高、看得远、想得深,报道的思想含量和社会效应放到了最大,是追求事件报道深度思维和理性共识的优秀作品,值得认真总结。<\\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4-1\BBBB-.tif>

(楚天都市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楚天都市报舆论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让短视频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全新切入点——以楚天都市报为例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Share with us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乌兹别克斯坦客户二度牵手楚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