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难来袭,“利器”显威

2014-07-23妙妙猫

少年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方舟利器沙尘暴

妙妙猫+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一天都在尽情感受着大自然的瑰丽和神奇。然而,大自然在赐予我们食物和能源的同时,也在悄然带给我们难以抗拒的灾难。一场场恐怖的灾难,就如《唐山大地震》等影片中呈现出的凄惨。不过,随着人类对如何有效预防自然灾难这一棘手难题研究的深入,诸多创意、有效的科研成果相继出现。现在,就来观赏一些能够对付灾难的高科技“利器”。

地震救援利器—球形飞行器

地震通常是由地壳震动、地球内部的变动而引起的。它的破坏力可不容小觑,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可能还会引起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连串的灾难。 处于地震频发地带的日本饱受地震灾害的困扰,一直没有放弃对地震防御工作的科学研究。为帮助灾害救援队最迅速地估测受灾现场,日本防卫省新技术研究所的佐藤文幸研究员开发了一种神奇的地震救援利器——球形飞行器。

独特构造

乍一看这款球形飞行器,它还真有点儿酷似遥控直升机。其表面为黑色,直径42厘米,重量约350克。球体正中是个30厘米高的圆柱体,内装着侧面带有8个叶片的螺旋桨,以及电动机、电池、微电脑、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球形飞行器的最外一层还有大面积镂空的球形外壳保护,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止球形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因为意外碰撞或跌落造成零部件损坏。

镂空的外壳可以避免球形飞行器因意外碰撞而损坏

地震搜救显神威

在众多地震救援工具中,球形飞行器的外形并不惹眼,但在具体的救援工作中,它却显示出让你备感惊叹的一面。

球形飞行器飞行速度最高约为60千米/时。在地震发生时,它可以自如地在森林、市中心穿梭飞行,还可以深入至搜救人员或搜救犬都无法进入的室内外各种异常环境中。尤其是在遇到倒塌房屋内的狭小空间时,它仍可以调整飞行的方向,及时发现其中的幸存者。它所携带的微型摄像机等设备还可以随时搜集灾区现场的第一手音频资料,并将搜集的震区资料自动发回救援本部。

躲避海啸的利器—“蜗牛壳”方舟旅馆

电影《2012》中描述的世界末日前的灾难,终究只是一个谣言。可你有没有想过在可怕的海啸面前,人是多么渺小,假如那时有一个酷似“蜗牛壳”形状的旅馆供人避难,该多好啊!如今,这不是妄想。瞧,俄罗斯科学家设计的“蜗牛壳”方舟旅馆登场啦!

不可思议的“蜗牛壳”方舟旅馆

方舟旅馆在外形上就像一个蜗牛壳。其构建采用了环形的钢骨架,稳定且坚固;它的外观设计也能让建筑物在海啸等灾难引发的绝大部分冲击力得到了缓冲。每个方舟旅馆还配备了强而有力的锚索,这些锚索就像“定海神针”一般,牢牢地锚在海底,防止方舟被巨浪卷走。

方舟旅馆采用的是现代化的模块建造,只需按部就班地进行组装,很快一艘方舟就能建好。也就是说,一旦预知海啸等灾难的发生,人们就可以批量建造方舟,并迁居到方舟旅馆里。

“蜗牛壳”方舟的优势

当海啸来临时,身处封闭空间内,最害怕的莫过于黑暗。但躲避在方舟旅馆中,你大可不必担心电量不足等问题。方舟旅馆的顶上有一个用于通风的大“烟囱”,“烟囱”两边安置了涡轮,涡流可以充分利用空气对流发电。

另外,方舟上面的透明玻璃板里还嵌入了透明的膜状太阳能电池,用来收集电能。而水下的船壳部分可以利用潮汐能发电。充足的电力大大保障了方舟上的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若在方舟上生活,电力是保障了,那最基本的水和食物补给呢?对于这个问题,方舟的设计者们早就考虑到了。方舟旅店实际上是一个设施齐全的生物圈。别看方舟漂泊在海上,但不用担心淡水问题,因为除了方舟底部有巨大的水箱储存了充足的水外,“方舟”本身还具有存储雨水的能力。

方舟旅馆内部的环境犹如温室,能帮助净化空气同时提供食物。各种新鲜的蔬菜和绿色植物都可以种植在旅馆的内部。整个旅店结构呈透明状,光线可以射入室内,进一步为蔬菜和植物的持久存活提供了可能性。

防治沙尘暴的利器—智能沙漠技术

沙尘暴在中国西北部和北部地区多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上海交通大学正联合中外科研单位通过沙粒尺度新型传感器、沙基机器人等智能沙漠技术,将实现深入沙漠腹地的全天候监控,甚至实现“一粒沙尘”的监测,力求准确掌握“沙魔”的动向。

沙基机器人“巡逻站岗”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沙基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自动定位,还能形成机器人编队,在沙漠腹地“巡逻站岗”。

为了更加精确地预测沙尘暴,最好的方法是深入沙漠,获取更多沙尘暴信息。可如何深入沙漠腹地呢?目前存在的难题是,沙漠中的沙丘具有极强的移动性,每年约十几米的沙丘搬运速度,意味着人工进入腹地监测危险性极高;依靠大型自动化机械,又存在能源供给的问题。

而沙基机器人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主要通过太阳能等自然能源补给电能,并借助传感网等信息手段,深入沙漠腹地进行沙尘监测与信息获取。

沙粒尺度新型传感器

利用这种新型的传感器,就可以通过沙漠中一粒沙子来预测沙尘暴。

与传统观测手段相比,上海交通大学的科学家将风速风向、大气局部气压、温度、风沙流强度等传统传感器与新研发的沙粒振动测量传感器相结合,采用三维振动监测方案,通过光纤微光学透镜成像技术,实现微小尺度的沙粒运动特征监测。这项技术方案,让一粒尘沙的运动方向、运动距离,甚至运动频率和强度都能够清晰地以图像形式呈现。

未来,科学家还将应用新的技术手段,通过分析沙尘暴的旋度来判断沙尘暴路径和强度,并通过特定计算获得沙尘暴的时空结构。

科研团队还将在沙漠腹地搭建一个可移动的沙尘监测传感网络,覆盖25平方千米,用来收集温度、局部气压、风力、风向、风蚀量、沙粒振动参量、GPS等7类传感数据,进而探索出沙尘暴起因机制和预测预报的新方法。

预感灾难的利器—任意事件发生器

灾难来临,让人类猝不及防。那有没有一种科研成果,可以预感到未来的灾难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他们研究的一种名叫“任意事件发生器”的高科技黑盒子,能够通过“感应”和捕捉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情绪,来预见未来的大事件。

任意事件发生器,是如何感知灾难降临的?

任意事件发生器能够通过复杂的科技,在屏幕上随机产生出0和1两个数。它就好像是一个电子“掷硬币者”一样,不停地掷出“正面”和“反面”,而这一随机结果将会被解析成模式图形,并记录在一张图表上。根据概率相关理论,任意事件发生器产生的0和1两个数的总数基本相等,图表上显示的通常是一条直线,若在一段时间内产生的一个数字远多于另一个数字,那么在图标上就会出现一条曲线。

罗杰·尼尔森博士通过互联网,将世界各地40台任意事件发生器都和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实验室中的电脑连接了起来,这些任意事件发生器日夜不停地记录数据,并在尼尔森的实验室中产生出一个总数据图表。当感知到未来有大的事件发生的时候,图表上的直线突然开始猛地上蹿。有趣的是,任意事件发生器感知到了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灾难和一些地方的海啸。

科学家表示,直线之所以出现波动和“发生器”捕捉到的人群无意识情绪不无关系。也就是说,科学家可能在不知情中预见到了未来。不过,尽管任意事件发生器可以预见未来,但却无法预知将发生什么大事,对任意事件发生器的功效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一天都在尽情感受着大自然的瑰丽和神奇。然而,大自然在赐予我们食物和能源的同时,也在悄然带给我们难以抗拒的灾难。一场场恐怖的灾难,就如《唐山大地震》等影片中呈现出的凄惨。不过,随着人类对如何有效预防自然灾难这一棘手难题研究的深入,诸多创意、有效的科研成果相继出现。现在,就来观赏一些能够对付灾难的高科技“利器”。

地震救援利器—球形飞行器

地震通常是由地壳震动、地球内部的变动而引起的。它的破坏力可不容小觑,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可能还会引起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连串的灾难。 处于地震频发地带的日本饱受地震灾害的困扰,一直没有放弃对地震防御工作的科学研究。为帮助灾害救援队最迅速地估测受灾现场,日本防卫省新技术研究所的佐藤文幸研究员开发了一种神奇的地震救援利器——球形飞行器。

独特构造

乍一看这款球形飞行器,它还真有点儿酷似遥控直升机。其表面为黑色,直径42厘米,重量约350克。球体正中是个30厘米高的圆柱体,内装着侧面带有8个叶片的螺旋桨,以及电动机、电池、微电脑、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球形飞行器的最外一层还有大面积镂空的球形外壳保护,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止球形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因为意外碰撞或跌落造成零部件损坏。

镂空的外壳可以避免球形飞行器因意外碰撞而损坏

地震搜救显神威

在众多地震救援工具中,球形飞行器的外形并不惹眼,但在具体的救援工作中,它却显示出让你备感惊叹的一面。

球形飞行器飞行速度最高约为60千米/时。在地震发生时,它可以自如地在森林、市中心穿梭飞行,还可以深入至搜救人员或搜救犬都无法进入的室内外各种异常环境中。尤其是在遇到倒塌房屋内的狭小空间时,它仍可以调整飞行的方向,及时发现其中的幸存者。它所携带的微型摄像机等设备还可以随时搜集灾区现场的第一手音频资料,并将搜集的震区资料自动发回救援本部。

躲避海啸的利器—“蜗牛壳”方舟旅馆

电影《2012》中描述的世界末日前的灾难,终究只是一个谣言。可你有没有想过在可怕的海啸面前,人是多么渺小,假如那时有一个酷似“蜗牛壳”形状的旅馆供人避难,该多好啊!如今,这不是妄想。瞧,俄罗斯科学家设计的“蜗牛壳”方舟旅馆登场啦!

不可思议的“蜗牛壳”方舟旅馆

方舟旅馆在外形上就像一个蜗牛壳。其构建采用了环形的钢骨架,稳定且坚固;它的外观设计也能让建筑物在海啸等灾难引发的绝大部分冲击力得到了缓冲。每个方舟旅馆还配备了强而有力的锚索,这些锚索就像“定海神针”一般,牢牢地锚在海底,防止方舟被巨浪卷走。

方舟旅馆采用的是现代化的模块建造,只需按部就班地进行组装,很快一艘方舟就能建好。也就是说,一旦预知海啸等灾难的发生,人们就可以批量建造方舟,并迁居到方舟旅馆里。

“蜗牛壳”方舟的优势

当海啸来临时,身处封闭空间内,最害怕的莫过于黑暗。但躲避在方舟旅馆中,你大可不必担心电量不足等问题。方舟旅馆的顶上有一个用于通风的大“烟囱”,“烟囱”两边安置了涡轮,涡流可以充分利用空气对流发电。

另外,方舟上面的透明玻璃板里还嵌入了透明的膜状太阳能电池,用来收集电能。而水下的船壳部分可以利用潮汐能发电。充足的电力大大保障了方舟上的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若在方舟上生活,电力是保障了,那最基本的水和食物补给呢?对于这个问题,方舟的设计者们早就考虑到了。方舟旅店实际上是一个设施齐全的生物圈。别看方舟漂泊在海上,但不用担心淡水问题,因为除了方舟底部有巨大的水箱储存了充足的水外,“方舟”本身还具有存储雨水的能力。

方舟旅馆内部的环境犹如温室,能帮助净化空气同时提供食物。各种新鲜的蔬菜和绿色植物都可以种植在旅馆的内部。整个旅店结构呈透明状,光线可以射入室内,进一步为蔬菜和植物的持久存活提供了可能性。

防治沙尘暴的利器—智能沙漠技术

沙尘暴在中国西北部和北部地区多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上海交通大学正联合中外科研单位通过沙粒尺度新型传感器、沙基机器人等智能沙漠技术,将实现深入沙漠腹地的全天候监控,甚至实现“一粒沙尘”的监测,力求准确掌握“沙魔”的动向。

沙基机器人“巡逻站岗”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沙基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自动定位,还能形成机器人编队,在沙漠腹地“巡逻站岗”。

为了更加精确地预测沙尘暴,最好的方法是深入沙漠,获取更多沙尘暴信息。可如何深入沙漠腹地呢?目前存在的难题是,沙漠中的沙丘具有极强的移动性,每年约十几米的沙丘搬运速度,意味着人工进入腹地监测危险性极高;依靠大型自动化机械,又存在能源供给的问题。

而沙基机器人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主要通过太阳能等自然能源补给电能,并借助传感网等信息手段,深入沙漠腹地进行沙尘监测与信息获取。

沙粒尺度新型传感器

利用这种新型的传感器,就可以通过沙漠中一粒沙子来预测沙尘暴。

与传统观测手段相比,上海交通大学的科学家将风速风向、大气局部气压、温度、风沙流强度等传统传感器与新研发的沙粒振动测量传感器相结合,采用三维振动监测方案,通过光纤微光学透镜成像技术,实现微小尺度的沙粒运动特征监测。这项技术方案,让一粒尘沙的运动方向、运动距离,甚至运动频率和强度都能够清晰地以图像形式呈现。

未来,科学家还将应用新的技术手段,通过分析沙尘暴的旋度来判断沙尘暴路径和强度,并通过特定计算获得沙尘暴的时空结构。

科研团队还将在沙漠腹地搭建一个可移动的沙尘监测传感网络,覆盖25平方千米,用来收集温度、局部气压、风力、风向、风蚀量、沙粒振动参量、GPS等7类传感数据,进而探索出沙尘暴起因机制和预测预报的新方法。

预感灾难的利器—任意事件发生器

灾难来临,让人类猝不及防。那有没有一种科研成果,可以预感到未来的灾难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他们研究的一种名叫“任意事件发生器”的高科技黑盒子,能够通过“感应”和捕捉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情绪,来预见未来的大事件。

任意事件发生器,是如何感知灾难降临的?

任意事件发生器能够通过复杂的科技,在屏幕上随机产生出0和1两个数。它就好像是一个电子“掷硬币者”一样,不停地掷出“正面”和“反面”,而这一随机结果将会被解析成模式图形,并记录在一张图表上。根据概率相关理论,任意事件发生器产生的0和1两个数的总数基本相等,图表上显示的通常是一条直线,若在一段时间内产生的一个数字远多于另一个数字,那么在图标上就会出现一条曲线。

罗杰·尼尔森博士通过互联网,将世界各地40台任意事件发生器都和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实验室中的电脑连接了起来,这些任意事件发生器日夜不停地记录数据,并在尼尔森的实验室中产生出一个总数据图表。当感知到未来有大的事件发生的时候,图表上的直线突然开始猛地上蹿。有趣的是,任意事件发生器感知到了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灾难和一些地方的海啸。

科学家表示,直线之所以出现波动和“发生器”捕捉到的人群无意识情绪不无关系。也就是说,科学家可能在不知情中预见到了未来。不过,尽管任意事件发生器可以预见未来,但却无法预知将发生什么大事,对任意事件发生器的功效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一天都在尽情感受着大自然的瑰丽和神奇。然而,大自然在赐予我们食物和能源的同时,也在悄然带给我们难以抗拒的灾难。一场场恐怖的灾难,就如《唐山大地震》等影片中呈现出的凄惨。不过,随着人类对如何有效预防自然灾难这一棘手难题研究的深入,诸多创意、有效的科研成果相继出现。现在,就来观赏一些能够对付灾难的高科技“利器”。

地震救援利器—球形飞行器

地震通常是由地壳震动、地球内部的变动而引起的。它的破坏力可不容小觑,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可能还会引起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连串的灾难。 处于地震频发地带的日本饱受地震灾害的困扰,一直没有放弃对地震防御工作的科学研究。为帮助灾害救援队最迅速地估测受灾现场,日本防卫省新技术研究所的佐藤文幸研究员开发了一种神奇的地震救援利器——球形飞行器。

独特构造

乍一看这款球形飞行器,它还真有点儿酷似遥控直升机。其表面为黑色,直径42厘米,重量约350克。球体正中是个30厘米高的圆柱体,内装着侧面带有8个叶片的螺旋桨,以及电动机、电池、微电脑、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球形飞行器的最外一层还有大面积镂空的球形外壳保护,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止球形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因为意外碰撞或跌落造成零部件损坏。

镂空的外壳可以避免球形飞行器因意外碰撞而损坏

地震搜救显神威

在众多地震救援工具中,球形飞行器的外形并不惹眼,但在具体的救援工作中,它却显示出让你备感惊叹的一面。

球形飞行器飞行速度最高约为60千米/时。在地震发生时,它可以自如地在森林、市中心穿梭飞行,还可以深入至搜救人员或搜救犬都无法进入的室内外各种异常环境中。尤其是在遇到倒塌房屋内的狭小空间时,它仍可以调整飞行的方向,及时发现其中的幸存者。它所携带的微型摄像机等设备还可以随时搜集灾区现场的第一手音频资料,并将搜集的震区资料自动发回救援本部。

躲避海啸的利器—“蜗牛壳”方舟旅馆

电影《2012》中描述的世界末日前的灾难,终究只是一个谣言。可你有没有想过在可怕的海啸面前,人是多么渺小,假如那时有一个酷似“蜗牛壳”形状的旅馆供人避难,该多好啊!如今,这不是妄想。瞧,俄罗斯科学家设计的“蜗牛壳”方舟旅馆登场啦!

不可思议的“蜗牛壳”方舟旅馆

方舟旅馆在外形上就像一个蜗牛壳。其构建采用了环形的钢骨架,稳定且坚固;它的外观设计也能让建筑物在海啸等灾难引发的绝大部分冲击力得到了缓冲。每个方舟旅馆还配备了强而有力的锚索,这些锚索就像“定海神针”一般,牢牢地锚在海底,防止方舟被巨浪卷走。

方舟旅馆采用的是现代化的模块建造,只需按部就班地进行组装,很快一艘方舟就能建好。也就是说,一旦预知海啸等灾难的发生,人们就可以批量建造方舟,并迁居到方舟旅馆里。

“蜗牛壳”方舟的优势

当海啸来临时,身处封闭空间内,最害怕的莫过于黑暗。但躲避在方舟旅馆中,你大可不必担心电量不足等问题。方舟旅馆的顶上有一个用于通风的大“烟囱”,“烟囱”两边安置了涡轮,涡流可以充分利用空气对流发电。

另外,方舟上面的透明玻璃板里还嵌入了透明的膜状太阳能电池,用来收集电能。而水下的船壳部分可以利用潮汐能发电。充足的电力大大保障了方舟上的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若在方舟上生活,电力是保障了,那最基本的水和食物补给呢?对于这个问题,方舟的设计者们早就考虑到了。方舟旅店实际上是一个设施齐全的生物圈。别看方舟漂泊在海上,但不用担心淡水问题,因为除了方舟底部有巨大的水箱储存了充足的水外,“方舟”本身还具有存储雨水的能力。

方舟旅馆内部的环境犹如温室,能帮助净化空气同时提供食物。各种新鲜的蔬菜和绿色植物都可以种植在旅馆的内部。整个旅店结构呈透明状,光线可以射入室内,进一步为蔬菜和植物的持久存活提供了可能性。

防治沙尘暴的利器—智能沙漠技术

沙尘暴在中国西北部和北部地区多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上海交通大学正联合中外科研单位通过沙粒尺度新型传感器、沙基机器人等智能沙漠技术,将实现深入沙漠腹地的全天候监控,甚至实现“一粒沙尘”的监测,力求准确掌握“沙魔”的动向。

沙基机器人“巡逻站岗”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沙基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自动定位,还能形成机器人编队,在沙漠腹地“巡逻站岗”。

为了更加精确地预测沙尘暴,最好的方法是深入沙漠,获取更多沙尘暴信息。可如何深入沙漠腹地呢?目前存在的难题是,沙漠中的沙丘具有极强的移动性,每年约十几米的沙丘搬运速度,意味着人工进入腹地监测危险性极高;依靠大型自动化机械,又存在能源供给的问题。

而沙基机器人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主要通过太阳能等自然能源补给电能,并借助传感网等信息手段,深入沙漠腹地进行沙尘监测与信息获取。

沙粒尺度新型传感器

利用这种新型的传感器,就可以通过沙漠中一粒沙子来预测沙尘暴。

与传统观测手段相比,上海交通大学的科学家将风速风向、大气局部气压、温度、风沙流强度等传统传感器与新研发的沙粒振动测量传感器相结合,采用三维振动监测方案,通过光纤微光学透镜成像技术,实现微小尺度的沙粒运动特征监测。这项技术方案,让一粒尘沙的运动方向、运动距离,甚至运动频率和强度都能够清晰地以图像形式呈现。

未来,科学家还将应用新的技术手段,通过分析沙尘暴的旋度来判断沙尘暴路径和强度,并通过特定计算获得沙尘暴的时空结构。

科研团队还将在沙漠腹地搭建一个可移动的沙尘监测传感网络,覆盖25平方千米,用来收集温度、局部气压、风力、风向、风蚀量、沙粒振动参量、GPS等7类传感数据,进而探索出沙尘暴起因机制和预测预报的新方法。

预感灾难的利器—任意事件发生器

灾难来临,让人类猝不及防。那有没有一种科研成果,可以预感到未来的灾难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他们研究的一种名叫“任意事件发生器”的高科技黑盒子,能够通过“感应”和捕捉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情绪,来预见未来的大事件。

任意事件发生器,是如何感知灾难降临的?

任意事件发生器能够通过复杂的科技,在屏幕上随机产生出0和1两个数。它就好像是一个电子“掷硬币者”一样,不停地掷出“正面”和“反面”,而这一随机结果将会被解析成模式图形,并记录在一张图表上。根据概率相关理论,任意事件发生器产生的0和1两个数的总数基本相等,图表上显示的通常是一条直线,若在一段时间内产生的一个数字远多于另一个数字,那么在图标上就会出现一条曲线。

罗杰·尼尔森博士通过互联网,将世界各地40台任意事件发生器都和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实验室中的电脑连接了起来,这些任意事件发生器日夜不停地记录数据,并在尼尔森的实验室中产生出一个总数据图表。当感知到未来有大的事件发生的时候,图表上的直线突然开始猛地上蹿。有趣的是,任意事件发生器感知到了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灾难和一些地方的海啸。

科学家表示,直线之所以出现波动和“发生器”捕捉到的人群无意识情绪不无关系。也就是说,科学家可能在不知情中预见到了未来。不过,尽管任意事件发生器可以预见未来,但却无法预知将发生什么大事,对任意事件发生器的功效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方舟利器沙尘暴
隐秘的方舟
可怕的沙尘暴
用好审计利器,促进管理提升
讴歌新利器
Recent Promo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Kun Opera
大话西游之沙尘暴
天外来客:火星沙尘暴
如何看待沙尘暴的利与弊
Who am I?5款不可貌相的数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