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反例加强概念教学

2014-07-19孔作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根号反例木棍

孔作伟

【中图分类号】G632

教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是指数学里的名词、术语、定义以及定理、法则、公式。初中数学概念,一般是基本的概念,如数的概念、式的概念、方程的概念、函数的概念、图形的概念等等,这些概念是整个数学概念的基础,弄不清这些概念就会思维混乱,使计算、推理发生错误,所以基本概念是基础知识的核心,是数学推理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强化概念教学,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利用反例,这是一种比较,比较总是确定被比较对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比较,在学生眼里有时令人困惑,无所适从;有时甚至令人吃惊。“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学生才能容易地把握住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概念教学中,捕捉适当的时机,适用适当的反例,对概念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典型的反例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这对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概念,运用数学知识起着很大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反例来加强概念教学呢?

一、 以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为教材

如让学生将代数式a· 中根号外面的因式移动到根号里面去,很多学生化为a· = ,归根结底是学生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理解不深不透,于是我把这个反例拿出来“示众”,让学生对照课本加以讨论,使学生切实明确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明确了符号 只表示非负数,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a也必须是非负数。

二、 结合教材,适时进行教学实验,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实验、猜想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但不可作为理论根据,只有把实验、猜想结果进行严格的证明,才可以作为正确的命题,但通过实验、猜想可以让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过程,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数学实验举出反例更加具体、形象、直观。

如学完“全等三角形”中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边角边”后,有的学生在证三角形全等时往往使用“边角边”,这其实是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作为教师可以通过画图回答,也可以通过实验回答。

把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棍的一端用螺钉铰和在一起,使长木棍的另一端与射线BC的端点B重合,适当调整好长木棍与射线BC所成的角后,固定住长木棍把短木棍摆起来(如图)

图中的△ABC和△ABD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相等的条件,但△ABC和△ABD不全等,这说明,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三、 教学中选用恰当的选择题

一个选择题本身就包含着几个反例,选择题目可以考查学生对概念的严谨性、计算判断的正确性以及推理的严密性。一个好的选择题,正确答案以外的几个“答案”不是随意写出来的,而是由于错误的理解概念或由于作出某种错误的判断,或由于作图不准确以及推理有毛病,而得出的那些“答案”,制造出使人“上当受骗的陷阱”。因此,教学中要恰当地选用这些选择题,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概念加深理解和掌握。

如学习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后,可给出如下选择题:

把代数式(a-1)· 根号外面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则原式等于()。

A.B.

C.-D. -

四、从反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正面学习了概念的内容后,还要引导学生从反面来进行思考,有利于理解掌握和运用概念。

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后,可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这样的问题:

(1) 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

(2) 有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

上述这些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争论,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恰当的运用反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做的对每一个概念透彻理解,牢固掌握,以致灵活运用,同事还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根号反例木棍
几个存在反例的数学猜想
削短的木棍
量高度
小木棍的无限联想
“实数”检测题
图形前线
活用反例扩大教学成果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揭开二次根式双重非负性的神秘面纱
“实数”易错题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