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巴胺联合间羟胺与单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比较

2014-07-18尹红君赵玲玲张俊伟李慧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9期
关键词:去甲尿量感染性

尹红君 赵玲玲 张俊伟 李慧涛

多巴胺联合间羟胺与单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比较

尹红君 赵玲玲 张俊伟 李慧涛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间羟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作用, 同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者的疗效。方法27例多脏器功能衰竭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给予多巴胺+间羟胺治疗15例;B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12例。两组用药方法、治疗、检查手段、观察结果相同,根据休克发生时血压情况, 尿量情况, 两组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在7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作统计学处理, 并观察两组患者生存天数和死亡率。结果A组15例, 存活10例, 死亡5例。B组12例,存活5例, 死亡7例,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间羟胺治疗感染性休克具有良好的升压、延长生存期效用。

感染性休克;多巴胺;间羟胺;联合

老龄患者存在多脏器功能衰竭并发感染性休克时, 有较高的死亡率[1], 本文采用多巴胺联合间羟胺治疗感染性休克,以期降低死亡率, 延长生存期,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老年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 27例多脏器功能衰竭, 同时伴有感染性休克患者,其中男16例, 平均年龄75.6岁, 女11例, 平均年龄78.7岁,随机分为两组, A组:多巴胺+间羟胺治疗15例:男9例,年龄最大90岁 , 最小69岁, 平均年龄76.3岁, 女6例, 年龄最大94岁, 最小71岁, 平均年龄79.8岁。B组:去甲肾上腺素12例, 男7例, 年龄最大89岁, 最小72岁, 平均年龄74.6岁, 女5例, 年龄最大99岁, 最小70岁, 平均年龄78.7岁。

1.2方法 两组用药方法、治疗、检查手段、观察结果相同,根据休克发生时血压、尿量情况, 两组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在70~90 mm Hg时间, 两组用药平均时间,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 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 感染性休克抢救操作程序, 血管活性药物用药方法:A组: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简称:多巴胺)300 mg, 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简称:间羟胺)100 mg, 先后加入同组0.9%氯化钠注射液, 配制成50 ml溶液(多巴胺6 mg/ml;间羟胺2 mg/ml, 两药比例3:1), 微量泵泵注, 开始1~5 μg/(kg·min)(0.5~2.25 ml/h)速度泵注, 调整滴速使血压升到理想水平, 维持量为2~4 μg/(kg·min)(2~4 ml/h), 极量14~16 μg/(kg·min)(6.3 ml/h)速度泵注。B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简称:去甲肾上腺素), 16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4 ml, 配制成50 ml液体(320 μg/ml), 微量泵泵注, 开始8~12 µg/min速度泵注, 调整滴速使血压升到理想水平, 维持剂量2~4 μg/min, 大剂量>0.4 µg/(kg·min)(0.75 ml/h)。多巴胺注射液2 ml(规格:20 mg/支, 国药准字H31021174)。间羟胺注射液1 ml(规格:10 mg/支, 国药准字H31021531)。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规格:2 mg/支, 国药准字H31021177),以上注射液均为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执行标准: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与B组比较, 前者平均生存期较后者长(189.5 d VS 86.15 d), 死亡率低(5/15 VS 7/12), 其中1例纠正感染性休克静脉持续泵注48 d, P<0.01, 平均动脉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时间、尿量及生存率均较单用去甲肾上腺素时间长(P<0.01)。见表1, 表2。

表1两组生存天数和死亡数比较(n, d)

表2两组平均动脉压、维持时间、尿量 生存率比较

3 讨论

多巴胺药理作用:静脉推注5 min内起效, 持续5~10 min,作用时间长短与用量不相关。在体内很快通过单胺氧化酶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作用, 在肝、肾及血浆中降解成无活性的化合物。一次用量25%左右, 在肾上腺神经末梢代谢成去甲基肾上腺素。半衰期约为2 min左右, 经肾排泄, 约80%在24 h内排出, 尿液内以代谢物为主, 极小部分为原形。激动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受体和位于肾、肠系膜、冠状动脉、脑动脉的多巴胺受体其效应为剂量依赖性。小剂量时0.5~2 µg/(kg·min) 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 使肾及肠系膜血管扩张, 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小到中等剂量2~10 µg/(kg·min), 能直接激动β1受体及间接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自储藏部位释放, 对心肌产生正性应力作用, 使心肌收缩力及心搏量增加, 最终使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可能增大, 舒张压无变化或有轻度升高, 外周总阻力无改变, 冠脉血流及耗氧改善;大剂量时>10 µg/(kg·min), 激动α受体, 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由于心排血量及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对心脏β1受体激动, 增加心肌收缩力作用较强, 由于增加肾和肠系膜的血流量, 可防止此类器官缺血所致的休克恶性发展。在增加相同心肌收缩力情况下, 导致心律失常和增加心肌耗氧的作用较弱, 多巴胺在对于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经补足的休克患者连续给药时, 因本品间接在肾上腺素神经囊泡中取代递质, 可使递质减少, 内在效应减弱, 故不能突然停药, 以免发生低血压反跳[2,3]。多巴胺成人常用剂量静脉注射, 开始时1~5 µg/(kg·min), 10 min内1~4 µg/(kg·min)速度递增, 以达到最大疗效。危重病例, 先按5 µg/(kg·min)静脉滴注, 然后以5~10 µg/(kg·min)递增至20~50 µg/(kg·min),以达到满意效应, 最大剂量不超过500 µg/min。间羟胺:主要作用于α受体, 直接兴奋α受体, 较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弱但较持久, 对心血管的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 能收缩血管, 持续地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 也可增强心肌收缩力, 正常人心输出量变化不大, 使休克患者心输出量增加, 对心率的兴奋不很显著, 很少引起心律失常, 无中枢神经兴奋作用。由于其升压作用可靠, 维持时间较长, 较少引起心悸或尿量减少等反应。连续给药时, 因本品间接在肾上腺素神经囊泡中取代递质, 可使递质减少, 内在效应减弱, 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发生低血压反跳。用于重症休克, 静脉滴注:将间羟胺15~100 mg加入5%葡萄糖液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 调节滴速以维持合适的血压。静脉推注1~2 min起效,持续约 20 min, 成人极量一次100 mg (0.3~0.4 mg/min)。感染性休克属于危重症病例, 多巴胺2~12 μg/(kg·min)+间羟胺2~4 µg/(kg·min)静脉泵注时, 多巴胺兴奋β1受体, 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升高血压, 扩张内脏血管, 增加肾血流量,改善尿量作用, 间羟胺直接兴奋α受体, 两药联合, 对感染性休克具有良好的互补作用, 尤其改善肾血流量, 维持尿量。去甲肾上腺素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是强烈的α受体激动药, 同时也激动β1受体, 通过α受体激动, 可引起血管极度收缩, 使血压升高, 冠状动脉血流增加, 通过β1受体的激动, 使心肌收缩加强, 心排出量增加。用量按0.4 µg/(kg·min)时, β1受体激动为主;用较大剂量时, 以α受体激动为主,但该药单独应用时不能增加肾血流量, 不能增加尿量。本案比较显示, 多巴胺联合间羟胺治疗感染性休克与单独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比较, 改善感染性休克、改善尿量, 延长患者生存期。

参考文献

[1] 刘京涛, 马朋林.循证与认知:感染性休克指南 2012 更新.中国急救医学, 2013, 33(1): 5-7.

[2] 王吉耀.内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199, 1214-1217.

[3] O'Brien JM, Ali NA, Abraham E.Year in review 2007: Critical Care-multiple organ failureand sepsis.Critical Care, 2008, 12(5): 228.

2014-07-24]

450053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尹红君赵玲玲);河南省登封市三康医院(张俊伟 李慧涛)

猜你喜欢

去甲尿量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思考心电图之177》
高效液相法测定去甲斑蝥素脂质体的包封率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盐酸去甲乌药碱负荷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对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及死亡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