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年级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①

2014-07-18张强峰上官戎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8期
关键词:状况体质体育教师

张强峰 上官戎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学部 湖南长沙 410081)

高年级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①

张强峰 上官戎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学部 湖南长沙 410081)

该研究通过分析大学生体质状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全新的高年级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创新点和基本原则,为遏制高年级大学生体质下降趋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年级大学生 体质 健康促进 模式 研究

大学生体质状况逐年下降,形式咄咄逼人,大学高年级不再开设体育课,高年级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更加令人担忧。目前深入开展体育教学方法、手段的科学化研究,改变我国学生体质欠佳的状况,使之适应于新时期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者的一致呼声。该文通过分析大学生体质状况,结合高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高年级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模式,这对遏制高年级大学生体质下降趋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大学生体质现状

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显示:大学生体质状况下降的趋势非常严峻,身体形态方面,我国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身体素质方面,19~22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0.23cm,引体向上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44、1.45次,1000m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3.09s;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0.92cm,仰卧起坐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02、2.48次/分,800m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1.87s;同时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7~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7.83%、3.78%,比2005年分别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81%、9.92%、10.79%、8.03%[1]。

2 高年级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往往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而进入三、四年级后就以学生的自主锻炼为主,不再专门开设体育课,也没用相应的课外体育活动要求,一般只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这就客观上造成高校体育部门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开设体育必修课的一、二年级,而缺乏对高年级大学的组织和指导,从而使高年级大学生体育活动明显减少,体育锻炼也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导致高年级大部分学生的体质指标出现下降的趋势。文献资料显示,大部分研究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一种宏观研究,为此,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体质的特点和高年级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的高年级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模式。

3 问题讨论与分析

健康促进模式的内涵包括健康教育及其他能够促进行为和环境向有益于健康方向改变的一切支持系统。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是制定健康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强化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等五个方面。鉴于此我们推出高年级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模式,如图1所示,学校出台政策为高年级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制度性保障,每学期体育教师对高年级大学生的体质进行测评,汇总数据,分析测试结果,评估体质健康状况,提供体质健康咨询,指导体育锻炼以及对体质较弱学生进行运动干预的全过程。同时高年级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改善又可以促进学校良好体质健康促进环境的形成,促进评价方案、学校政策的完善。

由于高年级不再开设公共体育课教学,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监管,在该体质健康促进模式里,学校可以通过额外聘请体育老师作为高年级大学生体质健康顾问,通过对学生体质进行宏观管理,所以也不会占用体育教师很多时间,在每学期课余时间学校体育教师根据高年级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具体情况,在学生知情的前提下,将学生进行分类,划入不同的体质归属类别,这样有利于更加确切的了解高年级大学生体质状况,制定不同的体质健康促进方案,即对体质健康群体实施体质健康提升工程,对于体质健康弱势群体实施体质健康促进。

高年级大学生体质组成较为复杂,不同的学生在体质健康促进方面有不同的需求,锻炼的目的在总方针之下应有所不同和侧重,例如对体质健康群体的锻炼方针是: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组织体育竞赛与活动,保障他们的体育活动的时间与内容;对身体形态弱势群体的锻炼方针是:学习和掌握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手段,控制饮食的同时加强身体锻炼,改善体成分比率;而对身体素质弱势群体的锻炼方针是:学习和掌握有效的练习手段,在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重点侧重薄弱素质的锻炼;身体机能促进型锻炼方针是:学习和掌握有效的练习手段,加强心肺功能的锻炼,使身体器官或机体功能得到改善。

体育教师根据高年级大学生体质监测的具体情况,依据锻炼目标,结合学生体质状况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对于体质健康弱势群体的健康促进是以运动干预的形式来促进体质健康,规定适合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说明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学生有计划地经常锻炼;对于体质健康群体的体质健康促进是以提供科学的锻炼指导方案,辅以群体性体育活动和体育俱乐部的形式来保障他们的体育兴趣。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向家长通报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引起广泛重视,促进高年级大学生体质健康。

制定学期体质成绩目标后,学校根据分组学生体质的整体情况,对聘请的体育教师进行奖惩措施,同时学生体质状况也将影响到他们奖学金的评定和毕业证的发放,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对师生间都存在约束力,这样会促进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促进体育教师在课余更加关心和了解学生。与此同时师生要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如体育教师有权检查学生的情况,包括是否按计划进行训练,强度是否达到要求,教师也有义务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策略;如学生需要提高身体素质方面的知识和训练方法时,教师可提供书籍、视频、亲身指导与示范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也应明确注明,如学生有权利要求在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得到教师的支持与帮助,并形成共识。同时也有义务与教师及时沟通和反馈,如最近锻炼进展情况,有什么样的困难等。还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个人测试结果与本人体育成绩及评优相结合,切实按照国家教育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促进学生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4 结语

高年级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工作,将为遏制我国高年级大学生体质下降趋势、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和谐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该课题的研究中,通过分析大学生体质状况和健康促进模式的研究基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高年级大学生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全新的高年级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模式。作为理论研究,不同学者可能会有不同观点和看法,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1]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M/OL].http:// www.gov.cn/gzdt/2011-09/02/content_1939247.htm.

[2]颜昶,徐丽平.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创建与“终身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34-1536.

[3]林莉.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8):71-74.

[4]潘跃林,陈晓峰.高校特殊需求群体体育成绩考核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0):96-99.

G804.49

A

2095-2813(2014)10(a)-0181-02

2012年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2C0224]:高年级大学生体质健康模式干预之研究。

猜你喜欢

状况体质体育教师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近10年我国啦啦操研究状况及趋势
安全感,你有吗?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