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普通高校足球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7-18刘善国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8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足球

刘善国

(长沙医学院体育教研部 湖南长沙 410219)

湖南省普通高校足球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善国

(长沙医学院体育教研部 湖南长沙 410219)

通过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当前湖南省普通高校足球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陈旧、部分教学内容传统守旧、教学模式程式化、教学时分配不合理、评价方法单一。提出的改进措施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调整教学内容、探寻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合理分配足球教学时和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

课程改革 足球运动 普通高校 湖南省

体育课程是高校为实现一定的体育目标和育人目的所制定的体育学科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也是大学生汲取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最基本一条途径。[1]自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纲要》实施以来,湖南省高校在《纲要》的引领下,纷纷结合校情实际,通过自我革新以及校际间经验的交流与探讨,特别是足球课程,在“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其在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重要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也促进了高校足球普及教育的开展。但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瓶颈,为确保高校足球课程改革进一步取得成效,结合自己的调查、走访,探讨如下,冀图能对当前湖南省普通高校的足球课程改革有所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湖南省普通高校的足球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访谈法设计了调查问卷表;随机抽取了湖南一师、长沙学院、湖南民政学院、湖南商学院等8所普通全日制高校,正式调查于2014年3月实施,对上述8所普通高校中的240名大学生共发放了调查问卷表240份,调查表回收截止日期为2013年5月底。回收有效调查问卷表235份,剔除4份不合格后,有效问卷231份,有效回收率96.25%。采用Exce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后经信度和效度检验,均符合统计学要求。利用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CNKI)和本校图书馆,参阅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后采用逻辑法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 高校足球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陈旧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控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调查发现,目前仍有60%左右的体育教师足球教学理念陈旧,依然在使用“竞技足球”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所进行的讲解示范、反馈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到学生再分组练习,机械重复的依然是技术细节动作,无任何现代“快乐足球教学”的痕迹,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理念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等被忽略,运动损伤也常有发生,一方面不利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与“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新课改精神背道而驰,不利于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2.2部分教学内容传统守旧

足球运动观赏性强,但技术复杂、对抗性激烈。调查中发现有68人持不满意态度,占总数的29.4%。(见表1)这部分大学生认为,足球教学内容设置过多,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匆匆地说教一遍,有组织的巩固时间太少并且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实问题。为此,专家建议应按照现阶段大学生的现状及体育需求来安排教学内容,足球教学内容要通过筛选和删减,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既要执行主要技术环节教学,做到主次分明,又要以学生为本,考虑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可行性。[1]

表1 对体育教师足球教学内容的满意度调查统计(n=231)

表2 对足球课程评价方法的满意度调查统计(n=231)

2.3教学模式程式化

调查显示,53.7%的大学生认为当前体育教师所选用足球教学模式和他们以前的中学体育教师基本相似,明显的带有一种程式化倾向,已经成为部分大学生不喜欢体育教师的重要原因之一。若此程式化的教学模式继续使用下去,就可能导致大学生在足球课堂上疲于应付,从而就会影响足球技能的传授和育人目标的完成。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访谈中,专家建议,体育教师应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转变教学模式,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4教学时分配不合理

《纲要》中明确规定了“要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2]但在所调查的8所普通高校中,有75%的普通高校所开设的体育理论课每学年均在3~7学时,没有达到《纲要》中所规定的10%(每学年8学时)。众所周知,知是行之始。教学时分配不合理、理论知识教学时数开设不足,将会影响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进而会影响到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2.5评价方法单一

表2中可以看出,有51.5%的大学生对当前的考评方法持不满意态度,认为原因是这种方法只看重运动技能、运动素质和体质方面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大学生体育兴趣,进步幅度和日常锻炼习惯的评价。而且考评分值也不太合理,有体育教师经常按照竞技运动项目的同一标准、统一指标去评价同一个班的学生,这样的评价体系不仅忽视了大学生运动基础,有些学生尽管非常努力了,但还是没基础好的学生分数高。访谈中专家也认为,传统的评价方法背离了课改精神,忽视了体育的本质——对人的关注,并且还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3 对策措施与方法

3.1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在足球教学中落实“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本、把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所选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必须授课班级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改革传统教学中单纯重视技术动作的偏向,转轨到“成功体育”“快乐足球”上来。在提高大学生对足球兴趣基础上。将基本动作、技战术配合等基础知识融于其中,面向全体学生,为熟悉球性,多安排些趣味性的练习,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坚持范型与变式为手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

3.2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实践环节

教学内容方面,建议在学习和领悟《纲要》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场地设施规模和大学生足球运动基础,改变以往那种将足球技、战术水平放在首位,只重视学期末的技术“达标”测试的常规教学内容,选用大学生较为喜爱的、带有游戏色彩、竞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学内容,适当之时,渗透足球裁判知识、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与方法。同时要重视教学实践环节,传授实用的足球课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效提高学生足球教学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轮流进行裁判实习和教练员实习,课后教师给予点评。此外,还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利用课余时间,要组织学生收看高水平的国际足球比赛或现场观摩省市足球级联赛,既扩大了视野,又能感悟足球文化。

3.3探寻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对以上8所普通高校的调查表明,目前实行的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等教学模式,在日常足球教学中并没有完全遵循新《纲要》的要求,教学模式依然传统、俗套。部分体育教师只有在上足球公开课时,才能体现出一点新课改精神,常规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依然固化不变。长期下去,既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不利于体育教师的职业成长。为此建议高校体育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足球运动基础,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应由重教向重学方向转变、由重技术向重全面发展方向转变、由单一教学法向多种教学法转变,通过教学的革新,来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3]

3.4合理分配教学时

足球教学时数的分配既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又要遵循足球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还要适合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足球专项运动基础。从目前有关的教学时数分配情况来看,明显开设不足。为此,一方面要开足教学时数;另一方面参考专家建议,理论课应占10~15%,身体素质教学与训练的时数应占总学时的35%,技术与战术教学应占总学时的50%。这样做既有利于落实《纲要》精神,又符合学生一般身体素质特别是专项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的实际情况,还符合一般运动训练学中关于身体训练的基本原则。[4]

3.5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

高校体育课考核评价是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当前高校足球课程改革中,学者们的共识是“把大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习惯和能力作为评价指标,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大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建议建立显性与隐性评价相结合的足球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将大学生的足球态度与兴趣、足球兴趣与习惯、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等,纳入高校体育评价体系,构建显性与隐性指标相结合的大学生足球课程评价体系。”[5]

[1]王群龙.高校足球选修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2(10):146-147.

[2]申洪山.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建设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

[3]严小虎.普通高校足球专项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改革的理论构思[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84-85.

[4]姜志明.北京普通高校贯彻实施新《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5]杨阳.西安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09.

G843

A

2095-2813(2014)10(a)-0096-02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足球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认识足球(一)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