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大小蠹属昆虫DNA条形码研究

2014-07-16花婧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基因

花婧等

摘要:大小蠹属昆虫是重要的林木害虫,大部分种类是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口岸有多次截获记录。为加强对大小蠹属害虫的检疫鉴定,通过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基Ⅰ基因(COⅠ)867 bp片段序列对大小蠹属17个种类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线粒体COⅠ基因可作为大小蠹属昆虫分类的依据;DNA条形码是生物系统分类分子水平上的依据。

关键词:大小蠹属;线粒体基因;遗传距离;COⅠ基因

中图分类号: S763.38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030-03

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报道大小蠹属(Dendroctonus)昆虫19种[1-2],作为鞘翅目中最进化的1个类群,其危害范围较广,是重要的森林害虫。大小蠹属为树皮小蠹类[3-4],全部种类均侵食树干,成虫时初入侵韧皮部,后筑母坑道于形成层与边材之间。一般情况下,大小蠹属只危害活的直立木和由于年龄、干旱或其他生物学因素导致的衰弱木,在盛发期也危害茁壮的健康树,寄主包括松属、云杉属、黄杉属和落叶松属等经济树种。

目前,昆虫鉴定以传统的形态学鉴定为主,该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和遗传可变性(genetic variability)容易造成鉴定结果不正确,无法鉴定许多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隐存分类单元,受生物性别和发育阶段的限制,很多生物无法被鉴定。现代交互式鉴定系统是昆虫鉴定的一个很大进步,但它要求专业技术很高,操作不正确就易导致鉴定错误[5]。快速准确的物种鉴定是深入开展行为学、生态学以及生理学等相关研究的必要前提和基础[6]。

国内外大小蠹研究多集中于形态学分类,有关该类群分子鉴定技术的研究报道尚少。本研究通过对大小蠹属COⅠ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比对,对同源序列碱基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快速、准确地鉴定大小蠹种类,为进一步研究小蠹科昆虫分子鉴定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昆虫种类及序列信息

本研究以大小蠹属17个种类作为研究对象(表1),序列均从GenBank下载。

1.2 分析方法

应用MEGA5.05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拼接和剪切,基于Kimura 2-parameter模型,计算各分类单元之间的遗传距离及其标准差、序列碱基组成、保守位点、变异位点、转换/颠换比值等[7]。应用MEGA5.05软件,使用邻接法(NJ)构建分子系统树,1 000次循环估计系统树中节点的自举置信水平,碱基转换和颠换赋予相同的加权值,查看系统树[8]。

2 结果与分析

2.1 mtDNA COⅠ基因序列组成和变异

应用MEGA 5.05软件对17个大小蠹COⅠ基因序列比

对剪齐后保留了869 bp的序列,其中第1个碱基为第1个氨基酸密码子的启示位点,为分析方便,共保留867 bp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867个位点中没有插入和缺失现象,其中保守位点、变异位点和简约信息位点分别为525个、342个和248个,在867个位点中分别占60.6%、39.4%和286%;A、T、C、G平均含量分别为30.2%、37.9%、16.8%、15.1%,A+T含量较高,为68.1%。另外,虽然不同密码子的A、T、C、G含量不相同,但都表现出明显的A+T含量偏向性,特别是在密码子的第3位,A+T含量高达83.1%,与典型的昆虫线粒体DNA碱基组成一致。密码子第3位点G含量较少,只有4.6%,并且在不同种间差异较大(2.1%~74%),C含量在不同种群间差异也很大(6.4%~20.9%)。

2.2 碱基替换分析

采用MEGA5.05软件对所测基因序列替换数进行估计,由表2可见,17种大小蠹COⅠ基因867个核苷酸序列中,核苷酸替换多为同义替换(ii)。全组数据转换与颠换的平均比值为1.79,在第1、2、3位点的比值分别为3.63、1.68、1.58,转换较为频繁,这是昆虫mtDNA的一个普遍特点;转换发生以CT为主(73.0%),颠换以AT为主(933%)。转换与颠换主要发生在密码子第3位点上,转换58个,其频率为总数的77.3%,颠换37个,其频率为总数的881%;第2位点最少,只有2个位点发生了转换,1个位点发生了颠换,这与第3位点承担较小的遗传压力有关。

2.3 遗传距离分析

在分子进化过程中,多重替换的存在严重干扰了序列之间真正的遗传距离估算,很难直接从已对准的序列中计算出真正的遗传距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多重替换影响下的序列进行校正。现在有一些方法对序列进化过程作出了不同的假设,在这些假设条件下来估计序列上核苷酸的替换数目。参数越多,对进化过程的描述就越具体和详细,相对计算也越复杂。

基于Kimura 2-parameter,采用MEGA5.05软件分析大小蠹属17种昆虫之间的遗传距离[9],并采用Bootstrap重抽样1 000次进行检验。由表3可见,大小蠹属17种昆虫平均遗传距离为0.145,属间遗传距离介于0.083~0.191之间(>2%)。虽然大小蠹属各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十分接近,但可以达到分子水平不同种的鉴定要求。

2.4 大小蠹属NJ系统发育重建

以楝星天牛(Anoplophora horsfieldi)为外群,采用MEGA5.05构建大小蠹属17个种的NJ分子系统树,从构建的NJ树(图1)来看,华山松大小蠹、杰松大小蠹、山松大小蠹聚为1支,科罗大小蠹、西部松大小蠹、间大小蠹、墨西哥大小蠹、南部松大小蠹聚为1支,黄杉大小蠹和落叶松大小蠹聚为1支,根大小蠹、红脂大小蠹、黑脂大小蠹聚为1支,剩余几种聚为1支,形成5大支格局。其中,华山松大小蠹、杰松大小蠹、山松大小蠹一支分化最快,依次为南部松大小蠹所在支、黄杉大小蠹和落叶松大小蠹所在支、根大小蠹所在支,云杉大小蠹所在支分化最慢,这与形态学分类相一致。如山松大小蠹与杰松大小蠹、黄杉松大小蠹和落叶松大小蠹在形态学上相似,在分子系统进化树上也同样关系相近,且从遗传距离(表2)看,两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83和0.092(>2%),说明该段序列能够作为分子鉴定的依据。

3 小结与讨论

Hebert等对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界的COⅠ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得出除腔肠动物外、98%物种的种内遗传距离差异为0%~2%的结论。本研究各种大小蠹昆虫间的遗传距离表明,该片段在种间平均距离为0.145,可以较好区分大小蠹属的不同种类。同时,基于Kimura 2-parameter双参数模型构建的NJ树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能满足种类鉴定的需要。

本研究利用NCBI中已公开的部分大小蠹COⅠ序列,通过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各种间遗传距离及系统进化树构建,发现利用该段序列能够较好地区分近缘种,且与形态学分类相似度高,证实了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在小蠹科大小蠹属昆虫分子鉴定上具有可行性,既能够解决植物检疫中截获的大小蠹幼虫或残缺成虫的鉴定问题,又能为小蠹科昆虫DNA条形码数据库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Wood S L. The bark and ambrosia beetles of north and central America(Coleoptera:Scolytidae),a taxonomic monograph[M]. Prove:Brigham Young University,1982.

[2]殷惠芬,黄复生,李兆麟. 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29册:鞘翅目小蠹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56-58.

[3]Diaze E,Cisnerosr R,Zunigag G,et al. Comparative anatomical and histological study of the alimentary canal of Dendroctonus parallelocollis,D. rhizophagus,and D. valens(Coleoptera:Scolytidae)[J]. Annals of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98,91(4):479-487.

[4]Hopkins A D. Contributions toward a monograph of the scolytid beetles[M]. USDA:Bureau of Entomology Technical Bulletin,1909.

[5]刘 勇,宋 毓,李晓宇.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在昆虫分子鉴定中的应用[J]. 植物检疫,2010,24(2):46-50.

[6]Dayrat B. Towards integrative taxonomy[J]. Biol J Linn Soc,2005,85(3):407-415.

[7]蒋 青,梁忆冰,王乃扬,等. 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 植物检疫,1995,9(4):208-211.

[8]田 鹏,刘占林. 分子系统发育树构建的简易方法[J]. 生物信息学,2009,7(3):232-233.

[9]李 培. 缘蝽科昆虫线粒体COⅠ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1-57.

3 小结与讨论

Hebert等对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界的COⅠ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得出除腔肠动物外、98%物种的种内遗传距离差异为0%~2%的结论。本研究各种大小蠹昆虫间的遗传距离表明,该片段在种间平均距离为0.145,可以较好区分大小蠹属的不同种类。同时,基于Kimura 2-parameter双参数模型构建的NJ树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能满足种类鉴定的需要。

本研究利用NCBI中已公开的部分大小蠹COⅠ序列,通过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各种间遗传距离及系统进化树构建,发现利用该段序列能够较好地区分近缘种,且与形态学分类相似度高,证实了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在小蠹科大小蠹属昆虫分子鉴定上具有可行性,既能够解决植物检疫中截获的大小蠹幼虫或残缺成虫的鉴定问题,又能为小蠹科昆虫DNA条形码数据库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Wood S L. The bark and ambrosia beetles of north and central America(Coleoptera:Scolytidae),a taxonomic monograph[M]. Prove:Brigham Young University,1982.

[2]殷惠芬,黄复生,李兆麟. 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29册:鞘翅目小蠹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56-58.

[3]Diaze E,Cisnerosr R,Zunigag G,et al. Comparative anatomical and histological study of the alimentary canal of Dendroctonus parallelocollis,D. rhizophagus,and D. valens(Coleoptera:Scolytidae)[J]. Annals of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98,91(4):479-487.

[4]Hopkins A D. Contributions toward a monograph of the scolytid beetles[M]. USDA:Bureau of Entomology Technical Bulletin,1909.

[5]刘 勇,宋 毓,李晓宇.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在昆虫分子鉴定中的应用[J]. 植物检疫,2010,24(2):46-50.

[6]Dayrat B. Towards integrative taxonomy[J]. Biol J Linn Soc,2005,85(3):407-415.

[7]蒋 青,梁忆冰,王乃扬,等. 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 植物检疫,1995,9(4):208-211.

[8]田 鹏,刘占林. 分子系统发育树构建的简易方法[J]. 生物信息学,2009,7(3):232-233.

[9]李 培. 缘蝽科昆虫线粒体COⅠ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1-57.

3 小结与讨论

Hebert等对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界的COⅠ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得出除腔肠动物外、98%物种的种内遗传距离差异为0%~2%的结论。本研究各种大小蠹昆虫间的遗传距离表明,该片段在种间平均距离为0.145,可以较好区分大小蠹属的不同种类。同时,基于Kimura 2-parameter双参数模型构建的NJ树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能满足种类鉴定的需要。

本研究利用NCBI中已公开的部分大小蠹COⅠ序列,通过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各种间遗传距离及系统进化树构建,发现利用该段序列能够较好地区分近缘种,且与形态学分类相似度高,证实了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在小蠹科大小蠹属昆虫分子鉴定上具有可行性,既能够解决植物检疫中截获的大小蠹幼虫或残缺成虫的鉴定问题,又能为小蠹科昆虫DNA条形码数据库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Wood S L. The bark and ambrosia beetles of north and central America(Coleoptera:Scolytidae),a taxonomic monograph[M]. Prove:Brigham Young University,1982.

[2]殷惠芬,黄复生,李兆麟. 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29册:鞘翅目小蠹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56-58.

[3]Diaze E,Cisnerosr R,Zunigag G,et al. Comparative anatomical and histological study of the alimentary canal of Dendroctonus parallelocollis,D. rhizophagus,and D. valens(Coleoptera:Scolytidae)[J]. Annals of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98,91(4):479-487.

[4]Hopkins A D. Contributions toward a monograph of the scolytid beetles[M]. USDA:Bureau of Entomology Technical Bulletin,1909.

[5]刘 勇,宋 毓,李晓宇.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在昆虫分子鉴定中的应用[J]. 植物检疫,2010,24(2):46-50.

[6]Dayrat B. Towards integrative taxonomy[J]. Biol J Linn Soc,2005,85(3):407-415.

[7]蒋 青,梁忆冰,王乃扬,等. 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 植物检疫,1995,9(4):208-211.

[8]田 鹏,刘占林. 分子系统发育树构建的简易方法[J]. 生物信息学,2009,7(3):232-233.

[9]李 培. 缘蝽科昆虫线粒体COⅠ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1-57.

猜你喜欢

基因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Frog whisperer
吃多吃少或与基因有关
Genome and healthcare
基因事件
ZIC1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