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书面语带动口语

2014-07-16高淑玲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书面语言口头语文课程

高淑玲

近几年以来,似乎谁公开说语文课堂上不以教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并重,谁就是公敌。这样,一些人对我以书面语言为教学重点的提法表示怀疑也就不足为奇了,我认为其实这种怀疑就是否定“口头语言的目的性”,这是违反交际原则的,因为我们长嘴的目的不是不停地说,而是为了“交流、交际”才说话,课堂上,如果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岂不乱了套?如果这么说,公众还不大理解,我们就以一年级小学生为例,正常的学校,对学生入学是有一定要求的,那就是能听懂话,会说话。一定会说“爸爸、妈妈”的孩子,才有资格进入正规学校。但语文课堂上,老师一定还要教他(她)读“爸爸、妈妈”,写“爸爸、妈妈”,这是为什么呢?几乎没有任何一位老师,专门拿出哪怕一分钟时间,教任何一个孩子学说“爸爸、妈妈”,因为在家里他们自然就学会了,显然父母不是送孩子来和老师学说话的,而是和老师学家里学不到的东西——书面语言,再能说,说话再好听的语文老师,如果没有语文课本作介质,他的语文课也没法上。

“听说读写”并重的提法没有错,关键是我们应该把“听说读写”当方法、途径,还是当目的,当目的就错了。反过来,书面语言的学习,会进一步促进口语的发展,比如小孩上学之前,他可能不会说“语文”二字,但通过学习,他会说了,以前他可能不会说“踽踽独行”,但通过阅读,他会说了,这不是一种促进吗?叶圣陶先生确实说过“语文”二字的含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但语文教学“高耗低效”提出来也有三十多年了(吕叔湘老先生最早指出的),遗憾的是这些老人家没等为我们辨清就离世了。我想,薪尽火传,我们只要秉承老人家的遗志,用他们实事求是的精神去研究,就会找到出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不但要坚持真理,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真理。“听说读写”并重可以,但你如果把它们当教学的根本任务、根本目的就错了。应该把书面语言的学习摆在根本任务的位置上,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的核心价值。

语文教学的源流,可以用下图表示:

语文——用来学语言的文化

语言

/ \

口头语言 书面语言

(发展)(次要目标) (学习)(主要目标)

/\ /\

(途径)听 说 (途径)读 写

(关系) 各有侧重 互相促进

学习文化接受熏陶感染

不重视听和说,就没有了学习书面语言的基础。在会听话、会说话的基础上,教学生读写书面语言,完成语言教学是最艰巨的任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语言文字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的工具,是学生走进文化世界的介质。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学习书面语言上,因为书面语言比口语复杂,所以,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角度说,语文教育的核心就是发展儿童的心智,这就与教育的核心任务统一起来了。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听说读写”四种方法,即较浅、较少的内容用“听说”的方法学;较深、较多的内容用“读写”的方法学,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实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那么,语文的内涵到底怎样界定,才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呢?我认为“语文,是用来学语言的文化”。一般情况下,语言按载体不同可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但因为“书面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又因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学习不是从上学学“语文”才开始的,所以,在学校里,学生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学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学好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了,会进一步促进口语的发展。根据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本着“全面发展”和“学以致用”的原则,语文课程的结构应设置为核心课程+补充课程(或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这有利于实现课程总目标,有利于评价机制的建立。在核心课程(国家课程)里我们把口头语言作为学习书面语言的一种途径就可以了,这样,口头语言的学习即使在核心课程的课堂上也不会间断,更何况在补充课程里还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帮助我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牢记“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所以,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实践,争取让学生边学习、边运用,对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和难以形成的能力,要进行反复教学和训练。这样, 在语文核心课程(为实现主要目标而设)里,“阅读”、“写作”(包括书写)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语文能力目标,即主要进行读写训练,因为它们是达成课程主要目标的必要方法或途径,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越强,获取知识的潜力越大,最后才可能达到“不用教”的程度。在语文核心课程里,因为阅读教学知识面宽广,具体能力目标复杂多样,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再本着“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阅读教学领域进行“文体模块”教学和写作教学,这样,语文核心课程的教学就会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语文核心课程教学就会变得科学有序。

此外,再针对语文课程的次要目标(口头语言),根据学生口头语言学习的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补充课程(校本课程),配合核心课程中的读写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帮助实现课程总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在语文课程里以“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培养为统帅,这是组织模块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为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书面语言口头语文课程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口头表达一点通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