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能力成熟度评价研究

2014-07-16孙艳玲

科技视界 2014年13期
关键词:成熟度情境指标

孙艳玲 张 伟

(云南中医学院 人文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1 大学生创业能力成熟度模型及其成熟度评价

能力成熟度模型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的用于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开发能力评价和改进的一种方法。借鉴CMM软件成熟度的分级标准,大学生创业能力成熟度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各等级特征如下:

1.1 初始级

对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知之甚少,对创业行为的认知存在偏见,基于创业的学习是无序的。

1.2 成长级

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了解市场机会、风险与创业者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基于创业的学习是稳定的。

1.3 定义级

掌握了团队管理、信息管理与目标管理的方法、技巧,对创业资源整合的思考呈现系统性与可行性,基于创业的学习是独立自主的。

1.4 优化级

能够从战略角度考虑创业项目的未来发展,具备依据真实环境与项目需要自发学习新知识,优化自身的创业技能与知识体系。

大学生创业能力成熟度等级除了对等级特征进行描述外,还需要构建与之对应的KPA(Key Process Areas),KPA将等级特征目标化,只有实现了这些目标,能力成熟度等级才会往上一个等级发展,其中,初始级KPA:创业意识培养、激发创业热情;成长级KPA:端正创业态度、基础知识普及;定义级KPA:创业方法学习、创业技巧开发;优化级KPA:创业战略规划、创业预孵化。

2 大学生创业能力成熟度评价

2.1 大学生创业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立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成熟度的KPA,遵从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原则,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专家调查法,对评价体系进行了筛选,一级评价指标选取了创业意向、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共四个指标,二级指标根据指标细分的原则分别设立。

创业意向作为任何创业行为的先导[1],分别服从KPA中初始级和成长级的“激发创业热情”和“端正创业态度”目标。该指标参考殷娟(2010)所编制的创业意向量表,选取指标要素有:成就需要、风险承担、自主坚持性和自我效能[2]。

专业能力是从促进个人、职业技能提升的角度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评价,与KPA中成长级的“基础知识普及”和定义级的“创业技巧开发”目标密切联系。该指标选取的指标要素有:职业岗位胜任力和新技术学习能力。

方法能力是考核创业者是否能够成功创业的关键指标,包括市场控制和组织管理两方面能力。这个指标与KPA中定义级的“创业方法学习”和优化级的“创业战略”两个目标对应,其中,市场控制指标要素有:机会识别、需求分析、营销策划、公关能力;组织管理指标要素有:组织能力、激励能力、投融资能力、战略规划。

社会能力主要表现学生在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环境中工作的适应程度,这个指标主要衡量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有效的沟通能力,是反映KPA中“创业方法学习”与“创业技巧开发”另一层面的要求。指标要素选取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谈判和推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适应变化和挫折承受能力。

2.2 大学生创业能力成熟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体系构成特点,采用模糊数学理论来进行大学生创业能力成熟度综合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指标因素集:设 X=(x1,x2,x3,x4)是由 4 个一级指标要素组成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因素集,xi是由二级指标构成的要素层次因素级,即x1=(x11,x12,x13,x14),x2=(x21,x22),x3=(x31,x32,x33,x34,x35,x36,x37,x38,),x4=(x41,x42,x43,x44,x45)。

(2)建立指标权重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集W=(w1,w2,w3,w4), 各指标要素权重依次为:w1=(w11,w12,w13,w14),w2=(w21,w22),w3=(w31,w32,w33,w34,w35,w36,w37,w38,),w4=(w41,w42,w43,w44,w45)。

(3)建立评价集:在大学生创业能力成熟度等级模型中,评价集即为四个成熟度等级:初始级、成长级、定义级和优化级,从低到高依次对应评价集 V=(v1,v2,v3,v4)T。 确立分值区间,取区间中位数组成评价分数集,由此得:V=(v1,v2,v3,v4)T=(35,75,85,95)T。

(4)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成立专项评估小组进行等级评价,将指标因素集X和评价集V之间的模糊关系用矩阵R来表示,其中rij=Ri(xi,vj)表示因素xi对等级vj的隶属度,R为m×n阶矩阵,m对应每一个一级指标的二级指标数,n为评价等级数,由此,矩阵R的第i行R=(ri1,ri2,….rin)即为对被评价对象(学生创业能力)相对于因素xi所作出的单因素评价,它是V上的模糊子集。

(5)进行大学生创业能力模糊综合评价:通过公式B=WoR,求出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B=(b1,b2,b3,b4),其中 bj=∑(wi,rij)表示学生创业能力i对等级vj的隶属度,依据评价等级的分数重心,利用公式P=B·V计算大学生创业能力成熟度最后综合评分。若P≤69时,大学生创业能力成熟度为初始级,70≤P≤79为成长级,80≤P≤89为定义级,90≤P≤100为优化级。

3 创业实践教学模式选择

3.1 创业实践教学模式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创业实践训练活动中不断的探索和学习,成功完成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创业实践教学模式是开展创业实践训练活动的具体方式,本文依据李大兵和周静的观点,从综合性维度(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知识与能力去解决问题)和情境性维度(学习情境与真实情境的距离)变动的不同组合[3]将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分为四类。

1)情境性弱,综合性弱:创业论坛、创业案例教学和专项调查等,该类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学习情境有限,所要求学生付出的知识、能力的综合性程度也相对较弱。

2)情境性强,综合性弱:企业参观走访、创业见习等,通过学生与真实企业接触或直接参与创业型企业的运作,真实体验企业创业过程。

3)情境性弱,综合性强:创业训练计划、创业大赛和创业模拟等,通过项目化的培训或利用计算机所模拟和营造的情境,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和思考。但由于情境的虚拟性,所以其情境相对表现为“弱”。

4)情境性强,综合性强:创业园或孵化基地等,依托企业孵化器模式与投资者模式,为处于创业初期的“学生准企业家”提供尝试运行自己创业项目的平台。该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基于大学生自主经营创业,因此其情境性强,所要求学生付出高综合性的知识与能力。

以上分析表明,不同类别的实践训练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构成及能力水平不尽相同,有必要依据学生所处的阶段,综合运用多种模式,循序渐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3.2 创业实践模式选择

大学生创业能力成熟度等级反映了学生在创业教育中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学习内容需求,所以,根据评估环节所反馈的信息与每一个等级的等级特征以及KPA和KP,结合上述四种模式的特点,可以得到处于不同成熟度等级的学生应选择的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及其组合。

当综合评价分值P≤69时,即学生的创业能力处于初始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相当模糊,缺乏市场意识,创业能力水平较低。此时,应该选择情境性与综合性要求较低的创业实践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向实现初始级的KPA目标努力。

当综合评价结果70≤P≤79或80≤P≤89时,学生的创业能力处于成长级或定义级,通过模块化教学与创业实训,知识与能力结构得到优化。其中,成长级学生在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需要加强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定义级学生综合创业能力得到发展,对创业资源整合的思考呈现系统性与可行性,但仍需要重视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处于这两个等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创业潜质,可以选择情境性或综合性要求较高的创业实践模式,侧重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其自主思考并进行创新性工作的能力。

当综合评价结果P≥90时,学生创业能力处于优化级。这阶段的学生拥有真实项目,能够从战略角度考虑创业的未来发展,具有跟踪相关技术发展的意识,有能力整合运作多种资源。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要积极探索创业项目与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商业化模式,可以选择情境性与综合性要求均较高的创业实践教学模式,侧重学生自主经营,促进创业项目的市场化。

综上所述,创业能力成熟度评价是恰当选择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前提,当学生满足了相应等级的KPA以后,需要依据评估结论调控下一阶段的学习过程,针对性开展创业实训或实训组合,在一个个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逐渐提高学生创业综合能力,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动态发展过程。

[1]李明章.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创业胜任力的关系研究[J].创新与创业管理,2013(3):2-8.

[2]殷娟.大学生创业倾向中机会识别的探索性研究:专长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李大兵,周静.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形式与机理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

猜你喜欢

成熟度情境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最新引用指标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