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份额提高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2014-07-14余红心杨浩

关键词:产业结构

余红心 杨浩

摘要:选取1990~2010年我国劳动份额数据,运用VECM模型探析劳动份额与产业结构的协整关系并进行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劳动份额与产业结构呈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农业产值份额影响劳动份额,而劳动份额决定着非农产值份额。劳动份额长期徘徊在偏低水平,制约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VECM模型 劳动份额 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与表现的经济总量相比,我国的劳动份额比近年来持续下降。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过低意味着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消费不足,对经济拉动作用减弱;劳动份额过低,政府和企业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额相对上升,企业和政府投资挤压了居民的消费;同时劳动份额的下降,意味着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谈判能力被削弱,企业优先选择雇佣廉价的劳动力,对新技术的要求低,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制约经济的长远发展。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便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因此,剖析劳动份额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早在《国富论》的著作中,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决定的商品的价值的三种收入构成理论——商品的价值中,包含有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萨伊则提出他的分配理论,“对借用劳动力所付出的代价叫做工资”。19世纪末,美国学者克拉克提出,财富应根据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分配,也就是说,应按贡献分配。理论上的溯源分析了劳动份额的一般性以及重要性。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正确的、有效的。而现阶段对我国劳动份额的实证分析更具有特殊性与必要性。李稻葵(2009)从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存在摩擦来论证我国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王佳菲(2010)在对我国劳动者报酬与产业结构的经验分析中,认为劳动力价格水平的过低阻滞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者报酬偏低更是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难以优化提升。

1 劳动份额的计算及描述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劳动份额的计算方法主要为以下两种:一种是GDP核算法中的收入法,另一种则是现金流量表方法。而GDP核算法中收入法是国际上通常使用的方法,其核算步骤为:GDP=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和混合收入+税减产品补贴+统计误差。其中,劳动份额=劳动者报酬/GDP。在回归模型中,考虑到将每个指标的时间跨度进行统一,本文采用各个指标统一覆盖时间段(1992-2010)的数据进行计算,共有19个样本。(见表1)

2 模型设定与计量分析

劳动份额提高影响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反过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对劳动份额产生影响,可能存在产业结构是劳动份额的内生变量。因此,在研究劳动份额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时选取失业率作为工具变量来分析二者关系。回归模型沿用简化型这一基准函数形式,本文构建计量模型如下:

LASH=β0+β1UNEM+β2DYCY+ε (1)

LASH=β0'+β1UNEM+β3DYCY+ε' (2)

LASH=β0''+β1UNEM+β4DYCY+ε'' (3)

其中,LASH、UNEM、DYCY、DECY、DSCY分别代表劳动份额、失业率、第一产业产值份额(农业产值份额)、第二产业产值份额和第三产业产值份额(非农业产值份额),β1、β2、β3、β4分别代表失业率、第一产业产值份额、第二产业产值份额和第三产业的产值份额对劳动份额的影响系数。首先运用KPSS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若各个变量均为I(1)过程。则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考察其协整关系;若存在协整关系,则进一步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考察变量之间的短期因果关系以及长期的协整回归,通过结合短期动态反应与长期均衡关系来考察产业结构对劳动份额的影响。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经过一阶差分后ΔUNEM、ΔDYCY、ΔDECY、ΔDSCY数据在5%的置信水平下解释原假设,即认为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为平稳过程,说明LASH、UNEM、DYCY、DECY、DSCY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根据无约束水平VAR模型确定协整阶数L。确定水平VAR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的方法是从一般到特殊,从较大的最后阶数开始,通过对应的LR值、AIC值、HQIC值、SBIC值等可以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均为2。同时,使用Johansen的特征根协整检验,在5%的显著水平上迹检验显示模型(1)、(2)、(3)中变量之间存在1个协整关系。在确定了协整秩r=1后,可以得出劳动份额、失业率、第一产业产值份额、第二产业产值份额、第三产业产值份额的协整方程,如下:

LASH=0.27+2.76UNEM+4.57DYCY (1)

LASH=0.96-8.79UNEM-0.24DECY (2)

LASH=0.77-8.21UNEM+0.12DSCY (3)

由协整方程可见:1992~2010年,我国劳动份额同农业产值份额、非农业产值份额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劳动份额同第一产业产值份额呈正相关关系,同第二产业产值份额呈负相关关系,同第三产业占比呈正相关关系。在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之前,需要对之实施必要的诊断检验。VECM的稳定性检验结果也表明VECM的模型中根值(除了模型本身设定的单位根之外)均在单位圆内部,表明VECM模型是稳定的。因此,VECM模型稳定且不存在设定偏差,根据VECM得出的因果关系是稳健、可靠的。以VECM模型为基础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5%显著性水平上,劳动份额是第二产业产值份额和第三产业产值份额的单向Granger因,而第一产业产值份额是劳动份额的单向Granger因。

3 小结

我国劳动份额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应当引起重视。首先,劳动份额下降,导致收入差距的拉大,影响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其次,劳动份额的偏低,引起居民收入的比重偏低,致使居民消费能力偏低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不利于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最后,劳动份额偏低与公众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相违背。因此,提高我国劳动份额需要继续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以增加城乡中低收入者的劳动者报酬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农民和农民工以及一些行业、企业普通职员普通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增长缓慢的问题,最后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杜建.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5).

[2]王云中,苑芳.社会功能依据:当前中国劳动者报酬的界定.马克思主义研究[J],2011(11).

[3]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1).

[4]王佳菲.提高劳动者报酬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及其现实启示[J].经济学家,2010(7).

[5]张晓云,陈曦.影响日本劳动报酬占比的要素分析及启示[J].财经研究,2011(11).

[6]程恩富,胡靖春.论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可能性、迫切性与途径[J].经济学动态,2010(11).

[7]沈坤荣,刘东皇.中国劳动者报酬提升的需求效应分析[J].经济学家,2011(2).

作者简介:

余红心(1990-),男,安徽芜湖人,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研究所,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杨浩(1988-),男,安徽池州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国民经济学专业。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产业结构
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
中国两种引资战略与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