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昆山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启示

2014-07-14盛朝迅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18期
关键词:昆山升级经济

盛朝迅

近年来,昆山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采取加大结构调整、推动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等措施,注重在结构调整中升级、在产业转移中升级和产业集聚中升级,不断开拓创新型经济和平台经济等新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形态,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一、昆山的探索与成效

(一)进退并举,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昆山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电子信息产业一业独大,占工业经济比重曾高达70%左右。为改善这种格局,昆山坚持“进退并举”,采取“一强多元”、“双轮驱动”等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进”是指实施“一强多元”、“双轮驱动”战略,促进产业由一业独大向多元发展升级。通过实施“主导产业升级计划”、“新兴产业壮大计划”、“商贸服务提速计划”等重大行动计划,大力培育高端电子信息、新显示、新整车、新装备等产业集群,加快商贸、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服务业发展。目前,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占比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高端产业为主导,以小核酸、机器人、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3.7%和37%,分别比2010年提高6.2和14个百分点。金融、总部经济、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7.6%,成为全市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退”主要是指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将一些曾为昆山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和加工贸易等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出去,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2008—2013年,昆山累计转移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1000余家。从行业情况看,主要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羽绒制品、木材等传统行业企业为主。纬创、仁宝等传统笔记本代工龙头企业的新增产能也基本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笔记本出货量从高峰期的年产8000万台下降至4000万台左右。

昆山在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推动制造业产业链高效整合。把电子信息作为制造业提升的重中之重,以光显示为龙头,重点整合软件、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通信等五条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向研发与销售两端延伸,促进价值链的提升和再造。

(二)内外并重,促外向经济向创新经济升级

进出口一直是昆山多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其对外依存度曾一度高达372.8%(2005年)。这种过度依赖外需的发展模式,给昆山产业发展带来诸多结构性风险。为了化解这种风险,昆山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大力实施“人才生根”计划,加大国际领军人才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加快培育一批潜力大、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向内源增长要潜力,促进外向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升级。

目前,昆山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发展态势良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1.6%上升至2012年的2.8%,年均提高0.2个百分点,创新驱动的基础日益稳固。已承担国家“863”、“973”计划项目24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4个,初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搭建了阳澄湖科技园、工业技术研究院、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留学人员创业园、昆山软件园等产学研平台,拥有院士工作站6家、研究生工作站18家,各类产学研联合体562家。共集聚65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个省科技创新团队、43名省双创人才、50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昆山创新创业,创新人才的高端引领优势凸出。昆山工业研究院投融资服务平台等科技金融平台也相继设立,为高端制造业提供银行融资、风险融资、上市融资等多元化投融资服务,创新载体优势突出。

(三)载体再造,促园区经济向平台经济升级

为提高产业整合能力,提升产业在全球经济网络节点能级,昆山大力发展新的“平台经济”。相比于过去的乡镇经济和园区经济,可以称之为“昆山3.0”。其主要特征是依托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络技术,综合总部经济的运营架构,对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和技术流进行整合创新,搭建集聚各种要素和资源的平台,形成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

在发展平台经济的过程中,昆山重点依托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和花桥经济开发区等现有园区发展平台和载体,努力提升平台功能定位,为国际国内资源要素的相互流动和优化配置搭建一个大平台。比如推动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向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进出口商品交易基地转变;开展“微笑实验”,促进制造业由大做强,向自主品牌、自主技术攀升;引进电子商务企业,集聚或形成一批电商总部、结算中心,成立昆山电子产品交易所、高端装备部件交易所等,实现从采购中心到交易平台的转变等,探索建立具有昆山特色的总部型交易平台和交易市场等,使昆山转变成以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为主的“大平台经济”,形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融合、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同发展、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存、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相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共同发展的全球化经济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平台。

二、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一)经济增长速度阶段性放缓

2000年以来,昆山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0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100亿元,十年增长了十倍。进入“十二五”以来,受外向型经济拓展困难、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压力加大和全国经济进入换挡减速阶段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昆山经济增长呈现趋缓态势。2011—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略低于年均增长15%的预期目标,2013年增长10%,预计经济趋稳放缓将成为常态。这既是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影响的结果,也是昆山人均GDP突破16.5万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后发展阶段转换的必然。endprint

(二)比较优势有所下降

受国内外产业发展环境变化和昆山产业发展阶段变化影响,昆山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端人才、科技、资金和项目的集聚难度越来越大。一是发展速度趋缓,降低企业投资意愿和信心,增加了昆山高端产业招商引资的难度,新的、有亮点的大项目大企业招引工作一直没有取得突破进展。受周边地区影响,高端人才等创新型要素向昆山流动并落户扎根的意愿不强。二是不断上升的资源要素成本,削弱了昆山产业的比较竞争优势,部分低附加值的组装加工企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带动相关产业链条抱团转移。三是核心竞争力缺乏。主要表现为国际化的品牌培育不足,核心技术缺乏,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在国际竞争中缺乏话语权。

(三)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

从资源消耗看,原煤和电力是昆山市两大主要能源消费品种,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耗量170万吨,比2008年略有下降。电力消费明显增长,2011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74.6亿千瓦时,比2008年增长32.3%。土地供给、人口容量、环境质量等资源瓶颈的约束也日益突出,迫切要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体制机制方面的约束

尽管许多地方已充分认识到“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并也明确提出了多项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目标与GDP一同考核。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GDP还是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昆山长期作为苏州市、江苏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并被当作分析全国经济形势和外贸形势的晴雨表,承担的期望和压力比较大。为实现上级的期许和分摊考核指标,昆山不得不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和打造产业升级版的步伐。

三、启示和建议

(一)加强对关键环节的支持,破解产业转型升级瓶颈

第一,加强支持应用性研究。目前国家对应用性研究的支持力度不够,科研经费多流向高校等研究机构从事基础研究,基础性研究成果转化慢,难以快速实现产业化。建议加大扶持应用性研究,鼓励以企业为主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第二,成立科技银行,作为专门支持高科技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银行。建议仿照中国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模式,成立专门致力于重大技术发展和高科技企业融资的国家科技银行。第三,完善高层次人才利用的配套机制,鼓励创新型人才落地生根。第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公共政策制定,增强宏观调控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

一是要加大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着力提高新兴产业比重。要着力破解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面临的传统体制机制束缚和市场空间不足两大瓶颈障碍,在“松绑”和“输血”的同时营造良好的“造血”机制,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尽快形成规模,并向高端环节攀升。二是全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服务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发展模式,提升精准管理水平和产业附加值,在壮大服务业总量规模的同时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

(三)着力建设新平台新载体,为培育新产业拓展空间

在新经济平台打造过程中,各种产业发展功能的聚集更为重要。东部地区要以解决产业发展所急需的资源空间为目标,大力拓展创新载体,强化资源整合,将企业总部、生产销售、研发设计、进出口、展览展示等元素聚合在一起,重点增强设计、研发、品牌等功能支撑,推动形成一批世界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冶金化学、金融商贸、现代服务等产业集聚的新平台。中西部地区要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快零部件、金融、研发设计、物流、中介等产业支撑环境建设,完善各种要素支持,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注重产城融合,培育一批产业繁荣、活力强劲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四)进一步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参与全球竞争能力

着眼于提高我国产业发展的国际分工地位,继续加强出口扶持力度,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探索对外开放新途径,继续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资金、管理和市场优势,注重在开放中升级。要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为契机,突出先行先试,整合商务、海关、金融、税务、人力资源、交通等有关部门,进一步提升投资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程度。以便捷高效的服务和完整配套的产业链条优势,加大对各类外资企业“订单”的招引力度,促进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深度融合。把握向西开放、沿边开放等战略实施机遇,进一步推动中西部地区发挥比较优势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全球竞争。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endprint

猜你喜欢

昆山升级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昆山之路为何震撼人心
字词升级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第九章升级!我的宠物
黄昆山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