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中介语语音石化研究:历史、现状、展望

2014-07-14

关键词:二语学者学报

张 晖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中介语(Interlanguage),又称过渡语,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提出,是指二语学习者构建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中介语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并逐步向目的语靠近。Selinker研究发现当第二语言的学习进入到某一个阶段以后,学习者中介语中与目的语有关的一些语言项目或语法规则就会趋于停滞状态,它们不受学习者年龄和二语学习量的影响,使得二语学习者无法获得与母语使用者同样的语言能力,从而出现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石化现象阻碍学习者进一步向目的语迈进,极大地制约着二语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有研究表明,中介语系统中的语音和某些语法项目的石化现象最为突出。

作为中介语理论的核心问题,石化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对中介语石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第一篇有关中介语石化研究的学术论文是戴炜栋和牛强发表在《外语研究》1999年第2期的《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该文开启了我国中介语石化研究的大门。之后,我国学者开始从写作、词汇、文化、语用、教学方法等不同层面对石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发现在大量关于中介语石化的研究中较为少见对语音石化的研究,这与语音石化在所有语言石化项目中首当其冲的表现,以及语音在整个二语习得中的基础地位是不相符的。本文对过去十年中的语音石化文献进行检索和分类,旨在分析不同阶段的研究特点,了解语音石化的研究现状,展望发展趋势,为今后的教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一 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过去十年间(2003-2013)国内学术期刊出版的有关语音石化的论文。由于论文的数量和论文所发表期刊的级别能够大体表明研究的质量和趋势,因此对论文的数量和刊发级别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较为直观准确地反映学术界研究水平、方向、重点和难点。因此,本研究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将期刊分为核心期刊、省级学报和一般刊物三类。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笔者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作为检索工具。选择这两个数据库作为研究工具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数据库是国内最大、最领先的文献数据库;另一方面是因为CNKI与万方所收集的来源期刊略有不同,这两个数据库同时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文献遗漏。检索时,笔者将“语音石化”“语音僵化”和“音素僵化”作为关键词在“篇名”中进行检索,检索范围为“文史哲”和“教育与科学社会综合”。检索后,笔者又手工排除了与语音石化不相关的文献。

(2)实证研究法。

本研究的数量统计分析是基于各个阶段语音石化论文发表的总量和所发论文的级别,进行定量统计分析,从而初步判断国内语音石化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梳理出发展脉络,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另外,本研究还要对以往有关语音石化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从而深入分析语音石化研究在各个阶段所呈现的特点和原因。

二 实证研究

1.文献计量统计分析与研究阶段划分。

按照前述研究方法,笔者共计检索到了21篇语音石化的研究论文。其中,最早的一篇论文是陈婉转2003年9月发表在《成都教育学院学报》上的《从石化现象的成因看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关于广东小学英语转岗教师培训的语音问题的探讨》一文,该文可以被看做是我国语音石化研究的发端。此后,有关语音石化研究的论文呈现出发展不均衡,但总体逐年上升的态势,具体篇数为2003年1篇、2006年1篇、2007年1篇,2008年1篇、2009年4篇、2010年2篇、2011年3篇、2012年2篇、2013年6篇。根据对文献数量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国内语音石化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期(2003年-2005年);第二阶段为探索期(2006年-2008年);第三阶段为发展期(2009年-2013年)。

表1 2003-2013语音石化论文发表数量统计

2.阶段特点与研究内容。

(1)萌芽期。

2003年至2005年是我国语音石化研究的萌芽阶段,仅见2003年发表的一篇文献,2004年和2005年均没有相关文章发表。值得一提的是,陈婉转(2003)一文拉开了我国语音石化研究的序幕。该文从石化现象的成因出发,分析了小学转岗英语教师的语音水平和语音教学方式现状,提出了应该加强对转岗教师的培训,从而防止学习者过早产生语音石化的建议。如前所述,中介语石化现象于1999年首次介绍入我国,在经过了整整4年后,才有学者开始关注语音层面的石化现象,这说明中介语石化理论在我国的普及推广经历了较为漫长的时间。另外,在随后的两年内国内学者仍然没有发表任何与语音石化有关的研究成果,这说明国内学者当时尚未开始认识到语音石化对学习者整个中介语发展水平的巨大制约作用。因此,2003-2005年间,国内学者基本上没有进行语音石化方面的研究。

(2)探索期。

2006年至2008年是我国语音石化研究的探索阶段,共有三篇文献,每年都有一篇研究成果面世。邹铃声(2006)探讨了外国学生汉语语音习得中的熵现象及石化现象。王尚武(2007)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语音系统的差异,分析了我国学生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两个层面上的石化现象,并从理论的角度提出了防范策略。徐睿、李雪莲(2008)讨论了语音石化的概念,从母语负迁移、情感因素、心理因素、教师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语音石化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止语音石化现象发生的若干建议。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研究数量开始缓慢增长,但研究主要还是以引进并综述国外中介语石化理论为主。从数量上来看,国内关注语音石化的研究者开始显著增多,这表明语音石化现象已经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此阶段所发表的三篇论文几乎都探讨了语音石化的概念、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介绍性的,阐述式的,多为研究者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缺乏必要的实证研究。令人欣喜的是,本阶段论文的发刊质量较高,所发表的三篇文章有一篇文章刊载在核心期刊,一篇刊登在省级学报。这说明语音石化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国内主流学术界的认可和重视。

(3)发展期。

2009年至2013年,在经过了长达6年的摸索准备后,我国语音石化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我们共检索到了17篇相关文献。随着国际交流的逐渐紧密和信息交换的日益频繁,这一阶段的语音石化研究呈现出研究视角多、实证研究倾向以及发刊质量较高等特点。

国内学者从目标人群、石化成因、认知机制、教学启示和应对策略等多个不同角度对语音石化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剖析。不同目标人群中的语音石化现象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关注的重点,对此我国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邵艳艳(2009)以兰州交通大学50名新生为例,研究了大学生语音石化现象;杨美平(2009)研究了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存在的语音石化现象;龙娜娜(2009)以德州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了英语音素石化研究;杨琼芬(2012)观察到了初中生中存在的语音石化;伍凤(2013)从中介语石化角度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常见的语音错误。语音石化的成因也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项湍舟(2009)、陈君君(2011)、朱志卉(2013)等学者总结了国外Selinker,Krashen,Ellis等学者所提出的母语干扰、语言输入方式、学习者情感因素等成因,张洁(2013)梳理了Mac Whinney,Brown,Lennerberg,Pater, Mennen, Verhoeven,Guiora等学者所提出的神经委任假说、大脑侧化假说、认知心理学完全迁移模型、社会情感因素作用等语音石化可能的成因。研究语音石化现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找到应对策略,从而促进语言教学。为此,国内学者李玉苏(2010)、段丁(2010)、郑鲁燕(2011)、孙利华(2011)、李宝玲(2013)、袁红艳(2013)等也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各种教学策略来应对语音石化现象的发生,如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好语音体系、优化语音输入质量、提高师资水平等。除此之外,杜学鑫(2012)还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找出语音石化现象发生的深层认知机制。

此外,本阶段语音石化研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国内研究开始逐渐有了实证研究的倾向。在关于中介语石化的研究中,纵向实证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这恰恰是目前国内研究中最为缺乏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在该阶段中发现了三篇初步运用实证方法的研究。其中,邵艳艳(2009)、伍凤(2013)对学生做了基本的测试和调查,试图总结出易于发生石化的语音项目。龙娜娜(2009)采用纵向和横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对50名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其容易产生石化的音素。

这一阶段语音石化研究的第三个显著特点就是所发论文的期刊档次逐步升高。在检索到的17篇论文中,发表在省级学报的文章共有10篇,发表在一般刊物的文章共有7篇,近60%的论文都发表在了省级学报以上刊物。遗憾的是,未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见表2)。这一方面显示出国内主流学术界对语音石化的研究更加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重要的语言现象。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语音石化研究整体水平仍然偏低,缺乏高质量的核心论文。

表2 2003年-2013年国内期刊语音 石化研究文献分类统计 (单位:篇)

三 问题与展望

1.缺乏实证研究。

国际上研究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权威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Han Zhaohong(2003)认为石化现象研究的视角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把石化作为结果来分析;另一类是把石化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在中介语理论的指引下,石化作为一个中介语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其研究就需要长期的跟踪和观察,从而证实石化的发生。但遗憾的是,综观我国已经发表的语音石化研究成果,关于语音石化现象的理论探索不少,但有实证支持的研究却屈指可数,而我们现在缺少的正是长期的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和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当然,长期纵向研究耗时费力,这也是国内很多研究者不愿意从事这类研究的主要原因之一。

2.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语音石化研究论文的数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已发表的论文中,约有38%的论文发表在层次较低的一般学术刊物上,其他绝大多数论文都发表在了学术水平较为一般的普通省级大学学报上,只有1篇论文发表在了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仅占文章总数的4.8%。虽然我们不能笼统地认为省级大学学报所发论文的学术价值不高,但期刊的层次却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学科的研究水平。总体而言,目前我国语音石化研究还处在对国外理论的介绍和综述阶段,缺乏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成果。

3.趋势展望。

综合分析国内语音石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结合现有的二语习得理论和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语音石化理论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系统化;(2)研究的方法应从现有的以文献综述、理论介绍为主,逐步向长期纵向实证研究、向典型语音错误分析研究以及向针对高级语言学习者的研究过渡;(3)语音石化的研究应结合我国国情和语言教学的实际,从社会文化、语言认知、个体差异等不同角度进行;(4)母语负迁移对语音的习得影响很大,因此今后我国的语音石化研究也要将各地不同方言对二语语音系统习得的影响纳入研究范围;(5)语音石化不仅只发生在音段音位层面上,超音段音位层面的语音石化现象、成因以及防止策略也值得广大学者不断探究。

[1]Han,Z-H. Fossilization: From simplicity to complexit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lingualism,2003(06):95-128.

[2]陈婉转.从石化现象的成因看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03):20-22.

[3]杜学鑫.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中介语语音石化现象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2(08):49-50.

[4]龙娜娜.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音素僵化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9(03):72-75.

[5]王尚武.语音层面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其防范策略研究[J].社科纵横,2007(06):171-175.

[6]伍凤.非英语专业学生语音石化问题及对策[J].贺州学院学报,2013(01):90-93.

[7]项湍舟.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的“石化现象”[J].宜春学院学报,2009(01):149-151.

[8]张洁.英语语音石化成因分析和应对策略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99-103.

[9]朱志卉.英语语音石化现象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94-95.

[10]邹铃声.外国学生汉语语音习得中的熵现象及石化现象[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7):93-96.

猜你喜欢

二语学者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致敬学报40年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学者介绍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