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电影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

2014-07-14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15008

大众文艺 2014年2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大学生教育

苏 力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15008)

最近几年来,随着影像器材的普及和价格的亲民化,微电影在大学校园风靡。微电影是微型电影,是近来才发展起来的视频短片。它专门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平台播放,适合在移动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撑,具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它以“微时”“微制作”“微投资”成为草根阶层,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追求多元文化、情感诉求的表达方式。微电影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尽管出现了《老男孩》《十梓街》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微电影。校园微电影的流行,还是引起了高校管理者的恐慌和质疑,认为微电影对校园主流观念发生冲突,甚至冲击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归因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现状

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载体的理想信念教育陷入困境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仍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载体,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几经改革,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但收效甚微。社会上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的行为,拜金主义对校园的侵蚀,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重视物质利益,理想信念淡漠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状态。一些大学生走向追求物质利益的极端,极度拜金,淡化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同时,微电影、微博的去中心化和个体多元化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大学生甚至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制情绪,对某些拔苗助长、戕害学生创新能力的灌输教育,深恶痛绝。

2.教育者和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同时出现偏差

当代教育者和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对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国家利益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在现实面前,由于当前的教育体制,教育者更关注自己的职称和福利,在教育工作中体现出重科研、轻教学,师生关系淡漠。学生更加注重个人专业技能、自我发展。教育者和大学生都关注个人的幸福、社会地位、发展前途、婚姻爱情等,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比较淡漠。

教育者很难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表现出重视生活和职业理想,欠缺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特征。不少人认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智商、情商、丰富的人脉资源,就足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目标。忽视道德素质在人生与成才道路上的积极作用,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存在着相容、统一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认识不足。

(二)理想信念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高校一贯把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归因于经济全球化,归因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渠道,包含微博、微电影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腐蚀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我国青年一代“文化异质”,导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淡化。这种归因有推卸自身责任之嫌疑,而且未免粗糙和简单。我们不否认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但造成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并不属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本性,而恰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利益集团中的假恶丑乘机钻了空子,其根源仍然是旧的体制,才导致今天中国社会的道德失范、诚信危机,贪污腐败等现象。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应是民主、公平和法制,是和这些丑恶行径格格不入的,相反,解决理想信念危机的方法,是改革,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追求公平与合作。

另一种归因也有失偏颇,认为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和后信息时代,信息的即时性、广博性。特别是网络、微博、微电影的盛行为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提供思想资源与智力支持的同时,使得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呈现出复杂混乱的状况。特别是科技地位与作用的凸显造成了对人文的挤压,大学生对新科技的追求和崇拜,容易造成理想信念的忽视,甚至产生缺失现象。

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内因,归因不可以忽视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和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弱点,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90后独生子女,独立性比较差,依赖性强,还处于“心理断乳期”。而较少涉及深层次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等理性层次的问题,极少触及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二、以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看校园微电影的流行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之中心价值,“自然”是道之存在状态或内在属性。“自然”者,是其所然者也。而得道者,亦是成其所然者也。故判断是否得道,即看其是否是“自然”的。网络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终端革命蓬勃发展,微电影不仅和互联网以及新兴产业文化相联系,而且成为公共传播和社会文化的聚焦所在,必然朝着一个更加自由和开阔的的方向发展。在传播活动进入“微时代”之际,微电影、微博、微终端、微视频应运而生,备受大学生青睐。

特别是微电影,因其制作成本低、容量和屏幕也比较小,但它传播的移动性、瞬时性的特征突出、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颇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容易聚焦在一起形成不断拓展的表达渠道,使得大学生更容易以自己的心灵和时代对话,宣泄情感。阻止大学生拒绝微电影是不可能的,微电影融入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在一个无时无地都相互联结的e(The Connected Era),个人电脑、电视、智能手机、移动电子显示屏、平板电脑等诸多小屏幕竟相分割着观众的观看视野。时间碎片化、网络草根化、娱乐个人化,微电影拆解了传统大银幕电影营造的集体白日梦,在新媒体时代形成新的“注意力经济”。

高校校园微电影是由不同个性、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大学生个体或社团、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平台、方法和手段创作的具有相对完整故事情节,集中反映自身或某个群体的个性化特征、思想观念、生活状态,适合于各种新媒体平台即时、移动或短时休闲观看,并能引起不同群体一定反映的影视短片。[4]微电影表现为微制作、微平台,即新媒体平台,微时放映和移动化传播的特征,大学生开始越来越多地通过微电影这一媒介言说新的诉求、利益、新的认同,体认新的情感,提出新的问题、表达新的思想,已经成为一个文化文本。

以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看校园微电影的流行,微电影不但不会造成一代大学生的思想混乱,合理引导,微电影可以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微电影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符合时代潮流

在信息时代,大学生渴望一种贴近自身生活、互动性强、娱乐性强、具有自身价值感。自己能够亲身参与的短小精悍媒体形式来代替现有的传统电影。微电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符合大学生的收视心理,具备与其自身个性特征相符合的时代环境。

(二)微电影新型的传输和微播方式能满足大学生对信息即时性的需求

微电影是以互联网为纽带,主要通过网络门户、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依托传播、能够保证微电影传播的即时性,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即时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传达效率高,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对微电影作品的关注。同时,还能将自己的第一感想和心得上传,青年人互动交流、畅所欲言,这些都是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

(三)微电影具有高度的定向性,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良好体验

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对社会现象会有自己独特见解和分析,崇尚个性化和多样化。微电影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幽默、时弊、民生、教育、生态、心理等主题。微电影的剧本可以自己编,可以自己做导演,剧中人物也是大学生自己演。

与微电影的拍摄互动,能真正融入剧中人物的精神世界。拍摄出来的影片,因具有真情实感,因此更贴近生活,更有教育感染力。同时,大学生作为电影的制作者,在拍摄制作互动,融入了自己的经验、灵感、心血和汗水,一旦作品在网络受到褒扬和追捧,就会增强自我成就感、自信和快乐感等良好体验。

当今时代,网络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终端革命蓬勃发展、微电影正朝着一个更加自由的方向演变。高校管理者应该以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看校园微电影的流行,而不是视作学生的不误正业、旁门左道,对于有价值的优秀作品,应该作为校园精品文化推广。

微电影改变了大学生传统思维表达习惯,拓宽了大学生针砭时弊、表达自我的渠道,若缺乏正确的引导,也很容易轮为极端的情绪压抑的宣泄。教育管理者也不能对校园微电影无所作为,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的顺其自然的行为,是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尊重和诚实。

三、微电影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体现的特征

微电影的灵魂是艺术性,艺术也是美的情感教育,内涵具有理想信念教育的因子。相对于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微电影体现出一些符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规律的特征。

(一)体现理想信念教育的自主性

大学生活相对民主、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体现在大学生各方面的自主性。

在学习、生活、择业方面,独立性、自主性逐步增强。在精神方面,大学生也开始注重自身精神家园的建设,自主选择观看、甚至自主编导、制作微电影,主旋律往往是大学生内心矛盾冲突、价值观、人生方向的选择和理想信念表达。

(二)体现理想信念教育的“接地气”性

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竞争和生存压力,90后大学生被视作缺少梦想的一代人,然而,微电影传达的主题思想往往体现出这代年轻人的理想信念更“接地气”。微电影中的男女主角在对个人的理想追求过程中表现得更加求真务实,不空谈理想信念而注重脚踏实地,把实现个人价值作为人生理想的追求目标。

(三)体现理想信念教育的反复性和曲折性

理想信念是超越现实,对未来美好远景和远大价值目标的自觉追求;是超越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面向未来和努力实现更高价值的自我意识。在理想信念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大学生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在爱情或事业受挫折,或迫于生存和竞争的压力,可能如浮萍般由外力左右,失去目标和方向。但是在走过人生的低谷之后,大部分大学生能够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西安体育学院2009级制作的微电影《可以说的秘密》,就反映了一个处在迷茫和浮躁状态的大学生成长和蜕变的心理历程,恰恰印证了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反复和曲折性。

支撑个人不断超越和开拓新局面的力量源泉,来自个人的理想信念。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会在人生境遇的种种博弈中,经过反复、曲折的磨砺,或消失、或调整或重生。自然而然,本是天下事物各自进化的最优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为地去改变它,反而只能带来恶果。

四、“道法自然”,发挥微电影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

道法自然,遵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律。 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微电影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手段,是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将“接地气”的微电影引入高校人文教育课堂

由大学生策划的一个微剧本,几个有梦想有创意的人走到一起,准备一部普通的单反相机,就可以创作书写青春的微电影,校园微电影在人人网上传播,就可以对全世界的大学生群体甚至全社会的受众产生影响。教育者何不顺势而为,参与或者指导微电影的策划和拍摄,将“接地气”的微电影引入高校人文教育课堂。教育者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和大型企业、走进社区及现代企业、现代农场,引导学生实地参观、考察,拓展视野,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产生创作灵感,形成微电影,学生在获得第一手的感性资料的同时,可以更深刻地洞察社会。

(二)借助微电影,引导大学生参与真实的社会实践,传输给学生正能量

校园微电影应当继承传统电影倡导的主旋律价值观和思想内涵,以微题材和精悍的故事内容,体现新时代大学生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传输正能量,引导大学生过真善美的生活。

借助微电影,培育真善美生活的理想信念,并在执著追求真善美生活的现实过程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理想和信仰。大学生也只有树立了坚定的信仰和培养起对真善美生活的执著追求的志向,才能在纷繁多变的社会中保持一份超然的阳光心态,才能为心中的崇高理想信念而孜孜不倦地奋斗和实践。

要制作反映当下真实生活的题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人文关怀,就要引导大学生参与真实的社会实践,以社会实践为依托,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和社会也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为大学生的微电影提供经费支持和活动场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大学生要积极投身于广泛的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主动地走向和融入现实社会生活,真正地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

(三)微电影转变了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观,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要“道法自然”,大学生是真正的自我教育主体,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要体现人文精神的关怀,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目的。只有承认并尊重微电影在大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作用,才算真正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微电影为大学生构建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平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理想信念教育变成大学生的内在强烈需求,变成他们自主的、自发的行动,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成长能力。

(四)微电影积极营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要成为高校一道绚丽的风景线。优质的微电影作为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潜移默化和点滴渗透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五)以微电影为载体,开辟理想信念教育新空间

微电影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网络新阵地,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要“道法自然”,做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不能忽略这片大学生喜爱的芳草地。

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工作室,以微电影为载体,构建广阔的理想信念教育的网络新阵地,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辐射力。

首先,教育者要充分理解理想信念的价值,做学生心理建筑的工程师,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特征,联系社会实际,鼓励学生制作精品微电影。其次,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对大学生的微电影创作进行合理引导,引导学生从网络走向社会,去思考理想信念的真正含义。从而真正走出一条德育和心理教育相融合,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历史,融入现实生活的道路。

[1]许莛.《论微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其社会意义》[J].《新闻传播》,2013(10).

[2]刘笑敢.《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J].《中国社会科学》,1996(06).

[3] 聂伟,吴舒.《微电影:演变、机遇与挑战》[J].《上海大学学报》,2012(04).

[4]周忠成.《微电影发展环境的现状与对策》[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05).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题解教育『三问』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方丽洪 “90后”大学生返乡创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