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开展全民节约行动加快凝聚节俭养德的正能量

2014-07-14徐绍史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18期
关键词:节约全民资源

徐绍史

5月27日,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正式启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这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节俭节约既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传承

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基本方针,积极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要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对发展的制约不断强化。我们应该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来理解和把握加强节约、开展全民节约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方面,现实逼迫我们必须把节约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历史阶段,资源消耗刚性增长和环境容量遭遇挑战。同时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使得许多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叠加,矛盾更加突出,既凸显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也加大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复杂性。一是资源禀赋并不优越。我国资源总量不小,但人均占有量低,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3%,淡水是28%,石油和天然气是7%,铁矿石为17%,即使是最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7%。二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1.4%,却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钢、43%的铜、54%的水泥。目前,我国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要高10到20个百分点。三是奢侈浪费现象严重。有的贪大求洋、大拆大建、盲目攀比,有的讲排场、摆阔气、未富先奢。长此以往,我们的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容纳,发展难以持续,“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有可能落空。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有着节俭养德的优良传统。古人这方面的论述很多。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又比如,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古训不仅是持家守业的金玉良言,更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大力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组织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核心就是要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融入新的时代风尚。

总之,崇尚节约、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既是缓解现实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既传承传统美德,又紧扣时代主题,正逢其时、势在必行。

二、加强节约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要以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把节俭节约纳入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融入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公民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提升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是要坚持节约优先的理念。理念是思想的基础、行动的指南。只有在指导思想上彻底摒弃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才能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自觉遵循节约优先的方针,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切实体现节约优先的要求。要紧密结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要从娃娃抓起,真正使得节约优先的理念入心入脑,在生产生活中自觉践行。

二是要推行节约型生产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技术和设备,核心是严控 “两高”行业发展,积极发展资源消耗较少的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完善技术创新转化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重点工程为依托,组织重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加快成熟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努力实现土地集约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废水循环利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闯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三是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要从家庭、社区、学校、医院、军营等社会单位,从衣、食、住、行、游等生活环节,从教育、科普、宣传等方面着手,引导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和行为方式。要结合曝光泔水缸、绿色照明、人人节水、一张纸献爱心、闲置物品共享等专项行动,积极倡导全社会节粮、节水、节能、节电和循环利用资源,购买节能节水产品,适度点餐剩余打包,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多乘公交和地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鼓励自备购物袋,垃圾分类不乱扔等等。通过这些点滴小事,引导节约消费、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四是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综合运用经济政策、标准规制、规划引导等,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经济政策方面,要严格落实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推行居民用气阶梯价格,研究扩大基于能耗、环保标准的非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实施范围,形成多用资源成倍支付费用的机制;对资源综合利用等给予税收优惠;加大资金投入,支持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高效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等,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标准规制方面,要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推行公共机构能耗限额管理。规划引导方面,要坚持底线思维,合理设定土地、水、能源、矿产等资源消耗上限,将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活动严格限定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三、发展改革系统要积极组织参与全民节约行动

发展改革委作为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联合主办单位,将配合中央宣传部,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确保这项行动取得预期成效。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把节约优先的理念贯穿到发展改革工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坚持把资源节约融入到经济建设的全过程,用节约理念指导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体制改革、价格管理、投资安排、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准入管理,严把能评关口,完善能效标准,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总结经验、发掘典型,配合宣传部门为全民节约行动营造良好氛围。为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路子,我们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开展了循环经济、低碳城市(家庭、社区)、节约型公共机构、生态文明等示范试点,有些已经开花结果,要全面总结、系统梳理这些工作,归纳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加大推广力度。要把群众总结出来的节约“好点子”进行广泛宣传,增强节约能力。要把节能宣传周、低碳日活动与全民节约行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式的集中宣传,运用典型的榜样力量和负面案例的警示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凝聚全民节约的正能量,使节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是要自觉投身全民节约行动。政府机构对社会行为和公共道德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充分认识全民节约行动的重要意义,从机关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工作和生活中,努力节约每一粒米、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支笔,切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争做勤俭节约的先进和模范。

猜你喜欢

节约全民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3月历史大事记
节约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这样的节约要不得
节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把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