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吴镇水墨画的艺术表现

2014-07-12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大众文艺 2014年2期
关键词:渔父笔法水墨画

谢 璐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225)

论吴镇水墨画的艺术表现

谢 璐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225)

吴镇是元代著名的画家,善画水墨山水、墨竹、人物等,他的绘画为元代以后的绘画风格树立了榜样,也对后世的中国水墨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吴镇水墨画的空间、笔法以及意境三方面分析和总结其水墨画的艺术表现。

吴镇;水墨画;艺术表现;空间美;笔法美;意境美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魏塘人,是元代著名的画家,并与当时的王蒙、黄公望、倪瓒齐名,并称为“元四家”。吴镇早年在村塾教书,而后跟随柳天骥学习易经,从此便韬光养晦,讲天人性命之学,坚持高尚的人格和志气,深居简出,为人孤洁,他还曾题有骷髅辞《调寄•沁园春》来传达自己的大隐于市,不贪图功名利禄的心境。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处世哲学,在吴镇的作品中,人们看到得最多的便是寓意清心寡欲、高风亮节这类情节的渔父、梅、竹等绘画题材,以此来抒发其幽然超脱的生活志趣和理想。

在绘画上,吴镇师从于董元和巨然,形成了平淡天真、苍茫浑厚的山水画风格,能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所画山川的气韵之美。除此之外,他还一并继承了荆浩、李成、范宽一系乃至南宋院体的山水画风。与此同时,他还大胆的吸收了马、夏画风,并巧妙的将马、夏惊险和粗犷的绘画风格和构图运用于董、巨平和浑厚的画风中,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绘画特色。因此,在吴镇的画作中不仅有其大胆和巧妙的构图所制造出的空间美,也有干湿结合和墨色分层的笔法美,更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为后人的绘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贡献。

一、 空间美

纵观吴镇所作的水墨画,不难感受到其在画面空间的设计上给人们带来的无尽想象和美的享受。究其原因,首先便是他在构图上继承和发展了董、巨的平远构图,形成了典型的阔远构图。同时,他也巧妙得运用近景使这深远和广阔的画面增添了更多的雅致和活力,就如《渔父图》,画面的前景是清晰明朗的山石,中间是由一条自山下蜿蜒而入的小溪所汇集而成的一汪宽阔平静的湖水,而后景则是层层叠叠并愈发模糊的山峦。画面的空间十分空旷有层次,然而,在这一片平静之中,一位渔父坐在渔船上,手握划桨,悠闲地垂钓,十分逍遥,便给这画面增加了更多的趣味和生气。

其次,吴镇在水墨画的构图中,将马、夏的边角之景的构图运用得恰到好处,也是其空间布局上的一大突出特点。对景物的刻画选择不同的画法,在构图布局上也别出心裁,不再追求寻常稳定的方式,而更多的是以奇险取胜,使人震撼。就如《芦滩钓艇图》便为吴镇所创作的典型边角构图山水画。

最后,在吴镇的水墨画作品中,题诗文于画作之上也是其在空间构图上的一大妙处,画中的文字或行或草,墨色淋漓,形成诗、书、画相映成趣的景象,时人也把此特征号称为“三绝”。在吴镇的绘画作品中,这些诗词不仅仅烘托了画面的景致,渲染和传达画家的情感,同时也为画面的空间创造了更多美的可能性。就如《墨梅图》,文字的排列使得梅花枝丫的空间变得平衡,同时文字穿插于梅花枝丫间,像盛开的梅花一样跟枝丫已经融为一体了,形成一副完整和奇妙的画。

二、 笔法美

吴镇的山水画中好用湿笔渲染和点苔,笔力雄劲、墨气沉厚,并善于以水为媒,追求一种有我之景。吴镇水墨画的笔墨除了表现形体之外,还充当感情流露的媒介,渲染一种凄清、静穆之境,无论是山峦、树、水还是船、渔父,或者是整个画面的近景还是远景,都如淋浴在水中,从而使远方景物更有千里之遥,并营造出一种凄清、幽旷和寂寥的艺术氛围。如《双松平远图》,图中松树枝干刚劲有力,枝叶用淡墨点成,远山亦是淡墨轻染,若隐若现,全图笔墨圆润,层次分明,大气磅礴。

值得一提的是吴镇画竹的笔法技巧,十分精湛,其墨笔极有神韵。他在画竹时,用墨之浓淡粗细将竹的干、节、枝、叶刻画得繁而不乱。将竹子的萧瑟灵性和远近枯荣表现得淋漓尽致,层次无穷。就如《墨竹坡石图》一样,此图描绘的是坡地上一块斜立的石头,其上是一段竹枝斜垂而下,正好与石头遥相呼应,画面构景虽简单,但境界疏朗,画中的竹枝枝叶繁密却十分有致,笔法也是爽利而温润,有清疏秀雅之气。

三、 意境美

在吴镇的大量作品中,不难发现他对渔父这一形象的情有独钟,而这一形象不仅在整体画面的结构关系上十分重要,同时在意境的营造上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屈原《渔父》及《庄子》起,渔父的形象便成了避世脱俗、崇尚自在、清高孤洁和悠然自得的隐士化身,也逐渐成为诗人、作家笔下所钟爱的对象,它是文人、画家寄托与世无争、逍遥自在和隐退情感的载体。在吴镇的山水画中亦是如此,在有渔父形象的画面中,总能让人感受到画家归隐无争的哲学观念,同时也体现出一种超然脱俗、清新淡雅的意境之美,就如《洞庭渔隐图》一样,宁静悠远的风景中,隐约有一艘渔船飘荡在湖面上,给人一种祥和、安宁和恬静之意。

此外,吴镇题诗、书于画上的方法也是其营造画面意境美的一个重要特点,诗作的寓意以及书法字体的选择都给画面的意境增加了更多的氛围。就如《松泉图》,画面取景于一山的凹处,一汪泉水如三条丝带倾泻而出,左边一棵古松探身其上,给人以突兀之感,全图墨色苍润,笔墨雄秀清润,气象苍茫,且图上的诗文这样写道“长松兮亭亭,流泉兮泠泠,漱白石兮散晴雪,舞天风兮呤秋声。景幽佳兮足静赏,中有人兮眉青青。松兮泉兮何所拟,研池阴阴兮清澈底,挂高堂兮素壁间,夜半风兮忽飞起”,诗、书、画也是相得益彰。

因此,在吴镇水墨画中,其独树一帜的空间美、惟妙惟肖的笔法美以及雅致脱俗的意境美,都为世人留下了一幅幅佳作。与此同时,他还创造性的将诗、书、画相结合于中国水墨画之中,不仅为元代的水墨画树立了风范,在元代画风变革中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也对后世的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中]盛东涛著.《中国名画家全集:吴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12.

[2][中]王念祥著.《古画观止: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社,20010.10.

[3][中]朱剑著.《澄怀观道:中国山水画精神》,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6.

猜你喜欢

渔父笔法水墨画
水墨画作品
品读
牡 丹 (水墨画)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几多笔法写思情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随波逐流还是齐物逍遥:隐士文学的批判性阅读——以对渔父形象的讨论为例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