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场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2014-07-09余卫民卢占兴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2期

余卫民?卢占兴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场MRI各扫描序列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CA 25例, 所有病例除MRI常规序列外, 所有病例进行了前瞻性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 25例患者中,多发病灶8例,单发病灶17例;T1WI共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病灶32个, T2WI发现病灶65个, DWI发现病灶73个,SWI发现病灶个88个。结论 SWI序列较MRI常规序列在显示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灶方面有明显优势,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磁敏感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近年来, 随着MR 设备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三维梯度回波磁敏感成像( 3D-FFE SWI , 简称SWI) 的应用, MRI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准确性逐渐提高。本文对25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CA进行了前瞻性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弥散加权成像扫描, 以探讨高场MR下各种扫描技术对CA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海绵状血管瘤25例, 男性10例, 女性15例, 年龄10~62岁, 平均年龄(42.60±6.40)岁;临床症状:8例间断性抽搐, 7例头痛、 恶心, 5例一侧肢体麻木, 3例偏瘫, 2例口角麻木。

1. 2 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在GE3.0 TMRI磁共振成像仪的8通道头线圈下进行标准扫描, 包括T1 FLAIR(TR/TE 2710.5/10.5 ms, 回波链长度8;FOV 24 cm×24 cm;矩阵 320×256;层厚 6 mm;间隔1.0 mm), T2WI(TR/TE 4500 /108.7 ms;回波链长度 30;FOV 24×24 cm;矩阵 384×384;层厚 6 mm;间隔1 mm), 横断面DWI(TR 4500 ms, TE 72.4 ms, 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0、1000 s/mm2);SWI(TR/TE 40.5/ 27.1 ms;翻转角 20°, FOV 22 cm×22 cm;矩阵448×384;层厚2 mm), 最后对所得图像进行最小密度投影重建。其中增强扫描, 对比剂使用先灵公司马根维显0.2 ml/kg, 经肘静脉推注后行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扫描。

2 结果

25例患者中,多发病灶8例,单发病灶17例;其中9例手术病理证实, 其余经两名以上高职称影像医师共同确认;T1WI共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病灶32个, T2WI发现病灶65个, DWI发现病灶73个,SWI发现病灶个88个。T1WI病灶中心等高信号为主, 周缘环状或不完整环样低信号;T2WI病灶信号多样, 典型呈中心高低混杂信号, 周边环状低信号;DWI病灶多以低信号为主, 中心可见高低混杂信号, 边缘可见线状高信号;SWI示大部分病灶完全呈低信号, 部分病灶中心可见高低混杂信号[1]。SWI显示病灶的范围较MRI其它序列大;显示病灶的数量较MRI其它序列明显增多。

3 讨论

3. 1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因、病理 CA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通常认为是先天性的血管发育异常, 是由微动脉延伸出来的血流缓慢的大小不等的血管窦构成。血管的窦壁由纤维母细胞、单层上皮细胞组成, 缺少肌细胞和弹力层, 易发生出血[2]。玻璃样变、纤维化、血栓形成及钙化和周围神经胶质增生, 这些组织特点决定了畸形血管肿胀易发生出血, 从而形成临床和影像上反复出血的表现。近年来研究证明, CA是一种不完全外显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其基因位于第7条染色体上, 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可发生在颅内任何部位。

3. 2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学与病理的关系 低场的MRI常规序列检查方法对CA 的诊断率很低。随着高场强发展, SWI技术的研发完善, 其对静脉血、出血以及含血组织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CA的发现率明显增加。CA有两种类型:脑内型、脑外型;以脑内型常见[3]。CA脑内型病灶中心及边缘常伴有反复的出血, 出血吸收的过程中形成的血红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病灶中心血红蛋白的时期不同, 在T1WI、T2WI信号多样;病灶的边缘含铁血黄素沉着在T1WI、T2WI呈低信号。SWI序列上由于血红蛋白及含铁血黄素, 导致局部磁场不稳定, 局部产生顺磁性, 导致局部自旋失像位, 呈明显低信号。本研究25例病理发现:多发病灶8例,单发病灶17例; SWI发现病灶数目较MRI其它常规序列明显增多, 原因是SWI是利用组织的磁敏感性不同的一种新的呈像技术, 对磁场的不均匀性敏感, 小的病灶就很容易发现, 因此病灶的检出率较其它序列明显增高;同时在SWI中去相位随着TE的延长而增加, 因此SWI显示病灶的范围较MRI其它序列大。

综上所述, SWI序列较MRI常规在显示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灶方面有明显优势,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然而SWI是利用组织的磁敏感性不同的一种新的呈像序列, 其特异性不是很高。因此必须结合MRI的其它序列, 才能更好的对CA做出诊断。

参考文献

[1] Ren BX, Shi HS, Kong XQ, et al.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in intracerebral cavernous angiomas.J Chin Radiol, 2005,24(11):960-963.

[2] 刘鹏,刘建滨,谢安,等.脑血管畸形在3.0TMR磁敏感加权成像中表现多样性分析.放射学实践, 2011,26(2):113-116.

[3] 刘垚,汤红卫,陈宏伟,等.3.0TMR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山东医药, 2010,50(28):105-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