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美好,保持平衡

2014-07-07赵夙岚

看世界 2014年13期
关键词:波特曼玛丽莲邪教

这个世界,总有些东西超乎想象。譬如说,我们兀定坚信的事情,未必真的如此。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与邪教绝缘。事实上可能只是运气好,因为各种因素,不曾滑下深渊。另有小部分人则可能没那么幸运。而不论幸运还是不幸的人,其实都有共通点,那就是内心都藏着人性的幽微,都藏着天使与魔鬼。若有机缘引发了其中某一端,他便成其为我们看到的那个他。这有点像音乐人蔡健雅在那首歌《天使与魔鬼的对话》里表达的意境,“人的各种恐惧障碍若不积极面对会养成习惯,看着天堂和地狱之间的人们都在相爱,只剩下我在对抗……”

正是因为人们常有的各式各样的“恐惧障碍”,给了邪教以“春风吹又生”的机会。从《看世界》2014年第13期的专题文章里,我们可注意到目前世界上的十一大邪教,大多通过渲染各种末日说,利用了人们对于现实和未来的恐惧,也利用了因认知障碍而造成的人性软肋,而聚拢了不在少数的信徒。当这些人通过定期聚会甚至小范围生活在一起之后,相当于固化了一种思维模式,相当于完成了“洗脑”程序。看起来颇具人格魅力的教主便可以把控信徒的行为,甚至让人自主自愿地献金献身。偶有清醒者想要脱离组织,则很可能会招致灭顶之灾。

由于利用了人们心理的弱点,邪教的吸引力超出我们的想象。在一些邪教组织中,其中坚力量并非人生的失意者,据本期话题文章揭示,“研究发现,近半数以上的国外邪教的教主和骨干分子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社会名流,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如日本奥姆真理教的很多教众为名牌大学毕业,有些还获得了博士学位。“教主们”利用了年轻成功人士对于职场的不满、内心抱负的无法施展而加以吸纳,以一层美好的面纱,充分利用了各高端人才所长,酿造了“东京地铁毒气事件”等惨剧。

可以说,加入邪教的绝大多数人,都存在某种程度的人格缺陷或心理障碍,也有着较为封闭的分析判断框架。人生的一小点不如意,普通的恋爱分手事件、亲人的一句训斥、工作上的某个项目遇到小挫折、一直关系良好的上司在某事上的严格要求、自认为无法施展才华以及堕胎后萌生的罪恶感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个人的挫折感被无限放大之时,适逢邪教以“友善”的面孔拉拢,便很可能“滑下去”。一旦行进到了某个阶段,那些中招的成功人士原本已有的人生的大体面与大成功,反而成为了某种点缀与累赘;其专业上的特长甚至成为助纣为虐的工具,只是他们往往不自知。

这也是《看世界》为何要选择做“解构邪教”这个话题的初衷。我们只是想审视,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邪教以集体自杀、杀害或迫害他人以及其他方式,给无辜民众带来的伤害,往往影响深远且无法弥补。我们意欲以绵薄之力,让更多的普通人认清:在看起来漂亮的口号和温情脉脉的面纱之下,邪教的本质是对于人性的践踏和对生命的不尊重。而邪教的教众们在未入教之初,多为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各种因素以及对于真实人生的逃避态度,让他们不幸滑入深渊。

做个心理健全的普通人,较之做个看起来成功但心理有黑洞的人,重要太多。所以,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不是最关键的,最核心的是保持人生和心理的平衡,不要因某个小问题就滑向无法回转的深渊。因此,我很赞同凯蒂·赫尔姆斯两年前为保护时年6岁的女儿免受山达基教的问询,而向该教教徒汤姆·克鲁斯提出离婚之举。

很多极端行为未必属邪教,但人一旦限于偏执,就有可能剑走偏锋,近于“中邪”。还好本期“美人志”中养眼的美女娜塔丽·波特曼给了我们温暖的信心,13岁即成名的她一边当影星,一边当学霸,成功考入哈佛大学且精通多种语言。我们可以放心的是,类似于玛丽莲·梦露的悲剧不会在她身上重演,不在于聪慧与学识,这些玛丽莲·梦露也曾有,而是因为娜塔丽·波特曼积极去应对人生的挑战,她已经拥有了强大平衡的内心世界,足以匹配任何巨大的成功,可令任何康庄大道熠熠生辉。如果没有猜错,她应有一双心智健全、开明友爱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赵夙岚)endprint

猜你喜欢

波特曼玛丽莲邪教
飞翔的魔方
集体签名树清风
视觉
正阳县卫计委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
7种邪教犯罪行为将从重从罚
漂亮的还击
漂亮的还击
邂逅娜塔莉·波特曼
她的头脑远远超越了她的美貌
“黑天鹅”娜塔莉•波特曼:怀着孩子去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