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趣学数,发掘数学的魅力

2014-07-07陈必君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6期
关键词:直观数学知识数学

陈必君

一、加强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兴趣是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爱屋及乌”,当学生热爱自己的老师时,也会爱上这门学科。“爱”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课外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孩子要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希望生“雪中送炭”。课堂上,学生不喜欢“严肃”的教师,因而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把学生当成教学活动的朋友。教师可以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谈,从而激发他们继续主动参与的兴趣。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习兴趣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上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和灵活性。它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使他们的情绪高度兴奋,将心智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去追求、探索。

例如:“角的认识”教学中,动态演示角的形成:先做出一个点,再引出两条射线,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角”。比较角的大小时,先出示两个角,再利用动画使两个角的顶点和一边分别重合,演示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学生很直观地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从而产生一个动态的效果。

又如:在“图形的旋转”教学中,我制作了有运动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将许多个旋转的现象以直观的运动形象展现在学生的眼前,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不同的运动现象,根据运动的不同分类识别旋转的位置。新颖的形式吸引了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现象的运动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在观察、猜想、讨论、分类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得了新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再现声形、图文并茂,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鼓励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应以接受式为主,而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感知和操作等活动来探索新知识,从各个方面尽量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学“圆”这一单元时,每一节课,教师都可以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想一想的活动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从而使学生认知和掌握了新概念,并掌握半径与直径、直径与周长、半径与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等。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完成了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初步掌握了数学知识的探索方法。

再如,在学习“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把一节课的内容编制成“同学们去商店买东西”这样一个情境,指导例题和练习题设计成商店里发生的事情 ,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及时表扬,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和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成功能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在课堂教学中,设法创设竞争和取得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对所学的知识都能理解,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特别对于差生来说,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耐心启发,不论是在课堂提问,还是在单元测试中,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学生成功的机会越多,兴趣越浓,动力就越大,成绩就越好。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在成功的基础上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五、学以致用,拓展学习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找准数学内容与生活经验的“切入点”,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拓展对数学的兴趣。

六、活用资源,创新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用活课堂教学资源,让那些原来学生不感兴趣的课堂教学资源,通过我们灵活而又充满智慧的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完苏教版五年级的面积的计算后,整理和复习时,我把课本中的教学资源,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开展了一个小小设计师的比赛活动。同学们一个个热情高涨,在方格纸上精心设计起来。在设计汇报交流中,同学们,一个个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从一张张笑脸中我享受到了他们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快乐和幸福。我让大家分组实践,实践后又组织大家交流,让同学们的想法不断得到碰撞和交流,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从而不断提升思考的习惯和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去突破和创新。

(作者单位:江苏建湖县草堰口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直观数学知识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简单直观≠正确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