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014-07-07钟群星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6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情感

钟群星

一、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名教师对教学技能和教学技巧的驾驭能力,影响着课堂氛围以及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做到“温故而知新”,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一以贯之。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创新,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学生喜欢唱歌,就额外教一些简短、易学、优美的英文歌曲,如:“Twinkle,Kwinkle,Little star.”“The Number Song.”每堂课开始时,唱一首英文歌曲,既能让他们在清新、优美的旋律中学习语言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增添了学习情趣。

我们组织教学应从实际出发,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始终保持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二、利用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种评价体系,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传统的英语教学是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依据,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评价体系侧重于形成性评价,加上英语教学本身注重的是教学过程,所以在倡导以全体参与体验为基础的各种活动中应以鼓励为主,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促成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成、学习目标的建立,从而建立自信,达到促使学生逐步建立起自主性学习意识、合作意识、个性发展意识的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学生渴望得到认可,尤其现在的孩子信息量大、聪明、自我意识强,因此,课堂务必成为培养学生个性与自信心的阵地。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和学习成就感也就得到了满足,随着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学习外语的积极性逐渐提高,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空间。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导致信心下降。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需要。一般说来,课堂上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地和老师配合,表现出一种很积极自信的精神状态,给教师的反馈信息是:他们对学习是有信心的,是感兴趣的。教师的“教”得到肯定,学生的“学”对教师的“教”就产生了对应的正面信息传递,教学效果势必大幅提升。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个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而学习差的学生也觉得有信心能学好。

三、注重情感交流,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最值得信任的人,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调查表明:学生对学习科目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和任课老师的关系。所以,教师“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情感交流,不仅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而且据此所唤起的学生对师长的爱将延伸为对其所教学科的好感,最终从这种好感中培养出对学科的兴趣。这种油然而生的兴趣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无法替代的。

教学中,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无拘无束的教学气氛,从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语言素质入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学科上来。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再不是教师自编自演的独角戏,而应让学生唱主角,让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独特创造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否能“苦中作乐”,关键看教师能不能让学生忘我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我们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河源市连平县溪山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