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孩子阅读的动力

2014-07-07沈少英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6期
关键词:水浒传女儿读书

沈少英

书如声,婉转延绵而余音绕梁;书如酒,醇馥幽郁而回味无穷;书如梅,暗香疏影而书情隐现;书如浪,潮起潮落而跌宕起伏。在书中品味亘古的精华,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幸福。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充满渴望地捧起心爱的书,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家庭家庭教育的点滴,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如何激发孩子阅读的积极性。

一、营造氛围,让浓郁书香飘进孩子心田里

人非生而知之,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取必要的知识,况且如今知识日新月异,头脑中已有的转瞬会被淘汰,只能“活到老,学到老”。我和先生很早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与交流成了我们共同的爱好。为了让女儿跟我们一样爱上阅读,恋上好书,我和先生努力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我们在房间、客厅都摆放了书柜,家里成了一个微型图书馆,让书籍一直出现在女儿的视线里。9岁的女儿已经拥有了她自己的三个书柜,三个书柜中分别摆放了她3~5岁、6~7岁、8~9岁的书。在每个年龄阶段之前我们都会给孩子购买适合她阅读的书。日积月累,书买得越来越多,女儿看得也越来越多。每每看到这三个书架的书,女儿总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多好,我有那么多宝贝书!随后她会挑选喜欢的书来看,有时也会翻翻之前看过的书,重温曾经的美好。

书籍成了我们一家的重要财富,阅读书报成了我们一家人的必修课。一有空闲,我们一家就会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家里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

二、抓住契机,让阅读成为孩子生命里的重要习惯

读书,作为一种爱好,更要成为一种习惯,只要从小培养,它就会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

还在蹒跚学步时,女儿对图形特别敏感,我们就用单幅的较大的图形逗女儿玩,不会说话的女儿能听着我的声音指认图形认识物品,每次都是在女儿兴致很高的时候巧妙地结束,不让她太累,对她来说好像玩了几分钟游戏而已,让她永远保持着读书的好感觉。会说话了,能走路了,孩子会自己拎着自己的画画书邀请我和先生一起读图,大人讲着,她听着,或是我们一起轮着讲,看着她不甘心只作听众,我心里真高兴。她读的图画书越来越复杂了,多幅的组合代替了单幅的图形,需要想象加以领会的取代了简单的一眼洞穿的阅读材料。女儿4岁后,我每天晚上都陪她看书,睡前给她讲故事。起先看文字量很少的绘本,我读,她听。听完后,我会提一两个有趣的问题,激发她的阅读兴趣并检测她听的效果。一段时间后,我把故事讲两遍,再让她复述故事内容。渐渐地,女儿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我尝试着自己读一部分,让她读一部分。《婴儿画报》、《幼儿画报》、《巧虎乐智小天地》、贝贝熊系列丛书等都曾是她最喜欢读的书。小学一年级学了拼音后,女儿开始独立阅读注音版的读物。现在女儿的识字量越来越多,她对没有注音的读物也产生了兴趣。每天睡前20分钟,女儿总会很自觉地捧着她心爱的书阅读,时常读着读着就会忍俊不禁,我知道那是书中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她,那是书本,带给她会心的愉悦?

有时到户外散心,我们也会携书而行,坐在松软的草地上,沐浴着阳光,在风轻云淡的自然中漫步书林何尝不是一种惬意。

图书馆成了我家经常驻足之地。我们经常会带女儿去图书馆徜徉书海,让女儿与书亲密接触,让她自己去选择喜欢看的书,在书页翻动的声音里,让女儿感受浓浓的书香氛围。

女儿的视力不是很好,所以我和先生不敢让她长时间盯着书本。很多时候,我们用手机、mp3下载适合她听的故事小说,于是听读也成了女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当然,我们家也经常开家庭读书会,交流读书的感受。为了能跟女儿有共同的话题,我特意阅读了她所看的书,与她分享阅读点滴,每每此时女儿的眼眸总是亮亮的,一张小嘴巴说个不停,我们意见不统一时,她还要摆事实讲道理与我唇枪舌剑,阅读、交流彻底点燃了孩子内心敏感的思维。

三、适时引导,让好书滋养孩子的人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现在市面上的书良莠不齐,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好“舵手”,要学会引导孩子们看有益的书。

为了让女儿对历史方面的书籍感兴趣。我在书店精心挑选了一套少儿版的《中国历史故事》,里面都是一些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故事。每天晚上坐在床头,我都会给女儿讲上一两个历史故事。如:烽火戏诸侯、卧薪尝胆、屈原沉江、孟姜女哭长城、赵高指鹿为马、荆轲刺秦王等,孙膑与庞涓的故事(百担榆柴、围魏救赵、田忌赛马、马陵之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边讲一边和女儿讨论。有时,我也会有意识地在网上下载一些历史题材方面的电影和儿女儿一起看,如,《孔子》、《墨攻》、《屈原》、《卧薪尝胆》、《长征》等。有时带女儿到外面旅游,看到名胜古迹,就适时地与女儿讲与当地名胜古迹有关的历史方面的故事,或者带女儿到博物馆参观历史方面的图片展览。就这样,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女儿渐渐喜欢看一点历史方面的书了,也开始关心历史了。

一段时间下来,女儿渐渐喜欢上阅读了,可读书的范围仅限于童话、神话、历史、自然,范围过于狭窄。我觉得该引导孩子读点文学性较高的书籍了。从哪些书籍入手呢?思来想去还是先从四大名著开始吧。注音版的《西游记》,女儿一读就爱上它了,因为之前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孙悟空是孩子崇拜的偶像。但看《水浒传》就出现难题了,翻开第一页,没看几行,女儿就嚷着不要看了,这本书就这样被束之高阁了。

女儿不爱看《水浒传》了,如果还逼着她看的话,很可能就此败坏她读书的兴趣。她会把读课外书看成一种负担。与其如此,还不如及时采取积极的方式,小心地呵护好孩子,科学地引领孩子。我琢磨着也许是这本书前面几个章节不够精彩,一开始就影响女儿的味觉了!为何不从书里挑选出最精彩的章节当“鱼饵”,先讲给女儿听听?等慢慢引起女儿的兴趣了,再让女儿去看这本书。

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和先生女儿一起去动物园游玩。看到动物园的老虎,女儿很是兴奋,我灵机一动,对女儿说:“它可是百兽之王哦,非常威猛要吃鹿、麝、狼、熊、羚羊、野猪等动物,如果让老虎和狮子单独打架,往往是老虎胜利。不过有一个人很厉害,他赤手空拳就打死了一只大老虎。”“这个人是谁呀?”女儿睁大好奇的眼睛问。

我说:“这个人就是《水浒传》中的武松呀!”于是我就跟女儿讲起了武松打虎的故事。我特别注意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女儿听得非常入神。听完后她缠着我讲有关武松的其他故事。听完后,女儿对武松的敬佩之情又增加了几分。

接着我又说:“有个人他也很厉害,他一连结果了四只老虎的性命。”女儿把眼睛瞪得更大了,说:“真的?能否讲讲具体的经过?”于是我又给女儿讲起了李逵的故事。

几天下来,女儿喜欢我每天给她讲一两个《水浒传》中的故事。于是,我接着引导:“有个人他是讲《水浒传》故事的高手,你想不想听一听?”女儿点了点头。从那天起女儿每天睡前都会听《水浒传》的录音。听了录音后女儿有时会跟我讲讲她感兴趣的水浒人物故事,我心中一乐,我的第二步引导又成功了。紧接着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有一天,看着她闲来无事,我特意把她束之高阁的《水浒传》放在醒目的位置,半个小时后我发现她坐在书房静静地看书,手上拿着正是这本《水浒传》,我心中暗喜我的引导终于成功了。

当然,要激发孩子的阅读积极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一定要耐下心来慢慢引导,相信通过努力每个孩子都可以恋上书香,感受作为一个读书人的幸福。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东钱湖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浒传女儿读书
我爱读书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海的女儿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水浒传》(节选)教学案例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