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廿载特教路 丹心映朝阳

2014-07-07王三阳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6期
关键词:金山区特教智障

王三阳

在教育转型期的中国,当均衡发展深入人心,当公平教育大行其道,人们的思维视角越来越多地关注智障儿童。应该营造怎样的氛围、创设怎样的环境、搭建怎样的平台,让那些折翼天使享受教育的阳光,拥有灿烂的人生?上海市金山区康复幼儿园二十年孜孜以求,其可贵探索给全国特教界同仁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一、嬗变中传承,探索中提高

金山区康复幼儿园是金山朱泾健康幼儿园的园中园,是一所招收3~7岁智商界于45~70中轻度的弱智儿童康复训练及教育的全日制公办二级一类幼儿园。受上海市残联、市教委、金山区残联、区教育局及朱泾镇政府的多重领导,是中国残联全国首届智残儿童幼儿园3个试点园之一。

1994年,在金念勤园长的带领下,以“关爱康复孩子,回归自然,帮助每一个幼儿使之接受适合个体需要的学前教育,为实现残疾儿童也能平等、参与、共享教育权利”为宗旨,康复班特教团队面对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各种智障孩子“摸着石头过河”,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当时的特教班老师没有人接受过正规的特殊教育教学的培训,老师们对于特殊教育这一领域还很陌生,虽然老师们知道智障孩子的教育教学有别于其他普通孩子,但是,如何设置有效的适合智障孩子的教育?老师们购买了特殊教育书籍,查阅大量的资料,向相关教育教学专家请教,在实践中边探讨边矫正。

一个朴素的思想指导着大家,面对智障儿童,要把普通教学计划变得简单易懂。于是,她们着手对普教的教育教学材料进行改编,在多次探讨交流的基础上,将教学计划制定得更详细、教学内容设置成最简单,老师们自编了游戏、歌曲和绘画教程,还自编了手工教材,创编了十万多字的自编教材,自制了许多教学玩具、用具。孩子不能掌握的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实践,如果孩子进步了那就说明教育教学成功了。1995年,被列为中国残联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项目。

康复幼儿园初创6年的时间里,金念勤园长带领特教班的几位班主任老师不断尝试特殊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总结了不少的经验。她们发现,智障孩子在语言及动作方面都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遗忘快,情绪变化也是随心所欲。于是,老师们尝试通过在个别教学以后,将孩子一日活动中的一段时间融入健康孩子的教学活动中去,如户外活动和游戏活动,发现智障孩子能快乐地参与健康孩子的活动,喜欢跟他们一起玩。经过实践和探索,老师们开始进行《学龄前智残儿童康复训练实验研究》,这一课题获得了当时金山区教育教学论文的评比一等奖,上海市教学科研研究成果三等奖。这一成果意义非凡,老师们对于智障儿童和健康儿童的同步教学探索,一到春天,特教班老师带着智障孩子跟着普教班的孩子一起去大自然感受快乐,呼吸新鲜空气,在野外教给孩子认识花朵、小草,体验大自然的美。一到节日,老师们也会带领孩子在幼儿园里参加各种传统节日的游戏活动。在这些实践基础上,他们总结出一套针对智障孩子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启了今天很多特殊学校正在进行的普特融合教育,可以说,这对之后的特殊教育工作起到了一个带头示范和创新的作用。

虽然康复幼儿园这一时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截止到2003年,金山区智障儿童入园率仅仅只有2.2%,康复教育面临着重大考验。2003年下半年,新园长徐辉上任了,面对挑战,她缜密思考,和老师们多方研究讨论,如何适应学前特殊教育日益增大的需要,对本园特殊教育的前期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并制定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康复幼儿园的特殊教育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完善中规范,开拓中发展

徐辉园长带领老师们认真努力,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从校舍改造到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完善,从师资队伍建设到特殊教育课程开发,从引领家长育子理念转变到教育方法的更新,从家教关系融合到社区资源的利用,让幼儿园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蓬勃发展。

1.营造积极氛围,争取各界支持

金山区政府、教育局、残联等部门的领导及专家非常关心特教事业的发展,多次光临指导康复幼儿园的保教活动。他们在徐园长的陪伴下,参观康复班的教学活动,对感统训练活动、蒙氏训练室、益智室、音乐室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提出改进指导意见。领导们与特教教师亲切交谈,深入了解康复幼儿园特教教育的发展现状,了解特殊孩子的不同症状,并与康复班的小朋友进行近距离的交流。

上海市和基金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领导和老师陪同台湾的特殊教育专家、上海的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电台主持人、医生、大学学生、公司职员等各界爱心人士来了,他们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大家感受到了社会爱心力量。2012年,上海市和基金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康复幼儿园进行了爱心手牵手的活动,他们不仅给康复幼儿园的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教给老师们一些实用的教育技能,同时,还与智障孩子开展一对一的个别训练,为幼儿园捐赠了轮椅,开展个别训练课程和专业康复治疗课,志愿者老师们奉献了他们那份深深的爱。

康复幼儿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厚爱。每逢节日来临,由区残联、台侨办、区民政局、元祖公司联合组成的慰问团都会前来,为每位特殊儿童送来礼物,中秋节,当孩子们接过包装精美的礼盒月饼、粽子等。拿着象征爱心和团圆的月饼时,个个喜笑颜开,有的还迫不及待地想拆开尝鲜。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的关爱,也使特教老师更有信心,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去关心这些孩子,引导他们逐步学习自己的事自己做,能够尽早回归社会,给特殊孩子的家庭以希望。

在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督导调研工作中,上海特殊教育专家何金娣老师、董李凤美学校的校长、长宁区教育局等单位的领导纷纷前来观摩特教教育教学,在对康复幼儿园给予高度评价“朴实、扎实、厚实”的同时,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使康复幼儿园对于今后的工作发展方向更加明确,老师们对特殊教育工作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2.完善教学设施,提高办学条件

康复幼儿园在2009年10月由原先的健康路255号搬迁至坐落在健康路371号的原金山区聋哑学校改建成的健康幼儿园分园内,园舍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建筑面积由原先30 平方米扩大到200多平方米。其中,拥有康复教室99 平方米、感觉统合训练室81平方米、蒙氏训练室33 平方米、墙面精细动作训练室33 平方米。2011年12月,为康复班添置电脑、空调、液晶电视机、触摸式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钢琴、电子琴等先进的教学用具。还配备了整套的感觉统合训练器材、蒙氏训练器材、幼儿健身器械和精细动作墙面操作器材,新建了2个淋浴房,添置了教学用具、学具、橱柜、木质床铺和大量幼儿玩具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山区特教智障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我与风的故事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
下期见
金山区27个节能项目可节煤3706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