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师生对旅游数字博物馆的认知
——兼谈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与保护中的作用

2014-07-07孙靖然黄宇罗艳菊

关键词:海南实体文化遗产

孙靖然,黄宇,罗艳菊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大学师生对旅游数字博物馆的认知
——兼谈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与保护中的作用

孙靖然,黄宇*,罗艳菊

调查了海南师范大学师生对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的认知.主要结论为:1)被调查者认为数字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各有优缺点,两者可扬长避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数字博物馆不可能替代传统博物馆;2)被调查者对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在推广海南及文化方面非常满意,但认为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存在不足;3)大部分师生肯定了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在传播海南黎苗文化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数字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保存中的重要作用.

数字博物馆;传统博物馆;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许多民族民俗文化与民间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失传、消亡、被淘汰的危机,承载着数千年历史的民族民俗文化已经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渐行渐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长期以来,陈列式博物馆是保护与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数字化进程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学习方式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博物馆也正经历数字化带来的冲击和发展.数字博物馆也适时应运而生,它是以数字化媒体、交互式技术作为继承、理解和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使虚拟的博物馆作为传播文化、教育民众的窗口,与此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

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作为数字化“旅游管家”,是中国首家主题数字博物馆,该博物馆介绍了海南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民俗、历史等资源,旨在建设成为整个海南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网络平台.

本文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调查大学师生对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的认知.以期了解大学师生对旅游数字博物馆的看法,并探讨数字化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中的作用,以期为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与对策建议.

1 文献回顾

数字博物馆不依托某个特定的实体博物馆,是一种多媒体数字化信息机构,利用计算机数字化媒体、交互式技术将藏品进行输入汇总、加工处理,进行展览展示,并通过网络供社会观众浏览观赏[1].与传统博物馆长期累积的丰富而且相对全面的理论、经验和研究方法相比,“数字博物馆”的理论基础还相当薄弱.当前,学者们,如蔡亚利[2]、王军杰[3]、张正栋[4]等人主要是对数字博物馆的基础技术及模型建构进行深入探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引起各国关注.面对传统文化日益衰落乃至濒临消亡的状况,许多国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引导下开始建立对非物质遗产的管理机制.与此同时,在学术界,学者们开始研究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问题,赵冬菊认为博物馆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优势,可为保存文化多样性做贡献[5].陈峻认为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博物馆展陈创新提供了新方法[6].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学者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博物馆开发模式及与之相关的课题.

总的来看,人们对以数字博物馆方式来保存、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之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方式的认知等议题上知之甚少.对于人们如何评价与比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博物馆也缺乏了解.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的问卷分为两大部分,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及其对数字博物馆的认知.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测量,用1至5分代表“非常不重要∕非常不满意”~“非常重要∕非常满意”.

问项内容参考李媛与潘明率[7]、常樱[8]、陈刚[9]关于数字博物馆的特征、发展模式及传播策略等方面的文献编制而成.

2.2 调查组织

2014年2 月,在海南师范大学校内对师生进行调查.在被调查者填写问卷之前,首先询问其是否浏览过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如果没有,同时,他/她愿意配合完成本次调查,则提供网址,请其先浏览该博物馆后继续填写问卷.如果该名受访者不同意参与调查,调查员则放弃并寻找下一名受访者.最终,共发放问卷188份,收回186份,经整理筛选后得到18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5.7%.

2.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8.0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问卷整体信度(Cranbach’s α)为0.91,说明可靠性很高,适合做进一步分析.

2.4 样本概况

调查样本中,男性92人,占51.1%;女性88人,占48.9%,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绝大部分为学生,占82.8%,教师占17.2%.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对旅游数字博物馆的一般认知.表1显示,对所列出的几项关于旅游数字博物馆的看法,被调查者认同度最高的两项是“数字博物馆让我能更深入地了解所展示的物品”和“数字博物馆让我很经济地了解了我想了解的东西”,分别有27.8%和27.2%的被调查者对这两项表示赞同;另有16.1%的被调查者认为“数字博物馆无法带给人以实物和实际场景的直观感受”;12%左右的人表示“参观了数字博物馆后,我会在实体博物馆举行展览活动时前往参观”和“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尚属起步阶段,我的第一选择仍是实体博物馆”;很少有人(3.9%)表示“参观了数字博物馆,我已获得了我想得到的知识,不会再去参观同类实体博物馆”.说明,人们倾向于认为数字博物馆应与实体博物馆共同发展,而不是替代关系.

2)数字博物馆相较于实体博物馆的比较优势.表2显示,41.7%的样本认为相较于实体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的最大优势是“突破时空和时间的限制,方便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认为数字博物馆的优势是“利用现代媒体的交互式技术,形成立体的、全新的观感体验”的样本占31.3%;有15.0%的人认为“数字博物馆的传播模式为双向、多向传播”,网民具有平等的机会进入博物馆,获得相关信息;相比之下,只有12.2%的人认为数字博物馆“更利于保护珍贵文物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此可以看出,大学师生们认为数字博物馆的最大优势是在于其传播功能和展示方式,主要体现在数字博物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便可无障碍进入数字博物馆参观.而且数字博物馆展示方式多样,利用现代媒体的交互式技术,通过虚拟场景等种种手段增强现场感,形成立体的、全新的观感体验.但是,多数人并不认为与传统博物馆相比,数字博物馆“更利于保护珍贵文物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

3)对数字博物馆特征的重要性评价.表3表明,在所有的项目中,师生们认为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在“传播海南之美,推广海南魅力”、“传播海南黎苗文化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制个性化服务”的期望最高,85%以上的人认为此三项“重要”或者“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均值都高于4.3.

表1 对旅游数字博物馆的一般认知Tab.1University students’and faculties’general perceptions of the digital tourism museum

表2 数字博物馆相对于实体博物馆的比较优势Tab.2Advantages of the digital museum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museum

表3 对数字博物馆属性特征重要性评价的描述性统计结果Tab.3Importance assessment of the digital museum’s features

相对而言,师生们认为“足不出户便可畅游海南”与“利用网上优势,提供独特的体验”的重要性最低,均值为3.84、3.96.

4)对数字博物馆的实际感知.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的项目中,师生认为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在“传播海南之美,推广海南魅力”方面做得最好,75.0%以上的人对此感到“满意”或者“非常满意”.另外,有超过71.1%的人同意数字博物馆“传播海南黎苗文化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3项也是师生们感到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建设中最为满意的项目,其满意度均值介于3.94~4.08.但是,师生们对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定制个性化服务”的满意程度最低,均值为3.61(见表4).

表4 对数字博物馆的实际感知描述性统计结果Tab.4Perceptions of the digital museum’s features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是以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为例,基于在海南师范大学对师生们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师生对数字博物馆的认知以及对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的特征的重要性与绩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

1)关于数字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关系.被调查者认为两类博物馆各有优缺点,两者可扬长避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不可能相互替代.一方面,数字博物馆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们随时随地参观博物馆;相较于传统博物馆将藏品用玻璃柜分隔,人们难以窥见其全貌,数字博物馆则让人们能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展品信息.同时,数字博物馆对于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数字博物馆能通过完全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制作过程,或者其在民间生活中的实施场景,如若制作成3D、4D影像,利用现代媒体的交互式技术,将使人们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立体的、全新的观感体验.然而,另一方面,数字博物馆带给人们的是虚拟体验,实体博物馆带给人们的真实观感,不可能被数字博物馆完全取代.

两者协同发展表现在,数字博物馆使人们得以提前了解实体博物馆的藏品信息,有助于激发人们到实体博物馆参观以进行深入了解的动机.此外,数字博物馆提供的信息,也有助于人们进行有选择地参观实体博物馆,同时,提前了解藏品信息,还有利于人们在参观实体博物馆时,对藏品的理解、了解更深,从而使在实体博物馆的体验更加深刻.

2)通过对比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特征的重要性与实际感知,分析得知海师师生对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在推广海南魅力及文化保护方面非常满意,而认为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存在不足.

数字博物馆越来越向个性化方向发展,而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在考虑不同游客的需求和特点方面有欠考虑.尽管其按专题馆分类,但其提供的信息与服务仍是“一刀切”式服务.对此,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应考虑不同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针对注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存储空间,为公众娱乐、学习、研究提供便利.个性化“人人”博物馆将是未来数字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抓住游客对个性化的要求这一心理,才会在数字博物馆中脱颖而出,也才会吸引公众对数字博物馆重复参观.

3)大部分师生都肯定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在传播海南黎苗文化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重要性.借助于网络信息的传播与共享功能,数字博物馆比实体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更容易实现.数字博物馆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不对任何网民设限,可进入性高,因而,教育涵盖面也更广.从这个角度来讲,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在传播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方面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由于实体博物馆的藏品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损毁,而数字藏品则可以使藏品以数字化方式永久存在,在收藏、保护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保存来说,数字博物馆的作用则更加明显.如前文所述,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面临永久失传.而数字存储能功能则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远”留存下来.因此,尽管当前,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由于策划与设计等原因,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展望未来,经过合理设计与运作.将来在海南旅游数字博物馆,不但可以让浏览者感受到海南丰厚的文化蕴涵,而且将还可以将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或者濒临消失的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得淋漓尽致,让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不消逝.

[1]张卫,宁刚.数字博物馆概述[J].古今农业,2000,14(4):73-81.

[2]蔡亚利.多媒体艺术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7(23):209-211.

[3]王军杰.数字化博物馆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J].中国信息界,2006,4(20):38-40.

[4]张正栋.基于3S的中国客家文化数字博物馆构建初探[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学报,2004,22(4):68-70.

[5]赵冬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J].广西民族研究,2006,1(2):198-204.

[6]陈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展陈创新[N].中国文物报,2009-09-09(07).

[7]李媛,潘明率.数字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共生[J].山西建筑,2005,31(2):16-17.

[8]常樱.论数字博物馆的传播策略[J].河北学刊,2012,32(4): 198-201.

[9]陈刚.数字博物馆概念、特征及其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博物馆,2007,14(3):88-93.

责任编辑:黄澜

University Students’and Faculties’Perceptions of the Digital Tourism Museum as an Intangible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SUN Jingran,HUANG Yu*,LUO Yanju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Management,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university students’and faculties’perceptions of the digital museum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1)most of the samples agree that both of the digital tourism museum and traditional museum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they can help each other and develop mu⁃tually,yet,the former can’t substitute the latter;(2)the sample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digital museum’s function of popular⁃izing Hainnan and its culture,while they expressed a moderately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individual service provided by the tourism digital museum;(3)most of the samples agree tourism digital museu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preading the knowl⁃edge of Li and Miao minority in Hainnan and educating public abou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lso in this paper,the importance of digital museum culture in the protection and reserv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e discussed.

digital museum;traditional museum;perception;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 269.26

A

1674-4942(2014)04-0457-05

2014-09-06

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Hjsk2012-33);海南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地理学)基金项目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海南实体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