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2014-07-06刘立缔罗伟华

实用临床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卡培毒副紫杉醇

刘 洪,刘立缔,罗伟华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广东 湛江 524012)

胃癌是我国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其中早期胃癌占10%。手术是早期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Ⅰ期胃癌的手术治愈率约在90%,Ⅱ期胃癌也可以达到70%左右[1]。但大部分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与功能性胃肠病相混淆,很难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对于晚期胃癌尚无统一的有效治疗办法,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其主要的办法之一。胃癌属于化疗相对敏感的肿瘤之一,联合化疗可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至6~10个月。卡培他滨和紫杉醇均为广谱的抗肿瘤药物,对于多种实体瘤均表示出较好的疗效。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中心采用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5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本中心收治57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男33例,女24例,年龄35~70岁(中位年龄51.5岁)。其中非根治术后(姑息切除、探查术)22例、不能手术21例以及根治术后复发14例;临床分期均为IV期,所有病例均有客观可测量病灶,腹盆腔淋巴结转移24例(其中合并腹水的13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2例,肝、脾转移11例,肺转移10例;KPS评分≥70分,PS评分0~2分,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25例为初治,32例为复治;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结果均正常。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外周PICC置管,建立静脉通道。紫杉醇(扬子江药业,批号:13022811)135 mg·m-2,静脉滴注3 h,d1,化疗前按要求预处理:化疗前半小时予地塞米松 10 mg iv、苯海拉明40 mg im和西咪替丁300 mg iv,并同时给予托烷司琼5 mg ivgtt qd预防呕吐。 卡培他滨 1 000 mg·m-2·次-1,每日 2次,d1—14,早晚饭后30 min口服,21 d为一周期,人均至少3~4周期。同时口服维生素B6,每天200 mg,以预防手足综合征。

1.3 评定标准

采用WHO推荐的实体瘤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标准[2]29-47,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 RR(有效率)=(CR+PR)例数/总例数×100%,肿瘤控制率=(CR+PR+SD)例数/总例数×100%。毒副反应按WHO标准判断,分0—Ⅳ度。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57例患者均完成4~6周期的治疗,共305个周期,平均 5.4个周期,其中 CR3例,PR24例,SD11例,PD19例,RR47.37%,肿瘤控制率为66.67%。随访统计截止于2013年3月,5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28例死亡,29例存活,仍在随访中。中位TTP为8.5个月(1~13个月),1年生存率为50.88%。

2.2 毒副反应

毒副反应主要体现在白细胞降低、胃肠道反应(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以及肝功能异常,见表1。以上毒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能恢复,未发现紫杉醇过敏反应相关性死亡病例。

表1 57例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例

3 讨论

胃癌在我国发病率仍居各恶性肿瘤发病率前列,临床确诊时1/3的患者已是晚期,且根治术后复发率高达 50%~70%[2]591-592,因此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晚期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合理的综合治疗依然可以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紫杉醇为广谱抗肿瘤药物,其机制为:稳定和诱导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了微管蛋白的解聚,使得微管束不能连接微管组织中心,使得肿瘤细胞停留于细胞周期的G2/M期,导致有丝分裂发生异常或停止,肿瘤细胞从而无法继续分裂而凋亡[3]。

卡培他滨是新一代的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服用后在小肠以原形吸收,经肝脏羧基脂酸转化为无活性的中间体5'脱氧氟胞苷(5'-DFUR),最后经肿瘤细胞中高浓度的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转化为5-氟尿嘧啶(5-Fu)。卡培他滨与5'-DFUR和5'-DFUR均无明显细胞毒作用,只有转化为5-Fu后才能起到抗肿瘤作用,而研究表明瘤体内5-Fu的浓度是血液浓度的100倍。具有高度的靶向性,从而在增强疗效的同时减轻了毒副反应。由于肿瘤内TP的活性是正常组织的3~10倍[4],故卡培他滨对正常组织的毒性较小。研究显示,紫杉醇可明显上调TP活性,联合用药可以增加卡培他滨的抗肿瘤作用。因此本研究采用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方案治疗晚期胃癌5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治疗结果CR 3例,PR 24例,SD 11例,PD 19例,有效率47.37%,肿瘤控制率66.67%。中位TTP为8.5个月(1~13个月),1年生存率为50.88%。本方案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白细胞降低(64.91%),胃肠道反应(呕吐58.89%+腹泻28.07%)、手足综合征(42.11%)以及肝功能异常(33.33%),以上毒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能恢复,未发现紫杉醇过敏反应相关性死亡病例。

如上所述,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确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1] 季加孚,高尚永.胃癌防治新观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4.

[2]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 唐朝晖.紫杉醇抗肿瘤的分子机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7):126.

[4] 程华.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21例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3 下旬刊):74-75.

猜你喜欢

卡培毒副紫杉醇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不同途径灌注治疗兔舌癌的疗效研究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血清CEA和CA-199对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预后的临床预测
护理干预对预防紫杉醇过敏反应疗效观察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预防化疗毒副反应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