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看新媒体小说语篇的体裁互文性

2014-07-05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巴赫金互文语体

向 琼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看新媒体小说语篇的体裁互文性

向 琼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体裁互文性是新媒体语篇的一个基本特征。新媒体历史类复调小说在风格、语域、体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互文特征,主要表现为渗透、移植、融合等形式。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新媒体语篇体裁互文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模式。复调小说中人物语言的多声部、社会意识的多维度、职业领域的关联性、交际目的的多元化等均是语篇体裁互文的成因。

复调;新媒体;语篇;体裁;互文性

一、复调与互文性

(一)复调

“复调”(polyphony)也称“多声部”,本是一个音乐术语。前苏联学者巴赫金(Mikhail Bakhtin)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进行分析时借用这个术语创设了“复调小说”的概念,以此来区别独白型小说模式。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是以他的对话理论为基础的。他首先认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1]335,所有话语都是对先前话语的回应,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中为自己思想所找到的话语具有他者性(otherness)[2]118,即或多或少地含有他人话语的痕迹,其意义取决于先在话语及话语被接收的程度。巴赫金将对话理论引入小说研究,并且基于小说多声部对话及多元化、多主题、多语体等特点进一步提出了复调、狂欢化理论。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指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1]4。其中“声音”和“意识”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声音”是形式,“意识”是内容。复调小说的基本特点就是通过众多声音的对话、争辩、讨论来表现不同思想意识、态度观念的交锋、冲突或和谐共存,从而形成杂语狂欢、众声喧哗的场景。复调、狂欢化理论是更高层次、更复杂、更高级的对话形式。除了这些理论,巴赫金在研究长篇小说时还提出了“镶嵌体裁”、“词语承担多重言语”的思想——“在任何一篇文本中,都是由词语引发该文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对话……故而文本变成各式表述片段的交汇处,它将这些片段重新分配和互换,在现存文本的基础上,得出一篇新文本”[3]6。正是受到巴赫金这些思想的直接影响,克里斯蒂娃后来提出“引文的拼接”等互文性概念。

(二)互文性

“互文性”(Intertexuality) 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一种研究文本影响的理论,又被称为“文本间性”、“互文本性”或“文本互指性”。1966年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向法国读者介绍巴赫金作品时首次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术语。她指出,任何文本都仿佛是某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本文的吸收和转换。[4]37在她看来,任何文本都不是一个自足的封闭体,而是由许多引文拼凑排列而成,不能脱离其他文本而独立存在。克里斯蒂娃吸收了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关于符号间关系结构的观点,并直接发展了巴赫金对话及复调理论中关于文本互动性理解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克里斯蒂娃将巴赫金的“主体间性”发展成“文本间性”,使文本置于历史与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从这个角度来看,互文性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互文性理论是在多元化思潮的碰撞与交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内涵与定义,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各学派都作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解。总的来看,对互文性的界定存在宽泛和狭义两种倾向。宽泛的理解即通常所说的广义互文性,它将文本指向社会这个大文本,指一个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代码、符号、社会背景、表意实践等之间的关系,强调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狭义互文性指一个具体的文本与该文本所吸收和转化的其它文本之间相互影响、指涉和参照的关系,它将文本指向互文本而非大文本。各种思潮的共同作用使“互文性”既具有结构主义建构性特征又富有解构主义色彩。

二、体裁与体裁互文性

(一)体裁

体裁(gener)原本是文学、文艺学领域中的一个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指文章体式。1929年,巴赫金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一文中创造性地使用“体裁”这一术语,提出了“言语体裁”的概念,指包含口语、书面语在内的一切语篇类型(discourse type)。巴赫金把言语体裁看作一种话语体式。他认为,说话就是选择某种体裁组织我们的言语进行表述,言语体裁几乎就像语法形式(句法形式)组织我们的言语一样。[5]160他将言语体裁分为简单和复杂两大类,前者指日常交际中的体裁样式,如日常的叙事、书信等;后者指在较为复杂和相对发达的文化交际(主要是书面交际)条件下产生的体裁样式,如小说、戏剧、科学著作、大型政论体裁等。[5]139-140由此,巴赫金提出的“言语体裁”既具有我国传统“文体”的一些特性,同时又吸收了传统“语体”论中的功能原则。Hasan、Martin分别提出了语篇体裁结构潜势(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理论和纲要式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理论,倾向于从语言功能及应用的角度确立语篇体裁及其结构形式,对体裁的研究从文本转向了社会交际与交际目的。

(二)体裁互文性

“体裁互文性”(generic intertextuality) 是语篇的一个基本特征。通常情况下,每个领域都有符合自身特点的体裁,每种体裁具有各自的结构特征和表现手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封闭性。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因各种表达的需要常常出现体裁交叉、渗透等现象。这种在同一语篇中不同风格、语域或体裁特征的混合交融现象就是“体裁互文性”。[6]15Fairclough曾把互文性区分为显著互文性(manifest intertextuality)和结构互文性(constitutive intertextuality)。其中,结构互文性主要就是指如何按照体裁或语篇类型来建构文本。辛斌把互文性区分为“体裁互文性”和“具体互文性”。他认为,体裁互文性作为语篇的基本特征,是特定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产物。每一种体裁都有自己的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和形式特征,其中目的性和结构性是最重要的标志。[6]15因此,交际领域、交际目的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都会导致体裁互文现象的出现。

三、新媒体小说语篇的体裁互文类型

汉语新媒体的出现使语篇的互文性特征愈发明显。本文基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以网络通俗历史小说为语料进行体裁互文性分析。通俗历史小说借助网络平台,以正史记载为基础,用通俗浅显的手法重述历史,不仅在内容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互文特征,同时在体裁等方面也呈现出“狂欢化”特征。黎运汉先生曾从语体研究的角度,将语体的混合交叉现象分为三类:渗透式、移植式、融合式。[7]225网络通俗历史小说语篇的体裁互文也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渗透式

通常来说,各种体裁都有体现其独有风格的词语、惯用格式及修辞方法。“渗透式”就是把经常出现在甲(语篇类型)中的个别或部分组成要素渗进乙(语篇类型)中,而又不改变甲语篇的言语特征,主要体现为词语渗透和语段渗透两种形式。如:

(1)较量了才一个回合,华阳太后竟已是大大地占了上风,她成了审判者,立于不败之地。而嬴政成了被审判者,面对华阳太后的有罪推定,他不得不开始艰难的自我辩护……就在这个晚上,最具权威的陪审团都已召集完备。(《流血的仕途》)

(2)他将在未来的二十多年里,占据在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央,扮演着显赫的男二号,享受着最好的灯光和机位,拥有着最多的特写和对白。(《流血的仕途》)

(3)接连几个月过去了,一切如故,大将们照样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唐史并不如烟》)

前两例属于词语渗透。例(1)将法律用语、例(2)将戏剧舞台的专业名词分别渗透到小说语篇中。这种将适用于语篇类型甲的词汇嵌入乙语篇的方式导致了语篇体裁的渗透式互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正如丁耶诺夫所言:“行业学科,各有专门,遂各具词汇,词汇亦各赋颜色。其字处本业词汇中,如白沙在泥,素丝入染,厕众混同;而偶移置他业词汇,则分明夺目,如丛绿点红,雪枝立鹊。”[8]337例(3)属于语句渗透,广告语“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的嵌入使小说语言渗入了一些广告语体的风格。以上通过词语移植、换位手法实现的言语体裁的渗透在小说中处处可见。

(二)移植式

“移植式”就是将甲语篇的体式移植到乙语篇中。巴赫金曾用“镶嵌体裁”来形容这种结构移植式互文。其主要特点是“镶嵌在小说中的体裁,一般仍保持自己结构的稳定和自己的独立性,保持自己语言和修辞的特色[9]104。例如:

(4)姓名:朱元璋,别名:朱重八、朱国瑞;性别:男;民族:汉;血型: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生卒:1328-1398;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主要经历:1328年-1344年放牛,1344年-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1347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1352年-1368年造反,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明朝那些事儿》)

(5)崤之战比赛时间:公元前627年四月十三日;比赛地点:殽山;晋军选手:中军将先轸,上军将先且居;秦军选手: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比赛意义:秦晋联盟破裂,秦穆公称霸中原的理想破灭;比赛结果:全垒打晋军大胜。(《千古名将英雄梦:烈烈先秦》)

例(4)“个人情况(姓名、性别、民族等)—学历—工作经历”属于典型的个人履历纲要式结构,作者借用个人简历的方式对小说人物的主要信息进行纲要性介绍;例(5)包含了通知、公告等应用文体所需的主要功能要素。这种将应用型语篇移植于小说语篇的方式实质上就是借用应用文的语言结构装入小说的内容,以便读者从宏观上掌握小说主要信息,达到了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三)融合式

“融合式”是同一语篇中同时存在甲乙两种或两种以上语篇类型的特征,多种体式的组成要素纵横交错地结合在一起,像织布机上的经纬线似地交织在一起,并不是一点一线或一个局部的交叉面,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体式结构。体裁融合是复调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复调小说是各式各样的人物展开对话的结果,小说主题的展现、情节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呈现都是依赖于各类声音形式的对话来推进的。作为一个文学世界,任何一部历史小说中一般都聚集了三教九流数十到数百个人物,每个人物都以极具个性的语言形式进行对话发声,包括作者的声音、主人公的声音及各式人物的声音,多重声音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各个利益群体有相对稳定和封闭的言语体裁,这些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社会领域的声音展开对话时,小说中就出现了多种言语体裁相互交融的现象。此外,网络小说中聚合了多个语篇类型,有议论、说明、叙述、抒情等,这直接导致小说语篇中多种体裁特征的出现。如上文例(4),作者在客观描述朱元璋个人信息的过程中时常插入自己的声音。如: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等。这种夹叙夹议的方式水乳交融,贯穿了整部小说的始终,使小说语篇在客观讲述的过程中带上了些许主观色彩,在叙述体中织入了一些谈话体及评论体特征。这种融汇多种写作方法的语篇构架使小说具有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体裁互文性特征。

四、新媒体小说语篇体裁互文性的成因探析

探析新媒体语篇体裁互文性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入手。从客观角度来看,复调小说本身的对话性特征、新媒体独特的表现方式、话语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是体裁互文性产生的重要因素。从主观角度着眼,交际目的、意图等与言语体式的选择和转换密不可分。具体如下:

(一)人物语言的多声部

巴赫金认为小说可以被定义为社会话语类型多样性和个体声音多样性的艺术组合,多语体、杂语类和多声部是小说作为一种体裁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9]139-140其中,多语体、杂语类主要指社会话语类型多样性,具体表现为民族语言内部的各个层次,包括社会方言、行业术语、体裁语言、各种领域和短暂时尚的语言等。而多声部指个体声音多样性,即各主体间的对话具有杂语共生、齐声喧哗的特征。仔细分析可知,多声部是引起杂语类、多语体的一个根本原因。对此,巴赫金曾提出“对话的异体语言”(dialogized heteroglossia)。他指出:作者的话语、叙述者的话语、插入的体裁、人物的话语只是帮助异体语言进入小说的一些基本构成单位,它们中的每一种都容许大量的社会声音和各种各样的联系和关系存在(这些联系和关系总是或多或少地具有对话性)。[9]139-140新媒体历史小说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以网络为创作载体,较传统小说而言,在语言运用等方面更为自由随意。小说内部多声部、杂语类现象更为突出,呈现出“话语的狂欢化”,形成一种新颖的“电子语篇”。语篇中不仅出现了古代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及口语、书面语交替出现的现象,还充斥着网络流行语、外来词、方言、行业术语等带有语体色彩的词语。此外,还杂糅了一些非汉字语码如GDP、VI P、NG等。这些词语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言语体式的变化。由此,多声部对话是异体语言进入小说的途径和方式,是语篇体裁互文性产生的一个根源。

(二)社会意识形态的多维度

Todorov指出“一个社会选择和表达那些最符合其意识形态的言语行为……每一种这样的选择都取决于它所处的意识形态结构。”[10]16在复调小说中作者作为一个独立的“声部”参与小说的众声喧哗,而今人言史的写作角度,使作者、读者与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处于两个不同的社会中。当各个主体独立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时,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形态、社会意识便在小说中交融互存。不同时代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言语形式的相互交融成为了体裁互文的重要因素。突出地体现在语体词跨域组接等方面,如:

(6)在饭桌上,朱元璋终于说出了他的来意,既然目前你们没有主,不如跟着我混,将来混出名堂,有你们的股份。(《明朝那些事儿》)

(7)朱元璋的顺利似乎并不能给他的岳父带来好运,郭子兴此时正被整得够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批斗,每次开会总是四个批一个,孙德崖几次都想下手,想想朱元璋就在不远的地方,实在不好善后,于是他就把郭子兴挤出了濠州城,让他下岗,自谋出路。(《明朝那些事儿》)

以上两例在历史小说中大胆地使用了“股份、批斗、下岗”等词,这些词语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带有明显经济、政治语体的术语。再如上文例(2)中“灯光”“机位”等词、例(3)中现代广告语的运用,都表明作者并不是在进行单纯的历史叙述,而是在共时平面上展开交流与对话(图1),这使作者的声音和意识与小说人物的声音及意识相互共存又互不融合。正如巴赫金所言“用于描写的语言与被描写的语言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两个相互交叉的层面”[5]270,这使话语所处的几种布局形成一个结构统一体。

作者作为小说多声部中的一个特殊声部,通过语境的偏离、语体的嫁接、社会文化的穿越性拼接粘贴,将现代社会文化、意识观念移植于历史类小说语篇中,使不同风格、语域、体裁特征在一个语篇中实现混合交融,这种跨类组接在网络小说中比比皆是。

(三)社会领域的关联性

Bhatia曾提出“特定领域体裁”的概念,强调体裁与社会职业的关联性及体裁的社会建构性。一般认为,体裁与活动领域有关,各社会群体有各自较为稳定的体裁样式。但从客观上来看,人类各领域的活动之间本身具有关联性、社会性和系统性,这使得各种体裁之间必然会出现交叉渗透的互文现象。同时,世间万物的关联性能让读者通过联想、揣摩、推导对语篇进行认知解码,正确理解作者的意图。语篇类型甲的常用词语或要素渗入语篇类型乙中,从形式上看,表现为混搭、拼接、偏离、错位,而从深层次来看,实际上往往是因为甲乙描述的事件、问题、行为或领域行业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或关联性。如:

(8)寡人明明挂的是外科的号,你韩非怎么倒给寡人看起内科来了。(《流血的仕途》)

从交际过程来看,问计问政与寻医问药在“摆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方面有相似之处;从交际结果来看,“答非所问”与“内外科错位”有相似点。例(8)巧妙地通过比喻的方式引入“外科”“内科”“挂号”等医学行业的专用词语,不仅变通地运用了这些词语的语体色彩、专业色彩,同时也创造性地借用了词语的时代色彩,使语言在笔调上移位,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韩非答非所问”这种错位的交际效果,又达到了幽默风趣的效果。

(四)交际目的的多元化

语用学及系统功能语言学把体裁视作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手段。Martin指出,语篇体裁是一项有阶段、有目标方向、有目的的社会活动,任何一个语篇都是为了实现某一交际目的而产生,不同的交际目的决定了不同的语篇体裁,从而会出现不同的语义成分和语言特征。[11]76因此,某种文本体裁的选择总与言说者的意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有时为了求新求异求变,有意偏离主体叙事风格,嵌入评论、说明或指令式言语,或借助语词的错位拼接获得别具一格的表达效果;有时作者为了调节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自觉地转换叙述视角,或把自己置于小说之外,以第三人称客观地叙述历史事件,或以第一或第二人称将自己置于小说人物关系之中,进行直接对话与回应。这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写作方式始终与交际意图相关,作者的每一次出与入,都伴随着言语体式的变化。同时,写作角度的转换也表明作者仍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声部存在,只是他不再以一种引导性、权威性的声音介入小说,而是与各主体间保持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在对话过程中,每个主体每一次言语体裁的选择与转换都与言语使用者的态度观点、意识形态与交际目的等密切相关。

五、结语

新媒体历史类复调小说在风格、语域、体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互文特征,可以说体裁互文性是新媒体小说语篇的一个基本特征。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新媒体语篇体裁互文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模式。复调理论的基础与核心是对话,从形式上看表现为声音,从内容上看表现为社会意识。各个社会阶层、行业领域用不同的话语体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或意识形态,因此言语体裁具有一定的社会建构性,不同的利益群体均有各自适用的体裁。然而,体裁并不是绝对稳定封闭、静止不变的,体裁交叉、渗透、镶嵌等现象在新媒体小说语篇中屡见不鲜。关于体裁互文性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形式与内容、主观与客观等方面着眼,既有语篇内在的原因,又具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小说本身多声部、杂语类、多主题的特征以及外部如社会意识形态、交际目的、职业领域等方面的因素均是构成语篇体裁互文性的重要原因。除了体裁互文,汉语新媒体历史小说语篇在成分互文、文化互文、媒介互文等多方面都具有独特之处,对这些互文现象及产生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1]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巴赫金全集:第5卷.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2]辛斌.互文性:非稳定意义和稳定意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蒂费那·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4]Julia Kristeva. Word, Dialogue and Novel[M].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86.

[5]米哈伊尔·巴赫金.言语体裁问题[M]∥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6]辛斌.体裁互文性的社会语用学分析[J].外语学刊,2002(2).

[7]黎运汉. 语体交叉的方式及其作用[C]∥黎运汉:修辞·语体·风格论文选.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8]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米哈伊尔·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M]∥巴赫金全集:第3卷.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10]辛斌.语篇互文性的语用分析[J].南京:外语研究,2000(3).

[11]杨美平.语篇体裁理论在英语新闻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014-01-06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9YJA74002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YY034)。

向 琼(1979- ),女,湖南沅陵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I06

A

2095-7602(2014)03-0113-05

猜你喜欢

巴赫金互文语体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巴赫金与圣经对话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