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卡通”门禁管理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

2014-07-04张建军

电力安全技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柜门发卡一卡通

张建军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甘肃 兰州 730050)

变电站二次设备工作现场的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对运行中的变电站进行改扩建工程时,工作现场的安全管理缺乏有效的强制性,工作人员随意开启运行保护屏柜门或误动运行保护装置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电气设备一、二次回路工作的失误,会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等非常严峻的事故。因此,如何有效提升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能力是电力行业的重大课题。

1 “一卡通”门禁管理系统的开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综合应用射频识别技术、非接触式“一卡通”技术实现对二次设备柜门的智能化闭锁管理,可有效地约束变电站二次作业现场人员的行为,提升安全防控能力,降低安全风险。

结合变电站实际设备结构,经过多次讨论和现场改进,将原开关柜、保护屏和各配电室大门把手位置改造更换为电磁感应锁。统一采用弱电电磁感应技术和射频技术实现对开关柜、保护装置柜、配电室门的“一卡通”智能卡片管理。

1.1 变电站“一卡通”柜门管理系统结构

变电站“一卡通”柜门管理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由“一卡通”柜门管理主机、“一卡通”管理软件、授权发卡装置、检修或操作任务卡、智能柜门锁和万能解锁钥匙等组成。

1.2 系统原理

变电站“一卡通”柜门管理系统采用操作任务卡、智能柜门锁集中管理的方式实现对柜门闭锁、智能解锁的操作功能,且兼具用户管理、操作时限、维护管理、卡片管理、操作信息记录与查询等功能。授权发卡装置、操作或检修任务卡(与员工身份卡合并为一卡)、智能柜门锁之间采用非接触式检测识别、传输信息,且同时具备机械解锁方式,供紧

图1 变电站“一卡通”柜门管理系统结构

系统软件还可实现对设备信息的整体汇总、操作人员管理、操作任务管理等功能。软件通过授权发卡装置下发操作指令给操作任务卡,对授权的柜门锁进行解锁操作。智能柜门锁通过对现有各变电站柜门锁进行改装或更换的方式,为变电站内每一个柜门锁赋予身份认证。

操作时,在系统软件进行解锁范围内选择授权,指定操作人、监护人和有效时间,并将授权的解锁操作指令通过发卡方式传送给操作任务卡,操作人员带操作任务卡至现场进行解锁操作。在紧急或异常情况下,可使用万能解锁钥匙采用外部机械解锁方式,实现柜门的解锁操作。

2 “一卡通”门禁管理系统的特点

(1)变电站“一卡通”门禁管理系统可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进行现场授权发卡和远程安全监督。如,可将变电站开关柜、保护屏、配电盘等柜门及生产场所的门锁使用的解锁卡制成与运行人员岗位相同的值班标志胸牌,既便于携带,又能够按照人员岗位分级授权,开启不同管理范围的柜门,使得变电站各保护柜门、配电室门开启灵活,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运行人员巡视、操作等日常工作。集控管理的变电站也可根据解锁卡的读写检查人员现场到位情况。

(2)可根据检修任务对检修人员进行工作的有效时间、具体工作地点的保护柜门进行发卡授权管理。即检修人员根据现场办理的工作票,可在规定时间内持卡打开工作地点的门锁进行工作,而无法开启其他设备单元的门锁。工作时间结束后,所持解锁卡自动失效,从而达到可靠关闭生产场所门锁的预期效果,杜绝了外来工作人员随意开启柜门、擅自延长工作时间的不良行为,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3)对现有配电室、保护室、安全用具室等门锁进行技术改造,提出变电站“一卡通”管理模式,提高了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大运行、大检修”体制建设的推进,变电站集中控制日益成规模化,变电站“一卡通”门控系统的应用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的工作条件,有效地加强了变电站现场的安全管控能力。

3 结束语

变电站“一卡通”安全管理系统的现场应用,是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作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问题,从技术上保证了人身的安全,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通过智能刷卡和紧急机械解锁相结合的解锁方式,简化操作,方便管理,提高了运维检修工作的效率。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于2009年在330 kV 新庄变电站进行了1年的现场试点运行,系统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便捷,受到现场运维人员的一致好评,并已在750 kV 武胜、白银变电站,330 kV 桃树村等变电站进行了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柜门发卡一卡通
基材和压贴工艺对浸渍胶膜纸饰面细木工板柜门翘曲度的影响∗
数理:它是几号柜
彩虹发卡
变电站防误闭锁系统的扩展应用实例分析
要戴发卡的小男孩
防撞柜门结构及配电柜实用分析
基于“一卡通”开发的员工信息识别系统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向心加速度学习一卡通
自动发卡机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