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绿色基建管理研究

2014-07-03陆恩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管理方法高职院校研究

陆恩

摘 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基建工作中树立低碳理念,弘扬低碳文化,贯彻低碳制度,重视节能环保设施建设,对高职院校绿色基建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绿色基建 管理方法 研究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45-02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校园面积2216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现有11个学院,79个专业,在校生2.4万人。基建处树立绿色建筑理念,加大节能环保设施建设,弘扬低碳文化,打造“绿色大学”成绩显著,被当地政府评定的“学校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达标单位”。广大师生在校园里受到绿色文化熏陶,自觉投身节约型校园建设。2012年生均用水43.7立方米,用电503.1度,处于同类高校的先进行列,被金华市评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先进集体”和“金华市节能工作先进集体”。

1 树立绿色基建理念

1.1 校园建设符合绿色要求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知识密集、人文荟萃,校园建设要创造精美的建筑空间环境,为校园环境赋予文化内涵,注入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基建处根据大学校园环境育人的要求,开展绿色基建,做了以下工作:

(1)环境设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校园建设、修复中不破坏自然环境,不给自然景观留下人工痕迹,不破坏有价值的绿化植被,不破坏小动物栖息地;(2)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建筑资源。基建处将土地、水、树木、风和太阳能等自然资源视为一种资本,如高效利用土地、选择环保型建材、正确处理废弃物、保护与有效利用风源与水资源;(3)以人为本,营造大学校园文化。基建处在绿化景观、奇石艺术、雕塑艺术、亮灯工程等设计上本着体现校园文化,体现校风要求,体现积极向上的风貌,给师生创造热爱的心理“磁场”,在无形中统摄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1];(4)建筑空间,达到健康、适用和高效的要求。基建处设计的校园建筑有浓郁的文化传承意境,校园植物空间构成做到有利于植物栽植养护,校园建筑空间保障了学生文体活动和休读的需要。

1.2 树立绿色基建理念

二氧化碳是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在工程建筑中使用能源会产生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绿色建筑要求建筑用地的土壤无毒、无有害物质,地下水纯净,施工和装修时最大限度减排二氧化碳。绿色基建的理念是有效抑制二氧化碳产生。基建处坚持绿色基建理念,其做法是:

(1)节约能源,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安装自然通风设置;(2)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3)回归自然,建筑外部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4)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和装修材料,处理废旧物资符合环保要求。

2 重视节能环保设施建设

2.1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基建处在学生浴室改造过程中,选用经济耐用、绿色环保的节能材料,为学校学生提供“绿色洗浴”。学生公寓标准化改造要求热水进房间,采用空气能供应热水,每年节电50多万度。4万多平方米的图文信息大楼的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节能,选好用优质节能低碳材料,大楼玻璃幕墙选用“low-e”玻璃,利用自然采光和太阳光热,达到了保温效果。

2.2 教学大楼建设人性化

阶梯教室改造时考虑到学生上课视野的舒适度,合理选择教室面积与黑板的比例,科学确定黑板位置;为便于学生摆放书本和学习用品,增大了课桌的宽度;为使学生座椅舒适,进出方便,增加了地面台阶的前后宽度。针对学生宿舍用电超负荷的情况,新建学生宿舍在电气设计、变压器及灯具的选择上从节能降耗的角度进行论证,确定最佳方案。对实验大楼改造,在大型设备安置、水电线路改造等项目全程跟踪,确保环保与施工质量。

2.3 试点考核教学楼能源消耗量

基建处以师范学院和医学院的教学楼为考核对象进行试点,将全年用电量一次性分摊到所对应的建筑面积上得出的能源消耗量指标[kWh/m2·年][2]。这二个学院的用电需求不同,所以教学楼全年每平方米分摊的电耗相差很大,基建处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定一个既能保证教学质量,又符合节能要求的各类专业能源消耗量指标。

3 当好培养“绿色公民”的助手

3.1 承建部分“绿色公民”课程

学校把“绿色公民”纳入高职人才培养计划,开设“绿色公民”课程。基建处参和计划参与的课程有:“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城市园林专业、商品花卉专业、环境监测与减排技术专业、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等,目前正在着力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部分实训基地已成为浙江省高职院校示范性实训基地。

3.2 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基建处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学生在“衣食住学行”五个方面培养环保习惯。在饮食方面,倡导“光盘”活动,为学生食堂做了永久性宣传牌;在穿戴方面,倡导自己动手洗涮,为学生宿舍配了洗衣机;在住宿方面,倡导节水节电,为公寓安装了水电表等计量装置;在出行方面,提倡选择校车或骑自行车外出,在校园内建设校车停车棚;在学习方面,要求自然采光达到300个勒克斯(lx)时不开电灯,基建处辅导学生学习GBJ133-9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和测算方法。

3.3 提供“绿色”实训基地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遵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创了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育人模式,结合“绿色基地”实践活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创办“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办学模式,基建处利用校园基建项目为学生提供校内基地,讲解绿色施工的要求与方法。工程建设在保证质量、安全等的前提下,讲解科学管理和节知识,减少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3](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方法。endprint

3.4 使校园成为环境育人的场所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基本建设继承和发扬历史文脉,并赋予时代的气息,运用合乎美学要求的设计语言,通过建筑、广场、雕塑、绿化等设计要素,精心组织有序的校园物质空间环境。对山体、绿化等环境要素加以合理利用,建筑布局悉心安排,营造出连绵一体的绿色开敞空间,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道路布置结合现状,顺应地形,便捷而顺畅。建筑布局秩序与自由有机结合,采用轴线的设计手法,对相关学院、学生食堂等建筑进行组织,改变建筑布局的无序状态,促成校园主体空间序列和标志性建筑的形成。医学院、经管学院、艺术学院、师范学院等教学大楼相对自由布局,与现状保留建筑相协调,局部地段建筑相互关联,形成各具特色的建筑空间。构筑有着深刻内涵和品位的校园艺术环境,体现校园文化和低碳环境的育人作用,同时给师生以美的享受。

4 弘扬低碳文化

4.1 低碳校园建设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大黄山麓,东临“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的金湖,西靠“一枕春眠到日斜,梦回直到小山茶”的中国茶花园,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塑造了生态校园的良好形象。基建处在规划校园建设时充分考虑低碳、节约、环保的要求,规划符合多功能的校园布局。如建设图文信息中心大楼依照自然条件,保留原有的山林坡地,主动给一片松树林让路,减少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做到教学办公用房、生活用房、活动用房的建设和维修有科技含量,体现低碳环保,保证环境舒适。绿色低碳的理念还体现在学校日常的运行管理环节中,2011年,王振洪院长率队赴欧美访问后,拟定了把生态工程引进校园的绿色计划。基建处从校园废水的处理入手,实行雨污分流,使雨水经过沉淀成为景观用水,提高了雨水的利用效率,同时采取最佳管理技术,减少地表水流的冲击带来的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用于冲刷厕所、浇灌花草、清洗路面等。基建处还协助后勤处在公共绿地上安装了喷灌设施,根据气候、土壤和不同花草树木生长需要,合理灌溉。同时,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对灌溉设施进行检查与维护保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园林绿地照明设计使用节能灯具,节省电耗。每幢大楼都设计了化粪池,在寒、暑假期间清理,将发酵物给植物施肥,促进植物的生长。

4.2 低碳文化建设

建设具有低碳特色的环境,需要具有艺术审美造型的特色装饰,它不同于普通的装饰装修,它融入了学校办学理念、低碳文化、办学特色等。基建处建设“十三个名人雕塑、体育运动雕塑、校友亭”等雕塑群,园林和休读点,每一幢建筑都会为给学生的记忆留下烙印,值得终生记忆。低碳文化建设体现了办学特色、校训校风和人文精神,还配合学校开展节水周、地球一小时、文明寝室、节约型校园建设等形式多样的低碳活动,启发广大师生从身边的事做起,积极参与节能环保活动。2013年征集低碳、节能减排“金点子”451个,有12个涉及基本建设投资和管理方面的点子被采纳。

5 贯彻低碳制度

5.1 建立低碳监管制度

基建处在新建筑项目中积极推广中水回用、绿色照明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和设备的运用。收集、整理移交学校各建筑楼体的水电管网图纸、地下给、排水管网图纸。由校领导、工程和审计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实施节能专项审查,从多个环节把关。在环境设计方面:审计绿化率,硬化路面分布及路面遮阳等指标,以减热岛效应,降低建筑物损耗的能耗。围护结构设计方面:针对学校现有的楼房的屋面、墙体、窗户等围护结构情况,审计保温、隔热、遮阳方面是否达标;设备系统设计方面:审计提高空调、照明及其它设备的能效比方案的可行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面:审计太阳能、风能、雨水使用的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基建处对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和系统功能两大部分性能实施检验,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性能检测的内容是墙体、屋面的传热系数、隔热性能,测定幕墙气密性能和外窗气密性和传热系数。检验系统功能内容有采暖、空调、设备、配电、照明、监测与控制系统,冷、热管网输送效率或损耗,供冷、热水系统的补水率,循环水泵的单位输冷、热耗电量,冷水机组的能效比,风机单位风量耗电量,保温风管和冷、热水管道的外表面温度,平均照度与照明功率密度等。基建处的对建筑能源使用和节能管理严格执行低碳规定,使师生感受到住房低碳生活无处不在的氛围之中。

5.2 解决绿色基建难点问题

基建处按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要求,制定目标、明确责任、进行过程控制,并最终形成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的过程控制报告。

在建筑设计时,“既要考虑单体建筑,又要考虑学校的统筹规划和总体布局;既要考虑新建建筑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又要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性质的既有建筑的节能节水问题,注重降低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总的能源资源消耗。责任是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要求,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过程控制包括防热岛效应、防透水地面、防施工污染、防风环境不良。热岛效应是教工住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基建处防热岛效应从规划设计入手,在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空调排热等因素全盘考虑,通过热岛模拟预测分析现场测试取得数据提出预防措施。透水地面是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基建处在公共绿地、绿化地面设计时确保应有面积,防止出现自然裸露地面而导致地表迳流、水土流失等情况产生。风环境是学校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基建处在保证自然通风的前提下,以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 m高处风速V<5 m/s为基本要求,进行室外的风环境作模拟预测分析。防止出现建筑单体设计和群体布局不当而导致行人举步维艰或强风卷刮物体撞碎玻璃等的事件。施工常会引起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等影响,是等级过程控制中的重要环节。要求施工单位提交环境保护计划书、实施记录文件、自评报告及当地环保部门对环境影响因子如扬尘、噪声、污水排放评价的达标证明。

5.3 实施能耗限额制度

学校能耗以水电为主,建立指标化用电管理体系,带动了其他能耗限额制度。基建处积极参与用电用水指标化管理,理顺水管线路,按照部门要求单独设置,尽量减少交叉;水表电表等计量设备配置到位;研究交叉使用和共用水电的分摊办法。

5.4 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包括能耗计测、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节能改造及评估考核的全过程。基建处为校园建筑设施建立了具有实时远程传输、数据采集、动态显示、日常报表管理、节能运行控制的监管系统,使职能部门能及时发现高能耗情况以及运行系统的故障及原因,及时排除故障。目前,正在建设校园智能化水电监控平台,以便实现水电管理动态化、能耗数据可视化。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探讨[J].建筑经济,2011(6):48-51.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Z].2008-05-13.

[3] 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S].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方法高职院校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