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项目中课题组成员关系的差序格局探析

2014-07-02朱成林袁曦临

新世纪图书馆 2014年4期
关键词:社科格局结构

朱成林+袁曦临

摘 要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用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不同于西方社会“团体格局”的特点。差序格局的形成受到以下因素影响:血缘、地缘、经济水平、政治地位、知识文化水平。本研究以2005—2010年图情文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地缘、业缘和学缘三个方面探讨了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中反映出的关系和结构,探究并验证在课题研究中是否存在“差序结构”,并分析这种差序格局对学术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 学缘关系 社会网络分析 差序格局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分类号 G250

Sequence Pattern of the Project Group Membership:Taking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 Philology Project in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as an Example

Zhu Chengling, Yuan Xilin

Abstract Fei Xiaotong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pattern of difference sequence on his study about Chinese rural in 1940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group pattern in western society. Pattern of Difference Sequence affected by consanguinity, geography, economic, political status, education level, etc. This study collected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 in Library, Information&Bibiography Class from 2005 to 2010.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structures in the project team members from three aspects of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 relationship of colleague and consanguinity of scholarships, verified whether there is a structure of difference sequence in academic research and analyzed the impact to academic research.

Keywords Consanguinity of Scholarship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Pattern of Difference Sequence.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 Relationship of Colleague.

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对中国乡村结构进行实地研究后,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乡土社会具有独特的“差序结构”,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

费孝通先生将其定义为:“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1]

这一概念的提出对研究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因此,自其提出伊始就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发现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差序格局”在“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基础上,逐渐渗入了“业缘”关系、“拟血缘”关系、“利益”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这也使其所包含的社会关系范围不断扩大[2]。这一理论不仅可以用来分析乡村,还可以用于其他社会群落结构的分析上。

在进入大科学时代的今天,任何一个科研项目都不可能由一个人完成,项目研究需要团队合作,需要课题组研究成员之间的协同努力。因此,围绕一个研究项目,就生成了一个以学术研究为职责的研究群落,其核心无疑是项目的负责人。将“差序格局”理论引入研究项目中,探析研究项目中课题组成员间关系结构的特征,验证其是否存在“差序结构”,正是本研究所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1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对象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金研究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代表了我国人文社科类研究的水平,能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历来被全国社科界同仁视为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科研水平、科研成果和科研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3]。国家社科基金于1994年开始资助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的项目,统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http://www.npopss-cn.gov.cn,以下称“社科规划办公室”)[4]发布的历年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立项的情况,截至目前共资助约1 018项图情文类课题,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高校作为国家教育的滩头阵地,科研和教学两大任务相互依存,这也使其成为最能反映学术群落结构的机构。选择高校图情文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探明这一领域中的研究项目合作群落的结构,及其科研合作规律。

1.2 研究方法

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科研合作领域,通过研究合著现象来反映科研合作现象,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许多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也已经出现并被应用,如Ucinet即是一款集成了多种社会网络分析功能的软件。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科格局结构
格局与结局
透析2019年中文社科排名靠前期刊里的大学和学者
余杭区首个“社科之家”揭牌启用
以天地为格局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人文社科
半包围结构
汪曾祺专辑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