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CDMA网络湖泊超远距离覆盖及优化

2014-07-02何志江西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昌市330000

江西通信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远距离馈线链路

何志 江西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昌市 330000

浅析CDMA网络湖泊超远距离覆盖及优化

何志 江西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昌市 330000

简要介绍湖泊场景超远距离覆盖新技术的研究与系统仿真,开展湖泊环境下超远距离网络覆盖技术应用现场试验,分析、掌握典型场景的超远距离网络的网络优化基本原则,总结优化方法,提出优化工作相关专题的解决方案,研究网络质量评估体系及考核体系,总结建网和优化经验,为下一步的超远距离网络的网络建设、优化和评估策略提出可行性技术建议。

CDMA 超远覆盖 超导滤波器 塔放

1、前言

随着CDMA网络发展从大规模工程建设进入到精品化网络阶段,CDMA网络优化的工作也要求更加精确性和针对性。而我国地理辽阔,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存在较多地势的超远距离覆盖的网络需求,因此要做CDMA精品网络,必须要对各种超远距离的地理环境做到覆盖好、质量优、投诉少的网络要求,这对网络优化提出了挑战。

在湖泊场景中,地势比较平坦,在大面积的沼泽中分布着较多的湖泊、河流等。信号的遮挡因素相对较少,但是信号的折射、反射现象较为普遍。在该场景中会分布较多的旅游景点,因此话务量会随着旅游季节的变化而呈现阶段性特点。

湖泊水域场景的特点如下:

1)整体话务量较低,并随着旅游季节的变化而变动;

2)信号受遮挡的因素较小;

3)湖面对电磁波信号近似于全反射,信号的覆盖范围难以控制;

4)传输资源匮乏;

5)有源设备供电困难;

6)覆盖对象主要为渔民和游客等;

7)覆盖目标为单点大面积覆盖;

8)站址选择以岸边海拔较高的位置为佳。

2、CDMA超远距离覆盖技术

2.1、塔放(TMA)

根据使用的目的不同,塔放可以分为上行塔放、下行塔放、双向塔放。上行塔放是通过在紧靠接收天线侧增加一个低噪声放大器来放大从天线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抵消馈线损耗(feeder loss)来获取增益,从而提高基站的接受灵敏度。

下行塔放安装在塔顶,有效弥补馈线损耗,最大输出功率120W,可提高基站输出功率约10dB,有效提高覆盖范围。典型上行塔放的改善值为3dB,对应上行小区半径增大近25%,覆盖面积增大近50%。

双向塔放就是在塔顶放大上下行信号,以提高基站的覆盖范围,主要应用于话物密度较小的农村、郊区、乡镇和海域等。

优点:扩大单点覆盖范围、提高接收灵敏度、改造施工简单、投资费用低。

缺点:塔放不增加容量;对于下行,T M A有0.5dB的插入损耗;气候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年限;维护较困难。

2.2、超导滤波器

利用导体在-200℃时,表面电阻近似为零的特性制成的滤波器,Q值可达10万,高于目前采用腔体滤波器的Q值20倍。因此具有极小的通带插损(<0.1dB),极高的阻带抑制(>60dB)和极陡峭的过渡带(最高可达-100dB/400KHz)。同时在超导滤波器之后配备有在超低温工作条件下的低噪放(LNA,增益为12dB),具有极低的噪声系数(<0.5dB)。用其作为基站接收机的射频前端设备,能彻底抑制基站接收机的各种干扰,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解决了移动通信上行信号弱的瓶颈问题。而且超导滤波器安装在基站主接收机和分集接收机上,因此不影响分集接收抗多径衰落的功能。根据实测,利用超导滤波器可使覆盖半径扩大22%,覆盖面积扩大45%。

高温超导滤波器由于工作温度低,需要深度制冷,因此外围部件较多,结构较复杂。主要包括高温超导滤波放大电路、深度制冷系统、精确控制系统、真空绝热系统四部分。

其中高温超导滤波放大电路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高温超导滤波器(HTS Filter)和低温低噪声放大器(LNA),滤波器微带电路由高温超导薄膜材料制作,工作温度在液氮温区(77K),为降低系统的噪声,将低噪声放大器也放置于低温区。深度制冷系统为高温超导滤波器提供实现超导特性的低温工作环境,一般常用斯特林制冷机或脉冲管制冷机,它是系统的另一关键部件。

真空绝热系统是将工作于液氮温区的超导滤波放大电路与外界的室温环境隔开,尽可能降低两者间的热量传递。精确控制系统是实时测试高温超导滤波放大电路的实际工作温度,随时对制冷系统发出指令,保持冷区温度恒定,同时对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监控和预警。

优点:可以提高接收机灵敏度约3dB,覆盖半径可以扩大22%,覆盖面积可以扩大约45%。

2.3、RRU上塔

射频拉远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带来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网络覆盖模式,它将大容量宏蜂窝基站集中放置在可获得的中心机房内,基带部分集中处理,采用光纤将基站中的射频模块拉到远端射频单元,分置于网络规划所确定的站点上,从而节省了常规解决方案所需要的大量机房;同时通过采用大容量宏基站支持大量的光纤拉远,可实现容量与覆盖之间的转化。

RRU的工作原理是:基带信号下行经变频、滤波,经过射频滤波、经线性功率放大器后通过发送滤波传至天馈。上行将收到的移动终端上行信号进滤波、低噪声放大、进一步的射频小信号放大滤波和下变频,然后完成模数转换和数字中频处理等。

由于广覆盖基站一般来说塔的高度比较高,如采用常规手段使用7/8或者5/4的馈线上塔方式,势必会带来很大的馈线损耗。通过采用RRU上塔的方式,减少馈线的损耗,可以有效的提升前、反向增益2~3dB,增加20%的基站前、反向覆盖半径。

优点:减小了无线基站设备对机房的依赖,节省了设备机房以及配套方面的建设投资,降低能耗。

缺点:需要有电源线从地面拉上塔顶给RRU供电,需要有严格的防雷措施。

2.4、大功率发射

常规场景下每载频的发射功率最大为2 0 W(43dBm),通过提升载频的前向发射功率,可以有效的提升前向覆盖距离。下行发射功率每提高3dB,下行覆盖增益3dB,对应下行小区半径增大近25%,覆盖面积增大近50%。

(3)回热系统优化成果显示,随着机组负荷率的下降,汽轮机热耗和供电煤耗下降值随之扩大,说明基于0号高压加热器的回热系统适合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调峰需求。

优点:改造方案简单,依赖条件少,投资费用低。

缺点:由于使用的功率较大,容易出现越区覆盖的问题,给网络优化带来问题;广泛使用时将导致下行干扰随之上升。

3、湖泊场景传播模型研究

3.1、湖泊传播模型研究

基于水域电磁波传播的特点,湖泊场景的基础传播模型选择Okumura—Hata郊区模型。路径损耗定义为:

其中:

3.2、链路预算

链路预算是在保证通话质量的前提下,确定基站和移动台之间无线链路所能允许的最大路径损耗。通常情况下,前向链路进行人工计算的意义不大,主要表现在:

1)在反向链路中,各种因素已知或者可以准确估计,因此结果比较可靠。而前向链路不可预知的因素较多(如周围基站的干扰、移动台的移动速度等),因网络的具体情况不同,无法给出一个通用的取值。

2)尽管可以取3dB做为周围基站的干扰系数进行前向链路预算,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结果根据地区不同而异,且相差悬殊,通用取值很难确定。

虽然CDMA前向链路预算会随着移动台距离的远近、小区激活用户的多少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为了能够较为完整的反应链路的状态信息,本文也做了前向链路预算。

反向链路预算路径损耗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路径损耗=移动台发射功率+移动台天线增益-人体损耗-建筑物穿透损耗-衰落余量+软切换增益+基站接收天线增益-基站馈线损耗-基站接收机灵敏度。

衰落余量=正态衰落余量+干扰余量+快衰落余量。

CDMA前向链路预算的原理如下:在保证反向链路覆盖半径的前提下,考虑小区其他用户的干扰、其他小区的干扰、系统噪声干扰等因素,计算出小区边缘的Ec/(No+Io)的值。前向链路预算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台接收信号的导频功率=移动台接收服务小区信号功率+导频信道功率-基站发射功率;

总干扰=小区其他用户干扰+其他小区干扰+系统噪声+外部干扰;

Ec/(No+Io)= 移动台接收信号的导频功率/总干扰。

3.3、覆盖预测

针对超远距离覆盖基站做覆盖预测得出Ec/Io值、接收功率、主小区覆盖图,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及可行方案。

3.4、解决方案关键技术

解决覆盖的关键技术有:

1)超导滤波器;

2)改造的扇区;

3)前向大功率发射+全向站改三扇区定向站;

4)主设备基站硬件升级及功率调整;

5)天馈系统的改造:使用大直径低损耗馈线、遥控电调天线、高增益低水平波瓣角天线。

4、结束语

本文简要介绍湖泊超远距离覆盖的应用原理,该项技术的实际效果有待于后期现场试验的验证,需要配合系统参数的调整;前向超大功率发射对邻区的影响程度需要根据实际测试做分析,必要时候会调整载扇的最大发射功率和公共信道的,使得基站的覆盖效果达到最佳。

[1] 万晓榆,万敏,李怡滨.CDMA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1009-0940(2014)-2-0019-03

2014-4-17

猜你喜欢

远距离馈线链路
零距离与远距离
天空地一体化网络多中继链路自适应调度技术
高速公路远距离供电系统
变电站10KV馈线开关与线路开关的保护配合应注意的要点
捐献
基于数据包分割的多网络链路分流系统及方法
远距离供电系统在滁马高速的应用
基于新型材料的短波馈线实践
配网馈线接地定位及环供支线接地选线判据探讨
基于3G的VPDN技术在高速公路备份链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