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运输行业北斗应用标准发展战略思考

2014-07-02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冯涛吴海乐潘黎

卫星应用 2014年11期
关键词:车载北斗终端

· 文|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冯涛 吴海乐 潘黎

交通运输行业北斗应用标准发展战略思考

· 文|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冯涛 吴海乐 潘黎

一、引言

近年来,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广泛,涉及道路运输安全、船舶航行安全、货运物流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等多个领域。北斗应用标准在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具有可借鉴性的成功经验;同时北斗应用标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明确未来交通运输行业北斗应用标准发展战略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在重点领域加强行业北斗标准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交通运输行业北斗应用标准现状

交通运输是卫星导航最广泛的应用领域,80%的卫星导航应用集中在交通运输行业,主要涵盖了公路、水路、沿海港口、航空和铁路等业务领域。

表1 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应用精度要求

这些领域对于卫星导航定位精度等指标的需求均有所不同(见表1),北斗应用标准及规范正是描述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技术指标要求。交通运输行业卫星导航2011-2012年发布和修订的应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 794-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 796-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 808-20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 809-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等,这些标准的成功应用验证了好的标准是来自实际的应用和不断使用的过程。交通运输行业北斗应用标准的现状分析如下。

1.应用需求,带动标准研究制定

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危险品运输车辆联网监控的需求,发展了上海世博会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解决了进入上海的外省(市)车辆的监管难题。上海世博会安保应用点燃了全国范围内营运车辆的联网监管需求,催生了全国统一监管平台的建立,推动一系列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发布,从而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所有营运车辆终端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实现了已建新建平台、异构异地平台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这些迫切的应用需求,显示了北斗应用标准的研究和发布的重要性。

★ 交通运输行业卫星导航相关标准

2.示范推广,推动标准成熟完善

在联网联控系统基础上,开展的全国首个北斗示范——全国9个示范省份的重点运输示范工程,在8万辆营运车辆上安装北斗车载定位终端,通过北斗系统对营运车辆进行动态、实时监控,继续对基于北斗的车载终端标准提出了需求。2013年,交通运输部并发布了两套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技术规范《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技术规范》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通讯协议技术规范》,这两套标准对于规范示范省份北斗车载终端的应用及市场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3.政策文件,保障标准落实执行

自2011年起,国家及交通运输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1]80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和《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交运发[2012]490号)《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2014年第5号)等6个政策文件,保障北斗应用标准的落实,推动标准的顺利执行。

三、交通运输行业北斗应用标准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北斗应用标准在交通运输行业已有较好的基础,但仍处于完善阶段,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涵盖范围不足,缺乏顶层设计

第一,应用领域覆盖少。目前发布的标准仅仅局限在车辆监控和船舶航行等领域,而其他领域,如交通执法、安全监测、应急救援、收费管理等基本没有北斗相关标准,原本计划在公路边坡监测和桥梁健康监测领域申报标准,但没有通过早期审查环节。

第二,落实区域覆盖小。交通运输部出台的强制安装北斗的政策措施局限于部分示范省份,符合北斗车载终端标准的产品应用范围有限。

2.标准执行偏差,长效保障不足

各级政府和企业对标准的理解和要求不一致,导致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入市场,即使产品符合标准,用户对产品的接收程度也仍然偏低,维护意识不强,导致终端数据采集不完整。

3.标准应用脱节,产业链条不畅

部分标准的研究、制定与应用脱节,产业链条各环节之间的标准脱节,存在需求不迫切、发挥作用有限等问题。前者产生一系列“僵尸”标准,后者则影响标准整体作用的发挥。这一问题通常是由于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不足导致的。

四、交通运输北斗应用标准的发展战略与建议

1.交通运输北斗应用标准的发展战略思考

结合交通运输北斗应用标准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部分问题,现提出交通运输北斗应用标准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如下:推动建立北斗系统行业应用标准体系和知识产权体系,强化北斗系统行业应用标准的制定、修订、宣传贯彻和计量检测,完善行业北斗应用可持续的保障政策,促进北斗标准在智能交通、海事、民航等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拓展应用范围。

为达到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考虑以下从四个重点领域着手,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北斗标准工作的顺利进行。

(1)车载终端标准

北斗车载终端在行业其他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拓展,近期出租车的北斗终端标准即将发布,公交车的北斗终端标准已列入研究计划。

(2)船载设备标准

2008年,制定的船载终端标准主要基于GPS,后续需要修订增加北斗内容。在未来的工作进展中,将针对“四客一危”(客渡船、客滚船、高速客船、旅游船和危险品运输船)船舶的监管需求,进一步开展沿海内河船舶的北斗示范应用,制定相关船载终端标准。在国际应用中,国际航行船舶的《船载北斗接收机设备性能标准》已在国际海事组织(IMO)伦敦总部召开的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3次会议上获得正式批准。

(3)搜救领域标准

交通运输部将结合即将启动实施的行业第二个北斗示范工程“基于北斗的中国海上搜救信息系统示范工程”,开展一系列基于北斗搜救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包括船载应急无线示位标(EPIRB)、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个人用的人员失事失位信标(PLB)、人员落海警示系统(MOB)和搜救手机等搜救终端。

(4)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标准

结合全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规划,交通运输部近期将启动建设行业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并同步开展相关标准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增强辅助信息广播系统》信息数据元、数据电文格式和基于调频负载波的差分信息播发技术要求,以及《高精度卫星信息报告与共享协议》等标准的草案。交通运输行业地基增强系统的建成,将带动智能驾驶、港口自动化、公路基础设施监测、船舶精密引航、精确驾驶监控和机动车驾培及驾考领域对北斗的应用需求。

2.交通运输行业北斗应用标准发展建议

交通运输行业北斗应用标准战略的提出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而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应用发展规划,现提出以下四点发展措施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指导标准研究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交通信息化基础性关键标准,构建行业北斗应用标准体系架构,指导基础性、关键性标准研究,保障北斗标准的贯彻执行。

(2)组织协调机制,推动标准发布

充分发挥交通运输部北斗应用组织协调机制的职能作用,与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委员会密切配合,统筹规划;在交通运输相关的各标委会中强化北斗标准地位,优先考虑北斗相关标准的设计审查工作;同时与公安部、工信部等部委加强协调,确保各行业之间标准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3)建立检测审查机制,监督标准落实

检测手段和审查机制的建立也尤为重要。未来将继续结合重大示范工程的建设完善相关标准,借鉴车载终端标准符合性检测经验,建立标准符合性审查机制,保障标准的贯彻执行。

(4)研究政策法规,规范市场环境

进一步研究全国范围内“两客一危”车辆安装北斗终端的政策文件;研究“四客一危”船舶、搜救终端和驾培终端安装符合标准的北斗终端的鼓励政策文件和建议。规范行业北斗市场环境,保障应用的可持续性。

五、结束语

卫星导航系统是交通行业应用最广泛的信息基础设施,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北斗应用标准,提出北斗应用标准发展战略,既符合国家建设北斗系统和推动北斗产业化的发展战略目标,也为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并将伴随北斗系统建设和行业示范应用的陆续实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北斗应用标准化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车载北斗终端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北斗时钟盘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高速磁浮车载运行控制系统综述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奔驰S级48V车载电气系统(下)
基于声波检测的地下防盗终端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