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书评·经典阅读·公共图书馆

2014-07-02于艳波

新世纪图书馆 2014年4期
关键词:经典作品书评图书馆

于艳波

微书评是基于微博平台的一种书评文体形式,称其为微书评是与传统书评比较而言。传统的书评是发表在纸质媒体上,写作有一定套路,作者有一定知名度;而微书评则是发表在网络上(包括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内容以140字为长度,以写作风格分散、文字个性突出、短小精悍见长,它轻灵、抽象、感性的语言如同一串串音符传播于各类移动便携的终端,使人们在无聊与零散的时间里以不经意的方式就进行了接收或传播。“好的微书评就像刺一样扎你,让你兴奋、让你产生快感、让你瞬时就有了阅读的兴趣”[1]。

1 微书评的时代特点

微书评是现代数字技术和时代大众文化的产物,因而它更多的展现出了时代特点:其一,流动传播的便捷性。随着3G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信息接收终端种类不断增加,人们可将其随身携带随时随地的与他人进行交流,使零碎时间得到充分利用,让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既获取信息,又愉悦身心。其二,迷你传播的大众性。微书评是通过各种连接网络的平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即时发布的信息,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加之其内容短小,书写自由,与传统书评的成熟理性、较有深度的特点相比,写作门槛较低,因而它备受公众喜欢,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互动平台,用简单的话语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书评由少数人控制的局面,形成了人人皆可进行书评的传播格局,这种更具草根性的“平民媒体”以其简单性、大众性、开放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践行者,已然成为大众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一种新途径。其三,瞬时传播的时效性。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曾断言,以最快的速度回应大众并最聪明地运用比特的人,才能成为大众最好的服务者。微书评正是利用其终端渠道的多样化和快捷化将其时效性发挥到了极致。2005年《哈利·波特 六》上架仅数小时,英国广播公司的网站就开辟了《哈利·波特》书评日志,一位工作人员在还没读完整部书,就开始写下感想,并不断更新,待他读完整部书时距该书正式出书仅5.5个小时[2]。其四,扁平化传播的互动性。在微时代,传播的扁平化趋势更加明显:在Web2.0的技术平台上,每一个手持移动终端的个体都是一个传播节点,传者与受者位置互换、重叠并且逐渐变得模糊;一个传播节点既可能是信息传播交互的一个传送中心,也可能是信息传播交互的接收中心,传播活动不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传播,而是呈现信息传播的网状结构、双向结构,人们可以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形式产生互动、交流,每个人都可成为一个微型中心和传播活动的一个主体。

微书评能在我国以两三年的时间快速发展起来,更重要的赖于它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微书评短小、跳跃如语录体,而语录体又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从儒家经典《论语》开始,到后来佛教传入后的禅宗语录,再到后来的宋代朱熹的《朱子语类》、明代王阳明的《大学问》等,都算做是语录体,基本上都是一种微表达。可以说中国人适合玩微博是因为他们骨子里就有这种文化基因,微书评的产生和流行完全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回归[1]。

2 经典阅读

谈到经典阅读,首先要弄懂什么是经典。古今中外许多名家都对什么是经典有过论述: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认为:“经典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欢它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它们要么自己以特殊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藏在深层记忆中”,“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东西的书”[3]。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也在《论经典》中写道:“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而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对经典的论述。《文心雕龙·宗经》中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这个定义说明经典是指长期流传中形成的,并且具有历史传承的思想观念的文本。由此可见,经典是指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它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这些作品能深刻地改变人们的内心世界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影响了千百万人的思想和行动。这就是经典的作用,以它深刻的思想性、文学性影响着人们,改变着人们的内心世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推进了人类发展的进程。

经典阅读是指读者自主状态下的生态阅读,阅读是“静观”(com templation)的典型形式或它允许读者不断地体验作品的深刻含义,品味、联想掩藏在文字后面经历了岁月后被风干了的历史情境和社会特性[4]。经典阅读不仅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文化精神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浸透着文化的精髓,包容着丰富、深厚的内蕴,充溢着滔滔不息的文化精神,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与文化功能。人们阅读经典不但能获取知识、陶冶性情、激发创造力,更能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加民族凝聚力[5]。但是在市场经济横行,人们偏于物质追求的今天,阅读已带有着很大的功利性,很多人的阅读都是具有目的性的,他们往往打开电脑寻找自己所需的答案,很少会静下来进行深入的思考,就更谈不上阅读经典了,久而久之导致了快餐化阅读、消遣化阅读的盛行。这种浅阅读风气的盛行,一方面显示出了整个社会浮躁的景观,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国民素质的低下。由此可见阅读经典对国人来说是何等重要,“悠长的光阴,你读什么书,能决定你将成为什么人。当然,如果你什么也不读,或者囫囵吞枣什么都读,我也不好意思说你不是人,你只是一个太过粗鄙的原人”[6]。

3 微书评·经典阅读·公共图书馆

3.1 微书评与经典阅读

微书评由于是个人阅读后的感受,因而它更能获得大多数读者的信任,现在许多人都把微书评作为自己选择书籍、阅读书籍的参考。又因微书评较传统书评更具主观性,而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而更能抓住读者心理使其产生共鸣,促使其对评论的作品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网友关恩娜对《昆虫记》的书评:作者笔下的昆虫世界中融合了人生感悟和人类社会的道德观,把科学与文学完美地结合。作品中引用了希腊神话典故和诗歌,语露机锋,形神俱备,读后使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的现代人热爱大自然,对生命产生无限敬畏[7]。只寥寥数语就将这部优秀的科普著作和文学经典的盎然情趣跃然纸上,给阅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只是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是这样,其他门类作品的微书评也同样能起到推荐图书、促进阅读的作用。许多专业圈子、学术社团也注意到了微书评的作用,他们开始以微书评的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体验。如:凤凰读书会“读书空间”版针对教育教学工作者举办的“教育教学类专业书籍微书评”比赛,就起到了为专业工作者推荐优秀专业书籍的作用,让参与者受益匪浅。网友“上古月今朝光”就表示“学习之后的感受是:心动了,赶紧去买书!”网友“宋彥强”跟贴:“无论如何也把这几本没读过的读了,读过的再读一读,寻找方向照单购书呵!”而网友“燕子归来”则由衷地感叹:“微书评——使专业阅读少走弯路,为购书节约了大米。好!”[2]。

3.2 经典阅读与公共图书馆

经典阅读活动是一种具体的对象活动,它与公共图书馆之间形成了一种主体互动的格局。经典阅读即是“个体和全社会基于人文传续和心灵润泽的内在需求而作出的共同选择”[8],同时它也是连接大众与公共图书馆的纽带,它与公共图书馆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的联系。公共图书馆的“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人提供服务”[9]的无门槛性和人人享有平等利用权利的平等性,使其成为人们进行阅读的首选场所。这里丰富的文献资源,专业的管理人员和雅致的阅读空间是其开展经典阅读活动最有力的资源,也是其成为引导经典阅读活动主力军的有利条件。

引领经典阅读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同时也是公共图书馆宣传自己、提高社会认知度、实现自身人价值的显著标志。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每人纸质阅读平均不到5本,对经典作品则更是少之又少,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图书馆的利用率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活动,既活化了馆藏经典文献,使馆藏经典文献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使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在经典文献传播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提升公共图书馆在公众中的认同度,推动事业更快发展。

3.3 微书评与公共图书馆

微书评的出现颠覆了传统书评的传播模式,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反之,公共图书馆在利用微书评推广经典阅读的同时,也充实、丰富了微书评的内容,使微书评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微书评活动,使微书评能够了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利用。

3.3.1 建立网络微书评阅读平台

我国公共图书馆可以在本馆网站开设经典作品微书评栏目,搭建起读者查找微书评的平台。栏目由专人负责,其微书评可以是网上零散的经典作品优秀微书评的汇总,也可以由本馆专门人员撰写。在提供优秀微书评的同时可在本馆的网站上提供可供阅读的馆藏经典作品书目,供广大读者浏览下载。也可以将带有原作品的网页进行链接,使读者在看过微书评,产生浓厚阅读兴趣的同时,能方便、快捷地看到原作品。我国目前有许多电子书网站都收集了大量的经典名著,如北极星书库、E读吧、亦凡公益图书馆等。

3.3.2 组织专人撰写经典作品微书评

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丰富,收罗各学科、各门类众多的经典作品,对于撰写微书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公共图书馆要善于利用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源,积极组织人员撰写经典作品微书评,并通过本馆网站建立的微书评平台或OPAC系统向读者进行宣传,挖掘出掩埋在馆藏文献中的这部分宝藏,引导读者走向经典阅读。

3.3.3 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经典作品微书评大赛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它的无门槛性使其拥有众多的读者。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一有利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作品微书评大赛活动,将读者吸引过来,使其参与其中。由于每个参评者在创作微书评中都需要阅读或重温经典作品,从而起到了激发读者阅读经典作品的作用,久而久之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全社会都形成爱经典、喜阅读、深阅读的良好风气。

[1]张鸣.《论语》就是微博体[EB/OL].[2013-10-10].http://news.163.com/11/1217/06/7LF44TPM00014AED.html.

[2]韩一红.微书评探析[J].图书馆论坛,2013(5):155-158.

[3]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百度文库[EB/OL][2013-10-10]http://wenku.baidu.com/view/52e48c304 3323968011c9216.htm l.

[4]程大立 程倩.从“权威解读”到“生态阅读”:图书馆在经典阅读中的担当与作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56-58.

[5]陆浩东.泛在信息社会中经典阅读价值思考[J].图书情报论坛,2012(1):49-51.

[6]汪涌豪.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EB/OL].[2013-10-18].http://whb.news365.com.cn/mzjy/201204/t20120423_371671.htm l.

[7]第二届“微博书评大赛”第六期获奖微书评出炉[EB/OL].[2013-10-18].http://news.dayoo.com/mobile/124526/124530/201302/08/124530_28900505.htm.

[8]赵雨.经典阅读:多元主体间的竞合及其场域[J].图书馆学研究,2013(9):5-8.

[9]公共图书馆宣言.百度文库[EB/OL].[2013-10-20].http://wenku.baidu.com/view/696050d528ea81c758f578e0.htm l.

猜你喜欢

经典作品书评图书馆
读经典作品的体会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太阳照常升起》书评
試述梵高经典作品
为什么读经典
《重读〈石头记〉》书评
图书馆
去图书馆
共鸣经典 感应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