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气计量估量二三事

2014-07-01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晓文

上海煤气 2014年1期
关键词:供气气量仪表

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许晓文 叶 茂

燃气计量估量二三事

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许晓文 叶 茂

如何确定燃气计量器具出现故障后的燃气流量计量,重庆燃气集团公司对此主要有3种估量方式:(1)根据前3天用气量估量,(2)根据去年同期数据估量,(3)根据实际用气状况和用气设备运行情况估量。文章结合3个燃气仪表计量估量案例,对重庆燃气集团公司的估量方式进行了剖析,发现其不足之处,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法。

燃气 估量方式 故障后用气量 气态方程

0 前言

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燃集团)对计量器具出现故障不能计量,进行估量的方式有:

(1)根据前3天用气量估量;

(2)根据去年同期数据估量;

(3)根据实际用气状况和用气设备运行情况估量;

(4)其他方式。

在我们遇到的燃气计量估量事件中,有3个典型案例的估量方式与上述方式有所不同,觉得有探讨的价值与必要。

1 3个典型案例分析

1.1 案例一、客户甲公司估量分析

客户甲公司属于A燃气公司的重点客户(日用气量超过3 000 m3),其供气压力有特殊要求,在发生故障当天17:00(5月18日),甲公司要求提高供气压力,A公司予以了配合。考虑到增压的不可控因素,第二天的17:00管理站抄表人员对该处计量仪表进行监控,发现其停止计量,但仍然供气。遂通知甲公司,关闭该计量仪表(简称仪表1),由副路仪表(简称仪表2)独立供气(未发生故障前,主副路仪表为并联状态,同时供气并计量)。

第二天早上8:30,应甲公司要求,A公司相关人员、计量仪表厂家及甲公司后勤部人员到场,对该处调压柜两台并联表计量数据进行了提取,并当场分析估量,由于分歧较大,无法达成一致。决定再缓3天时间,综合考虑,求同存异。最后双方认可的理由及结论是:

(1)5月18日17:00~5月19日17:00(24小时)仪表1正常供气,但停止计量,存在1天的估算气量。

(2)由于仪表1所在的调压柜是双路计量,故当仪表1发生故障时,同一调压柜的编号xxxx的流量计(仪表2)正常计量。因为两表表型相同(均为Q650 DN150 PN16),流态相同,所以可以通过仪表2计量数测算得出仪表1计量数。

(3)测算过程:

方法一:

①通过调取故障发生前3天(5月15日0:00~5月18日0:00)计量数据,测算得出正常运行下,仪表1与仪表2的关联系数为0.639,见表1。

表1 故障发生前3天计量数据

②5月18日17:00~5月19日17:00,仪表2正常计量数为38 828 m3,根据关联系数,可估算出仪表1在故障期间的计量数为24 811 m3。

即:仪表1计量数=仪表2计量数×0.639

=38 828×0.639=24 811 m3。

方法二:

故障发生后5月20日0:00~22日0:00两天该调压柜的气量分别为64 916 m3;64 415 m3(由仪表2单独供气,后端用气设备未发生改变)。与故障发生日19日的气量(24 811+38 828=63639 m3)相差无几。再次印证方法一的正确性。

结论:甲公司向A公司补缴气量24 811 m3。

本案例引用了重燃集团估量方式(1),但单纯使用其论证时,却遇到了困难,甲公司提出为什么不用前3个月或者去年同期数据作为估量依据,这两个数据会比24 811 m3低5 000~6 000 m3,显然对A公司不利。估量方式(1)加上发生故障后两天的平均用量的方式,会更让人信服,减少计量争议。

1.2 案例二、客户乙公司估量分析

客户乙未列入B燃气公司的重点客户(即日用气量未超过3 000 m3),实行的是月抄表制度。20××年12月底抄表人员发现气量比11月少计15 000 m3,降低率为24%,但其用气负荷、用气设备并无改变,其燃气生产产品与上月相比也相差无几。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12月18日该调压柜进行了整改,计量仪表在12月19日发生了故障,仪表停止计量但仍然正常供气。客户乙单方面的估量为10 000 m3,具体算法及计算依据并未提供。明知其算法有问题,但该客户是上游供气单位的下属单位,所以处理应相当慎重。

我们把12月这31天的计量分为3部分来分析,见表2。

表2 各时间段用气计量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时段3计量明显异常。如何来还原真实计量,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由于该客户业务稳定,用气负荷较为均衡,可以采取取平均值的做法来推导时段3的真实用气量。用时段1、2的日均用量为基数,乘以12天,即:

(18100+19400)÷19×12=23 684≈23 700 m3。

结论:乙公司向B燃气公司补缴气量13 700 m3。

另外一个比较有力的证明是乙公司提出来的。当B公司提出计算方案时,对方表示了异议,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就是看计量仪表维修标定后,正常供气两天的日均用气量是多少,他们就照此量估量。比较幸运的是,维修后的日均用气量为2 020 m3。乙公司最终接受了B燃气公司的解决方案,补缴气量13 700 m3。

本案例结合了故障发生前平均估量原则,以及排除故障后,通过正常计量来平均估量这一方式,会更让客户更信服,减少不必要的计量矛盾和纠纷。但这一方式建立在对有诚信的客户基础上。倘若是计量黑名单客户的话,这种方式就会有问题,不排除该客户为少缴气费而少开设备,从而给燃气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1.3 案例三、客户丙公司计量纠纷分析

由于近段时间C燃气公司的输差比较大,该公司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来降输增效,其中的大宗客户计量专项检查就是其中项目之一。

在某月的周五,由C公司分管领导带队,各仪表厂家专业技术人员技术配合,计量及抄表人员参加的专项检查开始进行。在检查到最后一家客户时,检查人员发现计量表的压力数据异常,居然只有25.7 kPa,而重庆当地的大气压约为99 kPa,还要加上燃气压力,可以初步断定的是:计量仪表压力传感器损坏,计量严重少计。另外一个可以佐证压力传感器损坏的是:该管段弹簧压力表的数值约为0.05 MPa。至于故障发生的时间段,以及具体的补缴气量,需要进一步分析。

C公司管理站当场通知客户丙后勤人员到场,大家共同见证仪表厂家提取该表历史数据,由仪表厂家分析、解释及提出建设性处理意见。根据当场提取的数据,初步估量约有130 000m3需要补缴。对于一个连年亏损的实体制造企业,要想追讨如此高额的气款,难度可想而知。

第一步:仪表厂家提供初步的估量原则与计算理由,最重要的是能够说服客户丙公司。仪表厂家提取的数据有3张EXCELL表,分别是月记录、启停记录及实时记录,根据这3张表来推导估量。从实时记录表中可以确定:从20xx年6月16日起,该表压力异常,在25.7 kPa上下波动,正负波动不超过2 kPa,此种情况持续到次年的3月,共计发生故障时间为282天。3张表中,月记录表时间顺序显得比较乱,并未按先后顺序排列,给人不严谨的感觉;启停记录表对估量无多大帮助;剩下的就是实时记录,主要靠这个数据来追根溯源。

仪表厂家提取的数据有360条记录,即360天的计量条目。厂家根据前78天的正常日均气量,来推导后282天的估量,再减去282天中已计的气量,得到的就是丙公司应该补缴的气量。不幸的是,仪表厂家故障天数计算错误,少计了49天的气量,这也说明有时也不要太迷信专家。另外一个缺点就是计算方法太过单一,很难说服客户。

第二步:C公司计量人员采取两种方法来计算。

方式一、以2012年1月1日至5月31日正常计量的日用气量为参考。

已知:该表2012年1月1日至5月31日正常运行,155天的用气量为103 075 m3,日均用气量为665 m3。

出故障的时间为2012年6月16日至2013年3月28日,时间共计282天,以日均用气量665 m3估算,这段时间的估量=665×282=187 530 m3。

除去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已缴气量33 144 m3,应补气量=187 530-33 144=154 386 m3。

方式二、根据气态方程计算。

式中:V0——标准状态下的体积量,m3;

V——工作状态下的体积量,m3;

p——流量计压力值,kPa;

p0——标准大气压,取101.325 kPa;

T0——标准状态下的绝对温度,取293.15 K;

T——被测介质的温度,K;

Fz——气体压缩因子。

式(1)中其他值正常,只有p值出现故障,且p值与V0成正相关关系,换句话说,当正常p1值(146 kPa)是误值p2(25.7 kPa)的5.68倍,正常的V01值是误值V02的5.68倍。

已知: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用气量的误值为33 144 m3,所以正常计量值应为:

33 144×5.68=188 257 m3。

除去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已缴33 144 m3费用,应补气量=188 257-33 144=155 113 m3。

综合以上两种方法,其值甚为接近,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估量方法的正确性。

第三步:客户丙公司的回馈及解决方案。

经过两个回合的谈判及交涉,再通过中间人的调停,达成的共识是丙公司在当年内补缴全部气量,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困难,分月补缴。

本案例计量故障有点特殊,集团公司提供的几种估量方式都不太适用,笔者建议以气态方程来解释比较合理,平均用量的方式建议作为佐证。

2 几点建议

通过对上述3个计量纠纷的原因探究,提出建议如下:

案例一:计量仪表故障发生的原因是增压后,管道内的焊渣将涡轮计量表的叶片卡死,从而无法计量。

建议:加强管道安装的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计量安全及计量准确。

案例二:拆开该计量仪表时,发现涡轮表的叶片完全破损,奇怪的是过滤网完好无损,破碎的叶片在进气阀门处聚集。常理而言,由于进气端瞬间高压,调压器如果失效,高速流动的焊渣可能先击穿过滤器中的过滤网,再将涡轮表叶片打坏,但聚集的地方也应该是出气阀。后来反复探讨及研究,最大的可能性是气表后端钢管施工吹扫时,未按照规定关闭出气阀,也未取下计量仪表,方有此祸。

建议:加强施工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对工程质量严格考核。

案例三:抄表人员未及时发现计量仪表的数据异常,是该计量纠纷的直接原因;而相关管理人员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查及复核,是造成该事件的间接原因。

建议:加强抄表人员的业务培训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Analysis on Cases of Gas Volume Estimation

Chonqing Gas Group Co., Ltd. Xu Xiaowen Ye Mao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ethod of gas volume estimation combined with three cases, finding its limit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resolution as well.

gas, estimation method, gas volume after the failure, equation of gaseous state

猜你喜欢

供气气量仪表
◆ 仪表
仪表
页岩超临界态吸附气量计算模型
气量可以学习吗
关于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技术经济的分析
大港油田稳步提高产气量 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指标
气量三层次
奔驰E260车行驶过程中仪表灯熄灭
沼气集中供气运行实证分析与优化研究
中石化LNG项目年底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