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加罗尔:从印度内陆走出的全球第二大“硅谷”看看重庆,如今的IT产业比之当初一点也不逊色

2014-07-01唐松

重庆与世界 2014年7期
关键词:班加罗尔硅谷印度

□ 文/本刊记者 唐松

班加罗尔:从印度内陆走出的全球第二大“硅谷”看看重庆,如今的IT产业比之当初一点也不逊色

Bangalore: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Silicon Valley" walking out from India

□ 文/本刊记者 唐松

地处印度南部内陆的班加罗尔是一座“IT化”的城市。与我国大多数一线、二线城市相比,班加罗尔的基础设施可以用“相对落后”来形容,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但班加罗尔却是一座奇迹之城,也是印度最富裕和最有活力的城市。她的崛起,离不开城市南郊的电子城。电子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建,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班加罗尔也由此成为“印度硅谷”。这里不仅有印度知名的印孚瑟斯公司,还创造了“印度的比尔·盖茨”——该国首富普雷吉姆,有131家国际大型IT公司在此落户。

一座由城堡发展而来的科技之城

班加罗尔由一城堡发展而来,班加罗尔建于16世纪,位于德干高原,在海拔921米的丘陵脊顶上。681年以后是迈索尔国的主要都市,殖民地时代是重要的军事据点。印度独立后,工业化发展迅速,这里是商业都市,印度南部的经济中心和通往马德拉斯、孟买、海德拉巴等地的铁路、公路交通杻纽,这里设有班加罗尔大学、印度科学院、印度科学研究所、农科大学、国家动力研究所等教育研究设施。自1831年起,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直到1947年英军才撤离该市。1958年,德克萨斯公司在班加罗尔建立了一个设计中心,为其它跨国信息技术公司来此设点开辟了道路。六十年代,中央政府把重点国防和通讯研究机构,如科学研究所、国家航空研究所、雷达电子发展公司等设在该市,使该市信息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印度政府对班加罗尔的IT业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扶持。1999年,印度成立信息科技部,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的专门设立IT部门的国家之一。2000年10月17日,印度IT法案生效,为该国电子商务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海归派”对印度IT业的发展也功不可没,他们为印度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和尖端的技术。同时,大量会说英语的廉价劳动力也吸引着西方IT精英公司纷纷将班加罗尔作为发展的桥头堡。IT业的强劲发展为班加罗尔积聚了大量财富。

全球第5大信息科技中心

在印度“硅谷”创立的高科技企业已达到4500多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第5大信息科技中心、全球第二大“硅谷”,被IT业内人士认为已经具备了向美国硅谷挑战的实力。这里不仅有印度知名的印孚瑟斯公司,还创造了“印度的比尔·盖茨”——该国首富普雷吉姆。

现在,班加罗尔拥有近11万IT外包员工,居印度各城市之冠。此外,这里还有约11万人在为美国、欧州、日本以及中国的企业编写程序、设计芯片、进行计算机维护、金融服务以及其他重要的地区或国际性工作。全球有5000家软件开发公司,为1至5等,5等为最高。目前全世界大约有75家资质为5等的软件研发企业,其中有45个在印度,而这其中又有将近30个在班加罗尔。

大环境造就班加罗尔

有人把班加罗尔的成功主要归结为3点,即环境、教育和政府投入。

班加罗尔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上世纪50年代初印度刚刚独立之际,尼赫鲁政府为选定印度的高科技发展基地煞费苦心。经过反复比较,决定选择海拔700多米、气候四季宜人、干净整洁美丽的班加罗尔作为首选城市,其主要理由是,班加罗尔的空气质量很好,符合精密制造业研究发展的要求。

另外,由于环境、气候条件好,大批科技人才愿意前来这里定居,有利于吸引人才。正是从50年代开始,印度负责火箭和卫星空间研究的国防研究发展组织、印度科学研究组织、国家航空实验室、印度斯坦飞机制造公司等一批国字头的高科技研究机构在班加罗尔安营扎寨,形成了以空间技术、电器和通讯设备、飞机制造、机床、汽车等产业为龙头的一批产业,逐步奠定了班市雄厚的科研基础,成为印度有名的“科学城”。二是教育环境。卡纳塔克邦从70年代开始进行教育改革,目前是印度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邦之一。现在,卡邦共有工程学院125所,在数量上居印度首位,是美国工程学院数量的一半。班加罗尔还云集了如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国家高级研究学院和印度信息技术学院等许多名牌大学。

由于有上述条件,班加罗尔从80年代末期开始吸引了国际软件和高科技公司的注意。1987年开始,德州仪器开始在班市开展外包业务。1991年,国际商用机嚣IBM进驻班加罗尔。

之后的通用电气在此设立研发中心,才真正标志着班加罗尔作为高科技之都的“第一桶金”,正式开始了其蓬勃发展的历程。

而政府扶持是强劲的推助力。班加罗尔创业伊始,班市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面临的一个最主要问题是“最后一英里障碍”,即所有管道都铺设好了,如果只有最后一英里没有通,整个系统就无法工作。当时对于软件公司来说,这个“最后一英里障碍”就是数据传输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印度政府于1991年投资兴建了可高速传输数据的微波通讯网络,“这在当时是个创举,至少满足了10年内软件企业的发展需求,这也为后来班市能够不断吸引其他著名企业前来提供了很重要的帮助。”

此外,班加罗尔还有许多成功点。班加罗尔重视企业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重视知识产权。班加罗尔共有928家软件公司,其中100多家外国跨国公司,共有40家通过了CMM五级认证。如CISCO、IBM、Motorola、得州仪器、Intel等著名公司。众多优秀的软件公司聚集在一起,产生了族群效应,使得族群中单个主体在相互之间的作用中对人才、科技成果和资金等要素重新进行优化组合配置,提高了整个族群的创新能力。

重庆西永的“西部硅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也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推助园区发展,而班加罗尔的成功经验就十分值得学习。而学习赶超班加罗尔,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要从参照比较中,借鉴班加罗尔之长,发挥好西永综合环境好、基础设施好的优势。有专家认为,与国内相比,印度在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了多元化和模式创新。印度国家软件行业协会副主席维斯瓦纳介绍,印度每年培养出50万软件人才,来自高校的只占很少比例,其余大量来自软件企业自身办学和民间教育培训。目前,印度有私立的软件培训学校1.7万所,每年在其中接受培训的人员超过100万,仅私营的国家信息技术学院每年就要培训30万信息技术人员。“印度国家软件行业协会目前正在和印度中央政府一起制定更大规模的人才培训计划,计划未来几年内进行3000万人次的IT人才培训。”

“我们应当向班加罗尔乃至印度软件产业学习更深层次的东西,而不是简单地去和班加罗尔比较有多少人才、有多少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华为在海外最大的研发中心,华为(印度)目前拥有员工6000多人,其中90%为印度籍。华为(班加罗尔)研究所所长王伟认为,印度的软件教育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而是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与产业结合,注重软件外包开发的理念、流程,特别是大规模系统架构运营管理的模式,这些完全与国际接轨,正是这样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为印度软件和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很多时候,企业需要的软件人才不是大学能够教出来的。”

猜你喜欢

班加罗尔硅谷印度
强化『高新』内核 打造农业『硅谷』
山西农谷 打造现代农业“硅谷”
如果可以去印度
卖口罩
“印度硅谷”水荒,地下450米无水
山哈·印度摄影
智商着急勿赴硅谷饭局
硅谷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抢“红包”
印度式拆迁
班加罗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