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交通系统ITS的评价方法研究

2014-06-28王筱芳

科技视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指标体系

王筱芳

【摘 要】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由于ITS的前沿性和重要性,使得国家对其研究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因此研究ITS项目如何实施、综合效益如何评价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经典层次分析法对ITS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特点。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指标体系;经典层次分析法

0 引言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绿色交通的发展方向,它是将计算机技术、通讯与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有效地集成,并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1]。ITS可以充分的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ITS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但由于ITS的项目往往投资巨大,一般需要选择在社会、经济及环境等诸多方面综合评价最高的项目来加以实施,所以如何评价ITS的效益和如何选择ITS方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ITS评价就是针对系统的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和风险做出的评价,为ITS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已有的系统运作、优化提供科学依据[2]。ITS项目包含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混杂在一起的定性或定量的复杂条件,其评价和选择具有随机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同时环境、安全、舒适度等影响因素很难量化,所以利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本文基于对建立ITS架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主要研究经典层次分析法对ITS进行评价的优劣。

1 ITS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

ITS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能够反映所评价系统的总体目标和特征,并且具有内在联系、起互补作用,是反映系统整体状况的指标群体[3]。在ITS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为了客观、全面地衡量ITS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实现对其科学的综合评价,需要遵循以下原则[4]:

(1)可行性原则。ITS的评价指标必须有明确地意义,并应简明实用,具有可量化和可检测的特点。

(2)系统性原则。ITS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因此ITS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考虑系统内因和外因的相关性、整体性和目标性。

(3)科学性原则。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科学地、全面地反映ITS项目社会经济影响的本质特征。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对ITS项目进行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等定量因素,也应考虑社会、环境等定性指标,最终才能达到指标体系的完整性。

智能交通系统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评价需求,在系统定位的基础上决定指标构成,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仅是系统的构成、功能和性能定性及定量的反映,也是系统设计思想及设计方对系统的理解程度的反映,最终为ITS系统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

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方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学者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的多层次权重解析方法[5],它将属性分层,用两项相互比较的值构成评价矩阵,然后求出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属性对上一层某属性的优先权重,最后再用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最终将权重以各个层次的综合评价排序,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这种将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具有结构化和直观的特点,但当属性增多时,获得评价矩阵将非常耗时。

2.1 层次法的评价原理

对于一个系统,假设有n个评价因子,m个评价单元,则建立评价集合u=u■,u■,∧,u■,每一个因素ui都有一个隶属度R=r■,■r■,∧■,于是对于n个因素就有单因子评价矩阵R/2/,则:r■ r■ ∧ r■r■ r■ ∧ r■M M M Mr■ r■ ∧ r■,假如因子的权重分配为A,则:A=a■,a■,∧,a■,其中ai?叟0且∑■■■ai=1,由A与R求出模糊综合评判矩阵B=∑AR=∑■■■b■,b■,∧,b■,其中bi=∑a■r■■。对多体系的比较,可分别求出B值后比较。

2.2 层次法的评价步骤如下[6]:

2.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不同因素分组,每个组作为一个层次,自上至下一次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上一层次对相邻的下一层次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起支配作用,形成从上至下的支配关系,即“递阶层次关系”。

2.2.2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由层次结构模型中各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数值列表构成。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某因素,本层与之有关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例如,若A层中因素AK与下层B1、B2……Bn有联系,则判断矩阵P如下:

2.2.3 层次单排序,并将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归一化

根据判断矩阵P=(bij)n×n求出这n个元素B1、B2……Bn相对于上层因素AK而言的相对权重向量(W1,W2,…,Wn)T,即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可以通过Matlab等数学软件求精确解,近似的计算方法有和根法、根法、幂法等。

2.2.4 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

在建立判断矩阵时,由于主题认识的多样性以及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判断矩阵不可能完全满足式b■=■,也就是说判断矩阵不可能具有完全一致性.而且进行n(n-l)/2次两两比较判断可以从不同角度的反复比较中,有利于到处一个合理反映决策者判断的排序,然而整个判断矩阵也不应偏离一致性太大。

2.2.5 层次总排序

层次单排序得到一组元素相对于上一层中某元素的权重向量,然而需要的是最底层中的各方案(或与方案直接联系的属性层)相对于总准则的合成权重(或属性权重),以便进行方案比选。计算合成权重的过程称为层次总排序,合成权重的计算需要从上而下进行,将单准则权重进行合成,最终进行到最底层得到合成权重。

2.3 实证分析

利用本文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某任意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因篇幅限制计算过程部分和数据省略),首先借助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把第一层作为第二层的准则,根据调查分析得到第一层比较判断矩阵;将特征向量正规化,即可得出第二层的权重,同理得到其它层各项在上一层各准则下的权重;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ITS项目方案进行总体分析,评价结果数据可以得到最终的结论。

4 结论

开展ITS评价方法的研究是智能交通系统项目开发实施、方案比选、决策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经典层次分析法将决策者对复杂对象的决策思维过程系统化、层次化和模型化,整个过程体现了分解、判断、综合的系统思维方式。该方法适用于多准则、多目标或无结构特征的复杂问题的决策分析,尤其适合于那些决策目标结构复杂且缺少必要的数据。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建设项目效益评价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2011.

[2]朱昌锋.智能运输系统(ITS)的评价方法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2):26-27.

[3]姜雨.ITS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4.

[4]汪莹.智能交通系统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1.

[5]Saaty TL. Modelling unstructured decision problems-the theory of analytical hierarchies [J].Math. Comput. Simulation,1978,20(2):147-158.

[6]张浩.物联网环境下智能交通系统模型设计及架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责任编辑:谢庆云]

【摘 要】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由于ITS的前沿性和重要性,使得国家对其研究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因此研究ITS项目如何实施、综合效益如何评价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经典层次分析法对ITS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特点。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指标体系;经典层次分析法

0 引言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绿色交通的发展方向,它是将计算机技术、通讯与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有效地集成,并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1]。ITS可以充分的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ITS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但由于ITS的项目往往投资巨大,一般需要选择在社会、经济及环境等诸多方面综合评价最高的项目来加以实施,所以如何评价ITS的效益和如何选择ITS方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ITS评价就是针对系统的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和风险做出的评价,为ITS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已有的系统运作、优化提供科学依据[2]。ITS项目包含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混杂在一起的定性或定量的复杂条件,其评价和选择具有随机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同时环境、安全、舒适度等影响因素很难量化,所以利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本文基于对建立ITS架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主要研究经典层次分析法对ITS进行评价的优劣。

1 ITS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

ITS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能够反映所评价系统的总体目标和特征,并且具有内在联系、起互补作用,是反映系统整体状况的指标群体[3]。在ITS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为了客观、全面地衡量ITS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实现对其科学的综合评价,需要遵循以下原则[4]:

(1)可行性原则。ITS的评价指标必须有明确地意义,并应简明实用,具有可量化和可检测的特点。

(2)系统性原则。ITS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因此ITS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考虑系统内因和外因的相关性、整体性和目标性。

(3)科学性原则。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科学地、全面地反映ITS项目社会经济影响的本质特征。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对ITS项目进行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等定量因素,也应考虑社会、环境等定性指标,最终才能达到指标体系的完整性。

智能交通系统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评价需求,在系统定位的基础上决定指标构成,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仅是系统的构成、功能和性能定性及定量的反映,也是系统设计思想及设计方对系统的理解程度的反映,最终为ITS系统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

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方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学者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的多层次权重解析方法[5],它将属性分层,用两项相互比较的值构成评价矩阵,然后求出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属性对上一层某属性的优先权重,最后再用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最终将权重以各个层次的综合评价排序,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这种将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具有结构化和直观的特点,但当属性增多时,获得评价矩阵将非常耗时。

2.1 层次法的评价原理

对于一个系统,假设有n个评价因子,m个评价单元,则建立评价集合u=u■,u■,∧,u■,每一个因素ui都有一个隶属度R=r■,■r■,∧■,于是对于n个因素就有单因子评价矩阵R/2/,则:r■ r■ ∧ r■r■ r■ ∧ r■M M M Mr■ r■ ∧ r■,假如因子的权重分配为A,则:A=a■,a■,∧,a■,其中ai?叟0且∑■■■ai=1,由A与R求出模糊综合评判矩阵B=∑AR=∑■■■b■,b■,∧,b■,其中bi=∑a■r■■。对多体系的比较,可分别求出B值后比较。

2.2 层次法的评价步骤如下[6]:

2.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不同因素分组,每个组作为一个层次,自上至下一次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上一层次对相邻的下一层次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起支配作用,形成从上至下的支配关系,即“递阶层次关系”。

2.2.2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由层次结构模型中各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数值列表构成。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某因素,本层与之有关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例如,若A层中因素AK与下层B1、B2……Bn有联系,则判断矩阵P如下:

2.2.3 层次单排序,并将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归一化

根据判断矩阵P=(bij)n×n求出这n个元素B1、B2……Bn相对于上层因素AK而言的相对权重向量(W1,W2,…,Wn)T,即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可以通过Matlab等数学软件求精确解,近似的计算方法有和根法、根法、幂法等。

2.2.4 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

在建立判断矩阵时,由于主题认识的多样性以及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判断矩阵不可能完全满足式b■=■,也就是说判断矩阵不可能具有完全一致性.而且进行n(n-l)/2次两两比较判断可以从不同角度的反复比较中,有利于到处一个合理反映决策者判断的排序,然而整个判断矩阵也不应偏离一致性太大。

2.2.5 层次总排序

层次单排序得到一组元素相对于上一层中某元素的权重向量,然而需要的是最底层中的各方案(或与方案直接联系的属性层)相对于总准则的合成权重(或属性权重),以便进行方案比选。计算合成权重的过程称为层次总排序,合成权重的计算需要从上而下进行,将单准则权重进行合成,最终进行到最底层得到合成权重。

2.3 实证分析

利用本文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某任意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因篇幅限制计算过程部分和数据省略),首先借助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把第一层作为第二层的准则,根据调查分析得到第一层比较判断矩阵;将特征向量正规化,即可得出第二层的权重,同理得到其它层各项在上一层各准则下的权重;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ITS项目方案进行总体分析,评价结果数据可以得到最终的结论。

4 结论

开展ITS评价方法的研究是智能交通系统项目开发实施、方案比选、决策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经典层次分析法将决策者对复杂对象的决策思维过程系统化、层次化和模型化,整个过程体现了分解、判断、综合的系统思维方式。该方法适用于多准则、多目标或无结构特征的复杂问题的决策分析,尤其适合于那些决策目标结构复杂且缺少必要的数据。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建设项目效益评价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2011.

[2]朱昌锋.智能运输系统(ITS)的评价方法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2):26-27.

[3]姜雨.ITS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4.

[4]汪莹.智能交通系统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1.

[5]Saaty TL. Modelling unstructured decision problems-the theory of analytical hierarchies [J].Math. Comput. Simulation,1978,20(2):147-158.

[6]张浩.物联网环境下智能交通系统模型设计及架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责任编辑:谢庆云]

【摘 要】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由于ITS的前沿性和重要性,使得国家对其研究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因此研究ITS项目如何实施、综合效益如何评价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经典层次分析法对ITS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特点。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指标体系;经典层次分析法

0 引言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绿色交通的发展方向,它是将计算机技术、通讯与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有效地集成,并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1]。ITS可以充分的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ITS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但由于ITS的项目往往投资巨大,一般需要选择在社会、经济及环境等诸多方面综合评价最高的项目来加以实施,所以如何评价ITS的效益和如何选择ITS方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ITS评价就是针对系统的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和风险做出的评价,为ITS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已有的系统运作、优化提供科学依据[2]。ITS项目包含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混杂在一起的定性或定量的复杂条件,其评价和选择具有随机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同时环境、安全、舒适度等影响因素很难量化,所以利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本文基于对建立ITS架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主要研究经典层次分析法对ITS进行评价的优劣。

1 ITS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

ITS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能够反映所评价系统的总体目标和特征,并且具有内在联系、起互补作用,是反映系统整体状况的指标群体[3]。在ITS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为了客观、全面地衡量ITS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实现对其科学的综合评价,需要遵循以下原则[4]:

(1)可行性原则。ITS的评价指标必须有明确地意义,并应简明实用,具有可量化和可检测的特点。

(2)系统性原则。ITS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因此ITS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考虑系统内因和外因的相关性、整体性和目标性。

(3)科学性原则。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科学地、全面地反映ITS项目社会经济影响的本质特征。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对ITS项目进行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等定量因素,也应考虑社会、环境等定性指标,最终才能达到指标体系的完整性。

智能交通系统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评价需求,在系统定位的基础上决定指标构成,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仅是系统的构成、功能和性能定性及定量的反映,也是系统设计思想及设计方对系统的理解程度的反映,最终为ITS系统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

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方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学者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的多层次权重解析方法[5],它将属性分层,用两项相互比较的值构成评价矩阵,然后求出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属性对上一层某属性的优先权重,最后再用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最终将权重以各个层次的综合评价排序,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这种将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具有结构化和直观的特点,但当属性增多时,获得评价矩阵将非常耗时。

2.1 层次法的评价原理

对于一个系统,假设有n个评价因子,m个评价单元,则建立评价集合u=u■,u■,∧,u■,每一个因素ui都有一个隶属度R=r■,■r■,∧■,于是对于n个因素就有单因子评价矩阵R/2/,则:r■ r■ ∧ r■r■ r■ ∧ r■M M M Mr■ r■ ∧ r■,假如因子的权重分配为A,则:A=a■,a■,∧,a■,其中ai?叟0且∑■■■ai=1,由A与R求出模糊综合评判矩阵B=∑AR=∑■■■b■,b■,∧,b■,其中bi=∑a■r■■。对多体系的比较,可分别求出B值后比较。

2.2 层次法的评价步骤如下[6]:

2.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不同因素分组,每个组作为一个层次,自上至下一次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上一层次对相邻的下一层次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起支配作用,形成从上至下的支配关系,即“递阶层次关系”。

2.2.2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由层次结构模型中各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数值列表构成。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某因素,本层与之有关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例如,若A层中因素AK与下层B1、B2……Bn有联系,则判断矩阵P如下:

2.2.3 层次单排序,并将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归一化

根据判断矩阵P=(bij)n×n求出这n个元素B1、B2……Bn相对于上层因素AK而言的相对权重向量(W1,W2,…,Wn)T,即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可以通过Matlab等数学软件求精确解,近似的计算方法有和根法、根法、幂法等。

2.2.4 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

在建立判断矩阵时,由于主题认识的多样性以及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判断矩阵不可能完全满足式b■=■,也就是说判断矩阵不可能具有完全一致性.而且进行n(n-l)/2次两两比较判断可以从不同角度的反复比较中,有利于到处一个合理反映决策者判断的排序,然而整个判断矩阵也不应偏离一致性太大。

2.2.5 层次总排序

层次单排序得到一组元素相对于上一层中某元素的权重向量,然而需要的是最底层中的各方案(或与方案直接联系的属性层)相对于总准则的合成权重(或属性权重),以便进行方案比选。计算合成权重的过程称为层次总排序,合成权重的计算需要从上而下进行,将单准则权重进行合成,最终进行到最底层得到合成权重。

2.3 实证分析

利用本文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某任意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因篇幅限制计算过程部分和数据省略),首先借助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把第一层作为第二层的准则,根据调查分析得到第一层比较判断矩阵;将特征向量正规化,即可得出第二层的权重,同理得到其它层各项在上一层各准则下的权重;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ITS项目方案进行总体分析,评价结果数据可以得到最终的结论。

4 结论

开展ITS评价方法的研究是智能交通系统项目开发实施、方案比选、决策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经典层次分析法将决策者对复杂对象的决策思维过程系统化、层次化和模型化,整个过程体现了分解、判断、综合的系统思维方式。该方法适用于多准则、多目标或无结构特征的复杂问题的决策分析,尤其适合于那些决策目标结构复杂且缺少必要的数据。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建设项目效益评价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2011.

[2]朱昌锋.智能运输系统(ITS)的评价方法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2):26-27.

[3]姜雨.ITS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4.

[4]汪莹.智能交通系统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1.

[5]Saaty TL. Modelling unstructured decision problems-the theory of analytical hierarchies [J].Math. Comput. Simulation,1978,20(2):147-158.

[6]张浩.物联网环境下智能交通系统模型设计及架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责任编辑:谢庆云]

猜你喜欢

智能交通系统指标体系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