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外流对农村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4-06-28张艳谢晨智

中国共青团 2014年5期
关键词:团组织农业农村

文 / 张艳 谢晨智

青年外流对农村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文 / 张艳 谢晨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向外转移,导致农村“空心化”问题显现,不仅使农村出现当前学者所称的“38、61、99”现象(笔者注:“38”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代指留守妇女,“61”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代指留守儿童,“99”以九九重阳节代指留守老人),而且还引起农村优质人力资源的外流、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人才资源不足,使农业生产以及整个农村地区的工副业、文教科研和卫生部门的发展受到影响。

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的新表述。但是,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带走了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和需求等资源,影响到了农村社会的发展。为此,湖北工业大学“3万”(即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工作队自2014年1月开始,通过走访、座谈、访谈、宣讲、问卷调查等形式,针对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王德湾村、楼子石村、詹店村、邓家湾村34个村小组(自然垸),先后召开座谈会6次,集中宣讲4次,随机实地走访596户农民家庭,对206人进行一对一的民生问卷调查。

农村青年缺失成因分析

对城市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农村青年外出的重要原因。在现代生活观念、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新时期农村青年,与其父辈相比,他们大多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经历,受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有限,而且受教育程度较高。大部分农村青年都具有初中或高中以上文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他们大多向往着过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但是,农村无论在水利、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水平,还是在文化、娱乐、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都落后于城市。这种情况无法满足新时期农村青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哪些因素是迫切需要改善的呢?据调查,受访者最希望解决的农村问题集中在:乡村水利设施建设(84.4%)、农村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71.8%)、村庄卫生及美化(70.87%)、公共服务事业(61.2%)、农民技能培训(58.6%)、农村“三留守”问题(54.95%)(图1)。这些诉求,体现了他们要求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图1:农民群体最希望政府解决的问题

图2:农村青年外出的主要原因

图3: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农村青年各年龄段所占比例

“钱袋子”问题是农村青年外出的另一重要原因。近年来,在农业生产成本快速增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农业土地租金和融资成本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农民种粮务农无法获得更多合理利润。调研中,农村青年提及外出的主要原因和“钱袋子”紧密相关:农产品利润太低(77.8%)、缺少生产技术与设备(57.8%)、缺乏二次创业项目与资金(44.2%)(图2)。其次,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93.2%的农民表示仍将外出挣钱,其中90后占18.5%,80后占46.8%,70后占21.7%,其余占13%(图3)。折算下来,2014年仍将外出的农村青年约占81%。

由此可看出,在农业比较效益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为生计考虑,农村青年更多选择了外出务工。农业生产开始逐渐向副业方向发展。换言之,农民在农村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土地产生了割舍情结,使农村青年开始离开农村。如何让农民愿意留在土地上,已成为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问题和难点。

青年外出对农村的影响

在农村青年不足的环境下,农村“三留守”问题、农业生产副业化、弱质化、农村人才流失、文化建设乏力等问题开始显现,农村社会活力逐渐开始“空心化”。

留守问题开始在农村出现。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外移,在农村自然而然形成了“38、61、99”队伍。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成为村庄生活的主题。

调查结果显示,74.8%的农村家庭产生留守儿童,由单方父母、祖辈照顾的留守儿童分别占到31.2%和54.3%。而80%的已婚妇女滞留农村,成为农村常住人口的多数,农业生产也越来越多地依靠留守妇女。

此外,由于青年外出,使农村产生了留守老人,农村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受到挑战。调查显示,目前老人养老主要依靠老人自己的积蓄(38.4%)和在外地儿女寄钱(61.6%)的自主养老的方式。农村青年外流给老人养老带来不小影响,主要体现为老人日常生活无人照料,与子女交流减少孤独感增加,生病缺少照顾,由留守妇女照顾负担较大等方面。其中,前两个所占比重较大。

粮食安全问题令人担忧。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转向二、三产业,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农业收入已不再是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农业生产投入开始逐渐减少,农业生产主力军转向妇女和老人。土地有效管理不足,导致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能降低,农忙时劳动力不足成为最普遍的问题。其次,土地使用率下降,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社会化服务跟不上,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生产成本提高,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使得部分地区的农户开始出现土地抛荒行为。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体现了把粮食安全及生产作为重中之重的地位,甚至上升到了基本国策。土地抛荒现象的出现,会给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带来不利影响。

农村人才缺失问题开始出现。调查结果显示:外出青年劳动力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占到86.6%,大专及以上占13.4%,而且,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的农村户口的年轻人毕业后选择留在大中城市工作占94.15%,回到乡镇或县工作的占4.62%。

从以上数据看出,农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青年劳动力大都选择外流,使得农村文化的主体性人才开始流失。由于这部分青年的流出,致使农村在教育、医疗、农技农艺、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出现人才空心化、科技空心化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建设的“瓶颈”和“短板”。

思考与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要着力把共青团面向基层的“桥头堡”向乡镇推进。找准农村青年工作重点,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首先,继续深化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实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开展技能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农村青年科技致富能力。同时,争取政府政策支持,鼓励社会企业去农村投资,以带动农村各项产业的发展,为农村青年返乡二次创业提供机会。

其次,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为抓手,提升农村基层团组织影响力。集中开展“共青团联系服务农村青年月”活动,整合党群活动中心、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站点等资源,拓展团属工作阵地,构建农村青年服务网络,为农村青年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各项事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第三,推进农村青年文化建设,把乡村青年文化活动作为农村基层团组织的重要工作载体。开展面向农村的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教育和影响农村青年,打造内容实、质量高、影响大、受农村青年欢迎的文化精品,使文化供给内容真正得到农村青年的认同和接受,发挥文化供给的最大效益。

第四,农村青年的特点是从业广泛、居住分散、流动性强,因此,要不断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进一步扩大有效覆盖面,实现对农村青年的有效覆盖,不断增强组织活力,提高基层团组织对农村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最后,要发挥团组织对青年的引导作用,以“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统揽,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深入浅出的方法宣传“三农”政策,帮助农村青年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作者张艳系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谢晨智系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

猜你喜欢

团组织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湘西北第一个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