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2014-06-27■袁

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重庆素质学校

■袁 森

“大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袁 森

在“大阅读”的课程理念指导下,重庆十一中统合各种资源,突破线性的学科体系,依托学科、论坛和学生社团开展了大量的以阅读为主体的各种活动,大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如阅读征文大赛,读书演讲比赛,课本剧演出,辩论等等,唤醒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初步构建了以“阅读”为载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建设特色选修课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有着百年办学史,以“培养‘有人文精神、有科学素养、有创新能力’的家国栋梁”为育人目标。对全国高中新一轮课改内在逻辑的解读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改革的目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保证与课程改革的形势相适应,提出“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有所作为”的指导思想,追求课改实效,发展特色,有所作为,有所突破。

学校把课程改革提到特色发展的战略高度。根据国家课程三级管理体系的要求,课程设为基础课程(国家课程)、拓展课程(含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和探究课程三类。把拓展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在高中非毕业年级四个学期,根据学生需要轮流开设。

统一部署,组织力量,完成拓展课程的编写和修订。十一中成了立拓展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钟进友校长负总责。由教科处牵头,具体组织课程的编写、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拓展课程设置,依据学校“博文修德,精益求精”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课程分为博文、修德、启智、健康、艺馨、活动等六大体系。为了推出高质量的拓展课程,十一中对教师队伍进行了认真分析,组建了市区级骨干教师为主编,新毕业大学生为主体的编写队伍。第一阶段培训,制定课程纲要,定期完成编写任务;第二阶段试用,修改,最后考核。从2010年7月开始,教科处根据课程规划,先后组织力量编写出127门拓展课程的完整教学方案。2013年6月,十一中把3年来开设过的总计127门课程制成调查表,在高2015级开展学生问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选择学生喜欢程度比较高的,整合成41门课程,作为学校常设课程。

拓展课程的新设定

根据特色发展和育人目标的需要,学校将拓展课程分为必选和任选两种。一是必选课程用“文幼章大讲堂”形式,定期主办讲座。必选课程设立了校史、现代礼仪、励志教育、生涯规划、国学经典、科技前沿、环球视野等7个领域。其中校史、励志教育、生涯规划、现代礼仪安排在高一年级完成,其余课程分学期阶段实施。必选课的实施以年级为单位,外聘学者或者本校骨干教师为主讲,以集体讲座或者学术报告的方式,分段统一进行。自2012年以来,除本校教师外,还先后聘请北京大学、国家教科院及香港和台湾专家学者主讲。二是任选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任选课以学期为单位,每学期安排6到8个课时,与“文幼章大讲堂”交叉举行。每学期初,学校将课程挂上校园网,由高一、二年级学生自选课程。每门课程选修人数达到25至50人,开设该课程。经过3年实践,推出了部分精品课程。

为了推进课程建设,丰富学校课程体系,十一中鼓励学生参与拓展课程建设。如2010年,学校向重庆市南岸区科委申报立项“古今名人诵巴渝的研究”课题,开发乡土课程,开展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学校发动非毕业年级学生利用节假日收集家乡相关资料,发挥生源地广的优势,以语文作业形式,由教研组和班主任具体落实,在节后统一收上来在进行汇总整理,大大增加了课程资源的鲜活性,增加了课程的亲和力和学生对家乡认同感,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师生共同参与建设和开发课程的成果《山水流芳》,2012年6月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让学生参与拓展课程开发,得到了学校师生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大阅读”构建特色校本课程

自2010年起,重庆十一中每周为语文专设一节阅读课,要求语文教师在学校图书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2013年,十一中结合“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建设”课题和南岸区政府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合作的“课程领导力建设”项目,对全国盛行的“大语文”概念做出校本化解读,将单一依托语文学科的“阅读”,从内容、空间、形式和时间上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跨学科的“大阅读”拓展课程。

阅读是一种语文学习的方式,也是各学科汲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阅读课外,重庆十一中还每周安排一课时的选修课。内容涉及各学科宽泛的领域,例如:“汉服与古代礼仪”“明朝那些皇帝”“美国民主趣谈”“欧美大学校园行”“电影里的美妙表达”“重庆老街行走”“时事评论写作” “辩论之见招拆招”等。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广泛的阅读,实践,思考,积淀,表达与碰撞。

阅读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实现对生活的超越。十一中教师鼓励学生围绕教师指导的主题,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的结论。比如,学校以“失落的重庆”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大量信息摄取和整合以后,学生制作有“重庆南滨路的早晨”的声音明信片,“城市化进程中的心理问题”的视频,还有“被遗忘的老兵”为名的海报,“林黛玉进贾府”的课本剧等等,体现了表达多样化、个性化。阅读,从方法到技能,从意识到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重庆十一中从七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根据各年级学生成长的需要,建立起了一个有导向、有梯度的主题阅读序列:七年级“成长与感恩”,八年级“自然与生命”,九年级“文化与生活”,高一“人物与心灵”,高二“历史与哲学”。在阅读开展过程中,教师利用自行设计的读书卡《书墨余香》来评估学生。

2014年3月,在郑州举行的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研讨会”上,重庆十一中的“大阅读”,因新颖的理念,符合实际的操作模式,令人折服的实效成绩,深得与会人士好评。大会组委会决定把2014年10月全国语文阅读研讨会放到重庆十一中举行,向全国推广重庆十一中的“大阅读”。重庆十一中通过“大阅读”实施拓展课程,也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2014年1月,重庆主流媒体《重庆日报》《重庆晨报》《大渝网》等予以报道。2014年6月19日,《人民日报》也以《大阅读提升人文素养》为题,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典型对重庆十一中的作法予以报道。

阅读 图/杨登明

多形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编制《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手册》,指导学生全面发展。重庆十一中作为市课程改革的实验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了指导学生培养综合素质,设计了《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手册》。手册的建议和要求,为学生提出了明确的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全方位的过程记录,成为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载体。

十一中的《学生素质养成手册》,在板块设计上面,除了学生的基本信息之外,专门设计了“生涯规划、成长记录(收获心得、亲情教育、行为训练、志趣发展、公益活动、体育锻炼)、读书笔记(推荐书目62本)、获奖信息、健康状况、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成长感悟、对学校建议、视野拓展”等十余个栏目。基本上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素质养成手册》每学期开学初发给学生,按时收回,考核学分。毕业时候作为学生成长的过程记录,除少部分由学校存档、或是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作为参考资料外,其余大部分交由学生自己保存,作为自己成长的重要记录,为他们保留一段青春的回忆。经过3年实践,《学生素质养成手册》很好地体现了在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方面的价值,深受学生和区市教育主管部门好评。

设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项奖学金。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多元化,十一中改革培养人才的模式,为学生搭建全方位、多元化的成长平台:打造学校的品牌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增强学生勇于奉献、团结协作的意识,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等。十一中积极与重庆市诗仙太白酒业集团合作,建立“诗仙太白育才奖学金”。“诗仙太白育才奖学金”专门奖励在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处室或者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种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不以学业成绩为依据),如学科竞赛、科技、社团、主题(如手抄报、手工制作、素质作业展、辩论赛等)活动、综合实践、体育、艺术等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

开拓社会资源,创新假期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十一中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假期作业和社会实践开拓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假期作业,不再是题海书山,而是进入社区,进入图书馆、工厂和农村等。完成的不再是单一的学科作业,还有手工制作、报章、书刊、研究报告等。放假回校后,各班也不是立即开始上新课,而是拿出两天时间集中交流展示自己的假期作业和收获,小组评选优秀的作品参与班级评选,班级推选优秀的参与年级评选,以年级为单位参与学校展评,毕业年级也不例外。2013年暑假回校后,初2014届的假期作业展评,就获得学生、家长、老师高度评价。

参加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途径之一。在开展科技活动过程中,十一中总结出了“抓宣传,促认识;抓典型,促普及;抓研讨,攻难点”的工作策略,学校科技活动有序开展。在2009年练好内功的基础上,从2010年开始,先后参加了科技创新大赛、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信息奥林匹克、计算机表演赛等比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一中高2016届学生,代表重庆市参加2014年7月在新疆举行的中学生全国机器人大赛,荣获团体第四名。

重庆十一中的着力点放在了拓展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大阅读”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面貌因此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化:教师善教、乐教、教得有效,学生乐学、善学、学得愉快。十一中教育人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面对更多的挑战,只有大胆探索,稳步推进,才能走一条特色创新求发展之路,一条师生共同进步的道路。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猜你喜欢

重庆素质学校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学校推介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