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领受困境与对策

2014-06-24杨赞

中国德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教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有限。应该从高等教育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等入手培育思政课改革的良好环境,推进课程改革。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领受困境

杨赞,华北科技学院思政教研室,讲师,博士一、思政课教学大学生

领受困境的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当前一些大学生对思政课非常抵触,具体表现为:常以应付的心态上课,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热情不高;将思政课视为边缘课程,对其重视程度远不及专业课或者外语课;对考试成绩满足于及格就行,且寄希望于期末老师划重点和自己考前突击。有研究指出:“‘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听‘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听着没劲的现象在许多高校不同程度的存在。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实际位置被边缘化的危险日益明显。”[1]

二、思政课教学大学生

领受困境的原因

思政课教学大学生领受困境,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信息多元化对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大部分大学生关心时政,具备最基本的天下意识和人文关怀。在私下场合,他们也愿意讨论教育、就业、医疗等重大民生事项以及官员腐败、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但是,在信息化时代,他们普遍地依赖网络获取信息,习惯于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以及QQ等方式接受各种对社会重大事件的评判和议论。这种技术进步带来了获取信息的便捷,然而也有一个缺点,即网上各种观点纷繁芜杂,时常为追求点击率或轰动效应,以哗众取宠的方式散布危言耸听、骇人听闻的言论。相比较而言,正面的、积极的、建构性的分析与见解反倒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生恰恰处在阅历不甚丰富、判断能力不够成熟的时期,当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出现时,网络中宣泄性、批判性的言辞更容易在这一群体中得到共鸣。这样,思政课堂中章节条目式的教学就显得索然无味了,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就成为必然。

其次,教材编写欠缺生动性与可读性。有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愿意认真听政治课的仅占19.4%,90.0%的学生认为现行政治课教材可读性不强,偏重说教,不愿意读。”[2]高校教材注重理论性与逻辑性无可厚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校教材就一定要以艰深晦涩、佶屈聱牙的“天书”面目出现。特别是作为传播国家政治信念、宣讲国家大政方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的思政课教材,就更应该讲究形象生动、贴近生活,避免道德教化和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中宣部和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目前高校思政课教材大多数都是生动不足。简单的知识罗列和空洞的说教直接导致大多数学生丧失了对课程本身的兴趣,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考试复习以前从不翻阅教材。

最后,学生参与性差妨碍教学效果。思政课不同于一些理工科的实验课程,理工科的实验课程可以给每一个学生充分的实际动手操作机会;也不同于外语课程,外语课程易于运用对话、朗读等手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当下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学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单向授课的方式完成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这就导致学生参与的空间比较有限。即便有课堂提问也通常是一问一答,难以形成热烈的讨论氛围。而部分高校所设置的思政课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基本上都安排在寒暑假期间,脱离了教师的指导与监督,很少有学生会自觉、主动地利用假期时间完成相关的实践要求。可以说,由于教学理念的陈旧,学生习惯于以看客的身份而非参与者的角色来学习思政课,这样教学效果不好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破解思政课教学大学生

领受困境的对策

自改革开放至今,高校思政课经过数次调整,才形成了今天大体上“4(必修课)+2(选修课)”的课程体系结构。这一过程是与时俱进的,顺应了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但是今天问题依然很突出:一是对思政课教学地位的认识不到位,轻视思政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一些学生尚缺乏学习热情;三是教材体系和内容有重复,不够精练;四是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还相对不足;五是教师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六是社会实践环节还比较薄弱。[4]要破解思政课教学大学生领受困境,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剖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思想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价值观建构和现实批判并行,既弘扬思政课主旋律,又不刻意回避社会问题。教师应该时刻关注网络传播平台,对于学生普遍关心的、在青年群体中流传较广的、影响较大的事件、话题和观点,及时了解,并结合思政课相关理论在课堂上主动予以分析和解答,避免学生受到错误言论的影响,偏听偏信。对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采取避而不谈或者模糊处理的方式只能加深学生的疑虑,使他们逐渐丧失对教师的信任和对思政课的兴趣。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利用课堂平台加以适时的引领。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投入到课程中来,又能够化解信息化带来的风险。

其次,掌握大学生话语模式,适时推进教材改革。马克思曾指出:“我们的阐述自然要取决于阐述的对象。”[3]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不了解受众的偏好和心态,固执地以过于学术化、理论化的方式讲授思政课,无法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决定了对他们使用的语言应该鲜活、生动。再好的内容也必须依赖适当的形式加以表达。思政课教师切忌使用晦涩、抽象、冷冰冰的言语进行空洞的说教。尤其要指出的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我们应该着手对思政课教材进行改革,在确保理论体系严谨、完整的同时,应增加案例、故事、名人传记等可读性较强的内容,既保证严肃,又不失活泼;既有理论的深度,又兼顾内容的丰富多彩。

再次,尊重教师的自主权,提倡个性化教学。思政课给学生以刻板、枯燥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个人意志、个人情感鲜有机会表达。“由于高校的管理者往往对思政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方法有很多限制,以是否造成教学事故(思政课的一级教学事故就是教师课堂表述与教材内容不完全一致)作为考核教师的首要标准,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余地很小。”[5]这种做法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思政课在大学生眼中属于千篇一律、无需用心思考和学习的只是积累学分的课程。纵观各高校广受好评的精品课、公开课,讲授者除了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学识外,大多数都展现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授课风格和个人魅力。贯穿情感与个性的授课才能吸引听众,这是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因此,有关教学管理部门必须解放思想,鼓励一线教师以“自我”的身份进行教学,因“才”施教,而不是照本宣科,简单地成为传声筒。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注重以更丰富的、更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摆脱传统思维的限制与束缚,以更开放的、有创造性的方法提升课堂效果,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最后,平衡主客体关系,把课堂适度交给学生。思政课教师应在统御全局的前提下,大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价值原则阐述完毕之后,应该更多地引入小组讨论、专题辩论、课后调查甚至轮流试讲等形式,给学生足够发表观点的机会,使他们自觉地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单纯的课程灌输对象。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对解决学生领受困境会有莫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苏咏喜.思政课教学应从一元独白向双向互动转变[J].学习月刊,2013(3):62-63.

[2]郝驹.今天,大学生需要怎样的思政课[N].工人日报,2007-04-26(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3.

[4]孙继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回顾与前瞻[N].光明日报,2006-06-24(7).

[5]李冬俐.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与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2(10):106-107.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教材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教材精读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