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品德》教材改进:基于新课标的思考

2014-06-24钟晓琳

中国德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品德思想品德经验

教材的改进需要处理好“生活”“知识”“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着力教材的思想性,注重学生品德思维的发展;重视优秀的文化传统,注重历史感的养成,凸显教材的人文性;重视学生品德能力的培养,增强教材的实践指导;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体现出融合性与开放性。

思想品德;德育教材;回归生活;生活经验

钟晓琳,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博士后

自2003年《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版)发布以来,现行各版本《思想品德》教材已经陪伴初中阶段的师生走过了近十个年头。作为初期探索,各版教材通过较为大胆的革新以及多方面尝试,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为德育课程改革、教材进一步改进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部于2011年底发布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教材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方面,深化了对“回归生活”德育理念的理解,对《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新课标,基于现行各版本教材在使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当前初中阶段品德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思想品德》教材的改进应进一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处理好“生活”“知识”

“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从现行教材的使用中可以看到:在教材致力于生活逻辑展开的同时,教师努力在其中寻找知识逻辑。“回归生活”强调教材内容应紧密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帮助学生学会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品德问题,但为了方便和应对书面考试,教师仍然不得不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提炼可供讲授的概念化的“学科知识”。此外,作为初中阶段的专设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是以促进学生的价值学习和品德发展为根本来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方面内容。教材如何认识和定位生活经验扩展、知识学习、价值学习三方面的关系,影响着教师对品德课程的理解和品德课堂的展开。

1. 寻找“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价值链接

知识镶嵌价值,学生的品德学习离不开知识学习。那么,《思想品德》教材应当包含哪些知识?仅仅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便于记诵和书面考试的内容才是品德学习的知识吗?朱小蔓对品德教材所覆盖的知识范围进行了分类,区分出三种:品德知识、关于品德的知识、有助于品德的知识。其中,品德知识是指需要身体介入的、在品德行为中获得的知识,这类知识承载于教材所设计的行为体验型或实践型活动;关于品德的知识,不仅体现于教材的正文,还包括教材中以链接等方式呈现的品德方面的知识与方法;有助于品德的知识,是指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扩展现有的品德生活经验、支持品德学习的其他学科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的划分,有助于教师明确和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的特点,避免将思想品德课程演变为纯粹的心理知识课等。基于这样的分类,《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知识并不都是客观的、抽象的知识,品德知识与学生内在的、主体性的、不断生成的、有价值倾向的生命经验相嵌套,关于品德的知识和有助于品德的知识是品德学习的脚手架,支撑学生品德知识的获得。

2. 以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

在新课标规定内容的基础上,教材中每一课的目标定位,需要更多地站在学生角度,反复研究、聚焦初中学生在相关内容领域内所遭遇或将面临的成长困惑、道德难题,避免大而空的道理,致力于帮助学生搭建迈向品德生活的道路。

对此,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既要看到学生的群体,也要看到学生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感受,学生个体化的生活经验是其品德学习的起点,如果充分考虑到学生有个体化的生活经验,那么,教材内容的展开应暗含着一条生活经验的线索:承认、接受不同学生的个体化的生活经验,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分享、相互交流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不同经验之间的碰撞乃至冲突,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个体经验的反思、调整和扩展。这条线索牵引着学生的品德学习,教材的活动设计则是线索推进和价值引导的关键点。

二、着力教材的思想性,

注重学生品德思维的发展

新课标指出,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根本性质。《思想品德》教材不仅要坚持课程应有的思想高度,更要着力实现思想的影响。[1]一方面,“回归生活”的德育,并不是要迎合、迁就、迷失于多元复杂的现实生活,而是以其内在的精神高度来引导、改造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思想性有其高度,但并不意味着思想的空、大、远,需要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问题、困惑的深度相连接,教材需要引发学生与教材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自我对话,在不断对话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性影响。因此,着力教材的思想性,需要从顶层设计的思想理念、教材呈现的思想进路、活动设计的思维引领等方面入手。

1. 顶层设计的思想理念直接影响着教材自身的思想和教育高度

在学习和把握新课标的基础上,教材的顶层设计至少需要以下角度:(1)考虑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需要,特别是由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展所带来的学生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以及情绪、情感等方面发展的新特点;(2)考虑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大背景下,初中学生在逐渐扩展的生活中所遭遇的和将面临的迫切的、真实的、具体的德育问题(这需要反复深入地研讨);(3)考虑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有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往复的复杂过程;(4)考虑小学高年级段与初中阶段学习内容及其难度的衔接、循环上升;(5)考虑目前品德教师的发展水平以及可能的教师培训;(6)考虑单一、抽象的思想品德条目(德目)与多样、鲜活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之间的差异与关联,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并且将对矛盾冲突的认识及处理视为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环节,关注学生思想发展的过程性与差异性,关注思想引导的有效性。

2. 教材呈现的思想进路引领学生的思想认识

教材如何避免认识上的表面化、平面化,实现思想性的引导?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教材内容在其思想深度上应有递进,其呈现路径应能够引领学生的思想认识向纵深发展,从而使学生对某一内容主题的学习可以逐层深入,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较为全面、深刻。对此,教材呈现应遵循一定的思想进路:(1)经验引入(设置情境或活动导入),与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相联系;(2)聚焦主题,正面陈述有一定知识支撑的观点、原则;(3)揭示(或进一步展开)矛盾、深入分析(有递进和扩展、有思想深度),在此基础上,继续正面陈述更为普遍的通则;(4)相关行为和行动能力(方法)的指导。根据不同的内容主题,上述四个部分所占份额有所不同,但在每个生活主题的内容中都应有所包含。教材的思想进路为教师具体的教学设计提供思想引导的脚手架,也为课堂教学的展开明确价值方向。

3. 教材的活动设计引领学生的品德思维发展

初中学生的思想发展离不开品德思维能力的发展。根据学生认知思维发展正从具体走向抽象的特点,以及学生品德思维发展的需要,教材的活动设计有必要加强对品德思维能力的训练(促进批判性思维、复杂性思维等的发展),引导学生对现行的(流行的)或习以为常的某种现象、观念或思维定式等提出问题、进行反思,引导学生面对生活问题的复杂性,训练多角度思考问题、全面理解和把握问题的能力。对此,活动设计的提问需要保持一定的张力,为师生留有针对真实问题的讨论空间,同时也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引导思维的拓展或深入。

此外,教材的单元导语、课导语的设计也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既能贴近学生、引发兴趣和渴望,又不失于简单,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冲击,激发学生对熟悉现象或问题的思考。

三、重视优秀的文化传统,

凸显教材的人文性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以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并在内容点上增加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

教材改进重视优秀文化传统的品德教育价值,不仅需要在各个生活主题中加强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如增加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人物、故事等的引用、介绍等,更要注重学生历史感的养成。

历史感不可能单纯依靠文化传统的知识记诵完成,它与个人的生命历程、生命感悟相关联,教材需要挖掘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价值连接,通过较为巧妙的设计(特别是活动的提问设计)帮助学生勾连起现代社会文明发展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的精神链条,使学生在完整的历史文化精神链条中发展自身的思想品德。对此,除直接介绍、探讨优秀文化传统内容外,还可以通过生命叙事的方式渗透优秀的文化传统,比如:使学生通过采访身边的父母、长辈的故事,来获得现实中鲜活的生命叙事,采访、倾听的过程就是学生感受生命叙事的过程;使学生回忆或记录自己的生命故事,来唤起学生对自身生命历程的体验和感悟。

教材的人文性不仅体现在教材内容中,同时也体现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特别是在教材语言的使用方面。《思想品德》教材的语言表达,隐含着品德教育的基本观念,设计精巧的教材语言能够诱发学生对品德问题的热情和思考,激发学生与教材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自我对话。在教材语言的运用上,可以参考以下策略:(1)单元导语,旨在引发学生对单元主题的兴趣和初步思考,带出单元讨论的几个主要议题、单元要点或是核心价值观。单元导语的语言需凝练、吸引人、有思想性、有聚焦性,既能贴近学生、引发兴趣和渴望,又不失于简单,可有一定神秘感。(2)每一课的导语,需聚焦课的主题,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一定冲击,引发学生对熟悉现象或问题的反思。(3)正文语言应准确、言简意赅,平和但有力量,减少命令性语句(如“我们要……”“我们应该……”等),表示指导可以改用祈使句、条件句等(如“如果……我们就能……”“我们需要……”“我们可以……”等),体现讨论与对话的姿态,同时应避免过于煽情的散文式。(4)重要的名人名言或古典谚语等尽量融入正文陈述中,其余的则根据学习的需要巧妙而自然地安排,力求通达精神内涵而避免形式化地装点和外贴。(5)链接中的语言,注意避免过于学术化或概念化,对核心概念的解释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使用学生能够明白的语言。(6)活动类型的设计上,用“分享”代替“讨论”,因为“分享”具有更为明确道德的意义。

四、重视品德能力的培养,

增强教材的实践指导

新课标强调,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初中学生的品德学习是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等方面相融合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品德行为、道德实践并不是品德学习的终点而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如何引导学生由感受、认识落实到行为、实践,是品德课教学的难题。现行教材的调研发现,教师和学生反映教材更多地告知品德的“道理”,却未指明品德的“道路”。对此,基于新课标的教材改进,应着力在讲“道理”的基础上探索“道路”。

首先,教材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行为指导,教材需要避免泛泛而谈的套话,行为指导或行动策略的指向性应具体、明确(针对什么困难、什么问题),指导内容需落实到具体的行为方式,具有可操作性。比如,面对交往中的冲突问题,教材的价值引导不仅包括面对冲突的基本价值立场、观念,还应包括在相应立场、观念下解决冲突的具体的行为指导或行动建议。

其次,加强需要学生参与的体验性活动、实践性活动、帮助学生在行动中体悟、反思品德学习内容,培养行动能力,既是对现行教材的挑战,也是对目前品德课堂的挑战。通过一二个课时自成起结地完成某一生活主题的学习,远不足以回应初中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也难以满足学生品德发展的需要,教材需要反思如何与生活中更广阔、更丰富的德育资源相融整、相联系,如何与学生在完整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学校生活)中的行为相联系等。除了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等)、目前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表演等),一些新兴的活动形式也应当引起教材的关注,比如全员参与的品德情境剧、学生合作自创的微电影等。

五、关注差异性,

教材应体现出融合性和开放性

新课标提出,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教材将要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都携带着不同的生命成长经历和个体化的生活经验。教材所面对的差异性,无论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差异还是城乡差异,最终都体现为“人”的差异,即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此,教材关注差异性首先体现在对学生个体化的生活经验的承认和接纳,给予其表达的精神空间。在开始某一主题内容的学习之初,教材应当帮助学生在没有明确价值导向的暗示下,运用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讨论问题,这是差异性的起点,也是每个学生品德学习的真实起点。在此基础上,教材才开始对学生个体化的生活经验加以引导。

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接纳、整合这些不同,是教材融合性的体现。《思想品德》教材有明确的道德价值导向,面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性,这种导向往往难以通过单一的、空洞的说教来完成,而需要通过不同观念的碰撞、澄明,不同生活经验的展示、分享来实现。因此,可以将学生个体化的生活经验视为教材的重要资源:(1)一些活动设计直接指向或引发不同个体经验的表达、分享、交流以及交流之后的共识,这个过程的有序完成就是活动的主要目的,价值导向暗含于活动过程,同时又留有课堂生成的空间。(2)选择不同生活经验的典型,整合于同一组材料中,以供学生分析、讨论等,有助于扩展初中学生个体相对狭窄的生活经验;同时,教材以尊重和接纳的姿态来使用材料,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的尊重、理解,培养与之交流、对话或理性批判的意识和能力。

关注差异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强教材的开放性。教材中的部分活动设计应具有开放性,不同地区、不同学生个体可根据各自情况来完成。同时,在某一主题内容结束时,可以专设一类课外拓展活动,其活动设计有一定的综合性、延展性、复杂性、创造性,供任课教师参考使用,有余力的教师可以组织活动,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自行完成。

参考文献:

[1]朱小蔓.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3-60.

猜你喜欢

品德思想品德经验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选择
乐淘淘“先进”经验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好学者贤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乐淘淘“先进”经验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