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14-06-23张荣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品种选择鸡腿菇栽培模式

张荣

摘 要:鸡腿菇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珍稀食用菌。该试验主要从品种选择、原料配方、栽培模式几个方面研究了鸡腿菇栽培新技术。结果表明:鸡腿菇菌株特白33和特白39产量高,品质优,适合在安庆地区栽培推广。在栽培配方上,用部分稻草代替棉子壳栽培鸡腿菇,可充份利用当地丰富的稻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在栽培模式上,室内箱栽模式优于室外袋栽模式,是鸡腿菇栽培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鸡腿菇;菌株;品种选择;原料配方;栽培模式

中图分类号 S56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71-04

Abstract:Coprinus comatus is a kind of rare edible fungus with high health care value of nutrition,wide market prospects. Cultivation of Coprinus comatus should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combined with local conditions,in this experiment,the new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Coprinus comatus was studied mainly from the several aspects,variety selection,prescription of raw materials,cultivation mode. 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strains of Coprinus comatus Tebai-33 and Tebai-39 have high yield,good quality,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and promotion in Anqing. On the prescriptions of culture material,using part of straw instead of cotton seed hull for the Coprinus comatus cultivation can make full use of local rich straw resources,lower production costs and at the same time raise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cultivation mode,the plastic frame planting mode is better than the outdoor plastic bags planting mode,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prinus comatus cultivation.

Key words:Coprinus comatus;Bacterial strain;Variety selection;Prescription of raw materials;Cultivation mode

鸡腿菇又称鸡腿蘑,因形似鸡腿而得名,学名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1]。是我国北方春末、夏秋雨后自然发生于树下的一种野生食用菌,荷兰、美国等已于20世纪70年代进行商业化栽培,我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鸡腿菇开展了野生环境条件调查、采集、分离、生物学特性研究和栽培试验工作,成功地进行了人工栽培[2]。近年来,由于鸡腿菇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已被人们认识,市场需求量急增,栽培面积迅速扩大[3],高产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完善。当前,筛选优良菌株,确立高产栽培模式,己成为鸡腿菇研究的重点。我国幅源辽阔,各地生态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尽相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北菇南移的推进,鸡腿菇区域化栽培技术再次成为各地的研究热点。自2008年以来,安庆市农科所蔬菜研究室食用菌课题组引进筛选了适合本地生长的鸡腿菇新品种,并根据当地条件研究总结出了安庆市鸡腿菇栽培新模式,旨在为本地大面积栽培推广提供技术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器材 立式高压灭菌锅(博迅YXQ-LS-75SII型)、手提高压锅(三申GMSX-280型)、超净工作台(苏洁VS-1300型)、恒温培养箱(上海康路HHA-138型)、电磁炉、酒精灯、镊子、接种工具、空调、温湿度计、常压灭菌灶、钢架大棚、覆土工具、试管、漏斗、电子秤、菌袋,塑料框。

1.1.2 试验原料 主料:棉子壳。辅料:麦麸、石灰、食用级石膏、磷酸二氢钾、微肥、酵菌素(江苏大华生物制品厂)、克霉增产灵(湖北随州力强公司生产)。

1.1.3 供试菌株 鸡腿优良菇菌株6株:①特白33(江苏高邮食用菌研究所)②特白39(江苏高邮食用菌研究所)③978(江苏天达食用菌研究所)④农大白鸡(北京吉蕈园)⑤CC985(河南生物研究所),以⑥CC-2000(山东金乡真菌研究所)为对照。

1.1.4 母种制作 采用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常规制作,在超净工作台接种后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5℃培养10d。

1.1.5 原种栽培种制作 均采用棉子壳培养基:棉子壳78%+麦麸20%+石膏粉2%,含水量65%,pH自然,原种用14cm×27cm丙烯袋,每袋装干料0.2kg;栽培种用17cm×33cm丙烯袋,每袋装干料0.3kg。高压灭菌2h,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上一头接种,接种后置于25℃±1℃的菌种室中培养。endprint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08-2010年在安庆市农科所试验基地进行,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大棚地理位置在117°02′E,30°31′N,海拔19.8m。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透气性好,排灌方便。

1.2.2 菌株筛选试验设计 本试验以引进的5个白色鸡腿菇新菌株①~⑤号作为处理项,以本地主栽的⑥号菌株作对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共18个处理,每处理60袋。试验于2008年9月10日开始制作发酵料,9月20日装袋播种,母种、原种、栽培种提前制备,方法如前所述。

原料发酵处理方法:棉子壳1 000kg,麦麸100kg,磷酸二氢钾1kg,石灰20kg,石膏10kg,微肥1kg,料水比1∶1.4,用机械拌匀后建堆发酵,当中心温度上升到60℃时,维持24h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当温度再次上升到60℃时,保持24h后再进行第二次翻堆,调节水分到65%,pH8.0时便可装袋接种。

栽培方法:选用25cm×40cm的聚乙烯筒料,每袋装干料0.8kg,两头接种,用种量为15%,接种后两头套上直径50mm的平菇出菇圈,外用报纸封口,搬至室内自然温度下发菌,防止温度超过28℃,待菌丝长满后即可覆土出菇。

覆土方法:2008年10月25日,陆续进行覆土,覆土前在棚内挖18个宽1m,深0.25m,长6m的沟作畦,先用3%的石灰水喷洒沟底及四周,再将发满的菌袋脱袋后,横放在沟内,每排20个,共放3排,均匀摆放,每处理随机作畦,互不相连。菌筒的间隙用土填实,浇透水后再在筒表面覆盖3~4cm厚的土。覆土材料为肥沃的壤质菜园土,事先已用2%的石灰拌匀消毒处理,含水量为65%。

调查方法:室内发菌期每处理随机抽取5袋,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并测量生长速度。11月15日相继出菇后,适时采收,分别计产,同时观察菇体着生状态、大小、色泽等商品性。

1.2.3 高产配方试验设计 供试菌种:特白39,母种、原种、栽培种提前制备,方法如前所述。

试验方法:以棉子壳为主料,根据辅料添加配方的不同设5个处理。配方:(1)棉子壳86.9%+麦麸10%+磷酸二氢钾0.1%+石灰2%+石膏粉1%。(2)棉子壳76.9%+米糠20%+磷酸二氢钾0.1%+石灰2%+石膏粉1%。(3)棉子壳95.9%+复合肥1%+磷酸二氢钾0.1%+石灰2%+石膏粉1%。(4)棉子壳80.8%+稻草15%+复合肥1%+0.1%磷酸二氢钾0.1%+石灰2%+石膏粉1%。(5)棉子壳96.9%+磷酸二氢钾0.1%+石灰2%+石膏粉1%。以配方(5)为对照,每处理接种50袋,3个重复,共15个处理。

试验安排:本试验于2010年9月15日开始拌料建堆发酵,9月25日装袋播种,10月28日覆土出菇,各处理小区,随机排列,原料发酵处理及栽培管理方法同上,稻草使用时用铡草机切成5cm左右的小段。

调查方法:发菌期观察菌丝生长和污染情况,11月20日开始出菇后,常规温、湿度管理,适时采收,共收三潮,分别计产。

1.2.4 栽培模式试验设计 供试菌株:978,母种、原种、栽培种提前制备,方法如前所述。

试验设计:采用棉子壳发酵料栽培,对室外袋栽和室内箱栽两种栽培模式进行比较,每种模式配料250kg。

具体方法:2010年9月25日配料,按棉子壳95.2%+微肥0.1%+磷酸二氢钾0.1%+石灰2%+石膏粉1%+酵菌素1.5%+0.1%g霉增产灵的配方配料500kg,常规发酵处理,方法同前述。10月5日装料接种时则按两种模式进行,室外袋栽用25cm×35cm的聚乙烯筒料装袋,两头接种后套上直径50mm的出菇套环,报纸封口;室内箱栽用定制的40cm×50cm×25cm塑料框装料,料高20cm,播两层种,用种量20%。两种模式装料接种后均置于同一室内自然温度发菌管理。11月2日菌发好后,袋栽模式的搬至大棚覆土出菇,箱栽的则在室内直接在料面覆土出菇,表面用簿膜覆盖防止水份蒸发。

调查方法:发菌期检查菌丝生长和杂菌污染情况,并记录满袋和出菇时间;出菇后,统计每潮菇及总产量,同时观察菇体的商品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筛选结果分析

2.1.1 不同菌株的发菌速度与抗杂能力 供试的6个菌株在2008年9月20日接种后,在室温下3d后开始吃料。由表1可知①号菌株生长势最强,日均生长速度9.2mm,菌丝洁白,抗杂能力强;②号菌株次之,日均生长速度9.0mm,菌丝洁白,抗杂能力也较强;⑥号菌株生长势最差,日均生长速度仅5.6mm;菌丝灰白色,抗杂能力较弱。③、④、⑤菌株生长势表现一般,生长速率、抗杂能力均介于其中间。

2.1.2 不同菌株的发菌期与头潮菇产量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①、②菌株发菌速度较快,20~21d发满菌袋;⑥号菌株发菌最慢,30d才长满菌袋;③、④、⑤号菌株发菌速度介于其间,25~27d满袋。从出菇情况来看,①、②号菌株出菇较早,头潮菇集中,分别占总产量的48%和45%,⑥号菌株出菇较迟,头潮菇产量较低,只占总产量的40%。

2.1.3 不同菌株的子实体的形态特征 鸡腿菇子实体的形态特征与商品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表3可知①、②号菌株菇体商品性较好,个体较大,鳞片少,菇体洁白;③号菌株次之,个体中等,菇体浅白色;④、⑤号菌株,个体大小不均匀;⑥号菌株商品性最差,菇体大,鳞片较多,灰白色。

2.1.4 不同菌株的产量结果与方差分析 6个菌株的生物转化率见表4,结果表明:各菌株的生物转化率均高于对照⑥号菌株,其中①号菌株产量最高,②号菌株在5%水平下与①号菌株产量差异不大,但与其它菌株差异显著,单从产量角度来看,①、②号菌株适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endprint

2.2 高产配方试验结果分析

2.2.1 不同配方菌丝生长情况及污染率 由表5可以看出与对照配方(5)相比,配方(1)、(2)、(3)菌丝生长浓密,发菌期缩短,但出菇期延长,但易污染;配方(4)菌丝生长正常,发菌期短,出菇期相同,且不易污染,配方(4)比较适合本生长条件。

2.2.2 不同配方生物转化率分析 由表6可知,各营养配方的生物转化率相差不大,经方差分析,配方(1)和配方(2)在5%水平下,与对照配方(5)相比差异显著,但在1%水平下差异不显著;配方(3)和配方(4)与对照配方(5)差异不显著。表明棉子壳营养较全面,添加有机氮、无机氮对产量增加作用不大,在配方中使用部份稻草代替棉子壳仍能获得高产。

2.3 不同栽培模式结果分析

2.3.1 不同栽培模式的菌丝生长情况和污染率室外袋栽,室内箱栽两种栽培模式菌丝生长情况见表7,由此可见,采用室内箱栽模式,菌丝生长更旺盛,具有发菌期短,出菇快,污染率低的优点。

2.3.2 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构成和生物转化率 从表8的出菇情况来看,室内箱栽模式,菇体洁白,鳞片少,商品性较好,虽然头潮菇率比室外袋栽培模式稍低,但出菇潮次多总产量较高。

3 结论与讨论

鸡腿菇是一种中低温型的变温型结实菌类[4],在我国原产于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等北方地区。近年来,随着菌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的发展,人工设施栽培已在广大南方地区取得成功[5]。安庆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南北气候的交汇带,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6℃,春暖秋凉,霜少雪稀,比较适合鸡腿菇的生长。鸡腿菇是一种草腐性菌类,棉子壳是鸡腿菇高产栽培的理想原料[6],安庆地区主要以种植棉花和水稻为主,棉子壳、米糠等自然资源丰富,是栽培鸡腿菇的理想场所。鸡腿菇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24℃,但温度高子实体易墨化,商品性差。选用合适品种,在适宜的季节,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是安庆市鸡腿菇高产栽培的成功关键。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鸡腿菇特白33、特白39产量高,菇体洁白,鳞片少,个体较大,抗杂能力强,生长快,是值得推广的两个优良菌株。在高产栽培上,用棉子壳76.9%+米糠20%+磷酸二氢钾0.1%+石灰2%+石膏粉1%的配方可获得高产,且原料充足;而用棉子壳80.8%+稻草15%+复合肥1%+0.1%磷酸二氢钾0.1%+石灰2%+石膏粉1%的配方,则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稻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从栽培模式研究结果来看,以棉子壳为主料,经发酵处理后,室内发菌室外大棚内覆土的袋栽模式是安庆市鸡腿菇高产栽培的主要模式,具有发菌快、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的特点,适合本地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而采用棉子壳发酵料室内箱栽的模式,环境可控,产量高,菇质好,可实行机械化生产,是鸡腿菇栽培的未来发展方向。

致谢:本试验是安庆市农科所食用菌组共同完成的;本文写作过程中承蒙董习华老师的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姜秀云,邱成书,王娟,等.鸡腿菇高产栽培技初步探索[J].中国食用菌,2011(4):26-28.

[2]李昊.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3]黄海洋,周帅,刘克全,等.几个鸡腿菇菌株的林地栽培筛选栽培试验[J].北方园艺,2010(22):169-170.

[4]张漫丽,纪淑娟.鸡腿菇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4 (6):37-38.

[5]宋志荣.不同培养料配方栽种鸡腿菇配方比较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3(1):148-149.

[6]姚永兴,朱桂芳.棉子壳栽培鸡腿蘑技术[J].食用菌,2002(4):32.

(责编:张长青)endprint

2.2 高产配方试验结果分析

2.2.1 不同配方菌丝生长情况及污染率 由表5可以看出与对照配方(5)相比,配方(1)、(2)、(3)菌丝生长浓密,发菌期缩短,但出菇期延长,但易污染;配方(4)菌丝生长正常,发菌期短,出菇期相同,且不易污染,配方(4)比较适合本生长条件。

2.2.2 不同配方生物转化率分析 由表6可知,各营养配方的生物转化率相差不大,经方差分析,配方(1)和配方(2)在5%水平下,与对照配方(5)相比差异显著,但在1%水平下差异不显著;配方(3)和配方(4)与对照配方(5)差异不显著。表明棉子壳营养较全面,添加有机氮、无机氮对产量增加作用不大,在配方中使用部份稻草代替棉子壳仍能获得高产。

2.3 不同栽培模式结果分析

2.3.1 不同栽培模式的菌丝生长情况和污染率室外袋栽,室内箱栽两种栽培模式菌丝生长情况见表7,由此可见,采用室内箱栽模式,菌丝生长更旺盛,具有发菌期短,出菇快,污染率低的优点。

2.3.2 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构成和生物转化率 从表8的出菇情况来看,室内箱栽模式,菇体洁白,鳞片少,商品性较好,虽然头潮菇率比室外袋栽培模式稍低,但出菇潮次多总产量较高。

3 结论与讨论

鸡腿菇是一种中低温型的变温型结实菌类[4],在我国原产于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等北方地区。近年来,随着菌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的发展,人工设施栽培已在广大南方地区取得成功[5]。安庆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南北气候的交汇带,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6℃,春暖秋凉,霜少雪稀,比较适合鸡腿菇的生长。鸡腿菇是一种草腐性菌类,棉子壳是鸡腿菇高产栽培的理想原料[6],安庆地区主要以种植棉花和水稻为主,棉子壳、米糠等自然资源丰富,是栽培鸡腿菇的理想场所。鸡腿菇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24℃,但温度高子实体易墨化,商品性差。选用合适品种,在适宜的季节,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是安庆市鸡腿菇高产栽培的成功关键。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鸡腿菇特白33、特白39产量高,菇体洁白,鳞片少,个体较大,抗杂能力强,生长快,是值得推广的两个优良菌株。在高产栽培上,用棉子壳76.9%+米糠20%+磷酸二氢钾0.1%+石灰2%+石膏粉1%的配方可获得高产,且原料充足;而用棉子壳80.8%+稻草15%+复合肥1%+0.1%磷酸二氢钾0.1%+石灰2%+石膏粉1%的配方,则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稻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从栽培模式研究结果来看,以棉子壳为主料,经发酵处理后,室内发菌室外大棚内覆土的袋栽模式是安庆市鸡腿菇高产栽培的主要模式,具有发菌快、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的特点,适合本地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而采用棉子壳发酵料室内箱栽的模式,环境可控,产量高,菇质好,可实行机械化生产,是鸡腿菇栽培的未来发展方向。

致谢:本试验是安庆市农科所食用菌组共同完成的;本文写作过程中承蒙董习华老师的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姜秀云,邱成书,王娟,等.鸡腿菇高产栽培技初步探索[J].中国食用菌,2011(4):26-28.

[2]李昊.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3]黄海洋,周帅,刘克全,等.几个鸡腿菇菌株的林地栽培筛选栽培试验[J].北方园艺,2010(22):169-170.

[4]张漫丽,纪淑娟.鸡腿菇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4 (6):37-38.

[5]宋志荣.不同培养料配方栽种鸡腿菇配方比较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3(1):148-149.

[6]姚永兴,朱桂芳.棉子壳栽培鸡腿蘑技术[J].食用菌,2002(4):32.

(责编:张长青)endprint

2.2 高产配方试验结果分析

2.2.1 不同配方菌丝生长情况及污染率 由表5可以看出与对照配方(5)相比,配方(1)、(2)、(3)菌丝生长浓密,发菌期缩短,但出菇期延长,但易污染;配方(4)菌丝生长正常,发菌期短,出菇期相同,且不易污染,配方(4)比较适合本生长条件。

2.2.2 不同配方生物转化率分析 由表6可知,各营养配方的生物转化率相差不大,经方差分析,配方(1)和配方(2)在5%水平下,与对照配方(5)相比差异显著,但在1%水平下差异不显著;配方(3)和配方(4)与对照配方(5)差异不显著。表明棉子壳营养较全面,添加有机氮、无机氮对产量增加作用不大,在配方中使用部份稻草代替棉子壳仍能获得高产。

2.3 不同栽培模式结果分析

2.3.1 不同栽培模式的菌丝生长情况和污染率室外袋栽,室内箱栽两种栽培模式菌丝生长情况见表7,由此可见,采用室内箱栽模式,菌丝生长更旺盛,具有发菌期短,出菇快,污染率低的优点。

2.3.2 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构成和生物转化率 从表8的出菇情况来看,室内箱栽模式,菇体洁白,鳞片少,商品性较好,虽然头潮菇率比室外袋栽培模式稍低,但出菇潮次多总产量较高。

3 结论与讨论

鸡腿菇是一种中低温型的变温型结实菌类[4],在我国原产于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等北方地区。近年来,随着菌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的发展,人工设施栽培已在广大南方地区取得成功[5]。安庆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南北气候的交汇带,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6℃,春暖秋凉,霜少雪稀,比较适合鸡腿菇的生长。鸡腿菇是一种草腐性菌类,棉子壳是鸡腿菇高产栽培的理想原料[6],安庆地区主要以种植棉花和水稻为主,棉子壳、米糠等自然资源丰富,是栽培鸡腿菇的理想场所。鸡腿菇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24℃,但温度高子实体易墨化,商品性差。选用合适品种,在适宜的季节,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是安庆市鸡腿菇高产栽培的成功关键。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鸡腿菇特白33、特白39产量高,菇体洁白,鳞片少,个体较大,抗杂能力强,生长快,是值得推广的两个优良菌株。在高产栽培上,用棉子壳76.9%+米糠20%+磷酸二氢钾0.1%+石灰2%+石膏粉1%的配方可获得高产,且原料充足;而用棉子壳80.8%+稻草15%+复合肥1%+0.1%磷酸二氢钾0.1%+石灰2%+石膏粉1%的配方,则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稻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从栽培模式研究结果来看,以棉子壳为主料,经发酵处理后,室内发菌室外大棚内覆土的袋栽模式是安庆市鸡腿菇高产栽培的主要模式,具有发菌快、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的特点,适合本地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而采用棉子壳发酵料室内箱栽的模式,环境可控,产量高,菇质好,可实行机械化生产,是鸡腿菇栽培的未来发展方向。

致谢:本试验是安庆市农科所食用菌组共同完成的;本文写作过程中承蒙董习华老师的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姜秀云,邱成书,王娟,等.鸡腿菇高产栽培技初步探索[J].中国食用菌,2011(4):26-28.

[2]李昊.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3]黄海洋,周帅,刘克全,等.几个鸡腿菇菌株的林地栽培筛选栽培试验[J].北方园艺,2010(22):169-170.

[4]张漫丽,纪淑娟.鸡腿菇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4 (6):37-38.

[5]宋志荣.不同培养料配方栽种鸡腿菇配方比较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3(1):148-149.

[6]姚永兴,朱桂芳.棉子壳栽培鸡腿蘑技术[J].食用菌,2002(4):32.

(责编:张长青)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种选择鸡腿菇栽培模式
鸡腿菇菜谱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
早实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