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播种至出苗期病虫害综防技术

2014-06-23郝建峰

河北农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全蚀黑穗病根腐病

郝建峰

小麦播种至出苗期病虫害综防技术

郝建峰

做好小麦播种期及苗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夺取明年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小麦播种及出苗期主要病虫害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麦蚜、小麦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赤霉病、病毒病、锈病、白粉病等。尤其是地下害虫分布广,危害重,在小麦播种后和苗期,常因其危害而造成麦田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重播。近几年来,随着小麦品种、农药的更新换代及种植结构的改变,小麦吸浆虫逐渐上升为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害虫。小麦播种期间和苗期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农业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一、农业防治

1、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品种

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和品种的适应性,合理选用抗病、虫品种,并在播前严格筛选种子,剔除病粒、瘪粒。目前,在抗病性和丰产性表现较好的品种有:6172、邯麦12、良星99、科农199等,广大农民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选种。

2、选种和晒种

(1)精选种子

选用无病虫的大粒种子,剔除虫粒、病粒、秕粒,以增强小麦出土时顶土力和出苗后的抗逆力,降低种子带菌率。对减轻小麦黑穗病、赤霉病、全蚀病、根腐病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2)晒种

在播种前2—3天,选晴朗无风的天气,将选好的种子,在日照下晒8—12小时。能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出苗后的抗逆力。

3、适期播种

在保证增产的前提下,适期播种。适期播种可减轻小麦锈病、病毒病、麦秆绳、麦蚜、地下害虫等秋季为害,河北南部地区小麦播种适期在10 月7—15日。在适期范围内尽量晚播,缩短小麦与晚秋作物共生期,减轻土蝗、蟋蟀、灰飞虱为害,减少病菌侵染时间,控制和降低冬前发病,压低病虫害越冬基数,减轻来年的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程度。

4、轮作

对小麦全蚀病、赤霉病、纹枯病、根腐病等重发生的地块,可与棉花、蔬菜、油料、甘薯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轮作期限一般应掌握在2—3年。

5、清除杂草

及时清除田间禾本科杂草,铲除自生麦苗和带菌病残组织,可以压低各种病虫的传染来源,推迟病虫发生和压低各种病虫的传染来源,推迟病虫发生和压低为害程度。

6、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的群体机构,对保证小麦的增产和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十分重要。合理密植,对加强田间通风透光状况,降低田间湿度。同时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增强麦田的抗逆力。可以减轻小麦白粉病、锈病、麦叶峰等多种病虫害的发生。

二、药剂防治

1、用40%甲基异柳磷50毫升,50%辛硫磷100毫升喷拌麦种50公斤,堆闷3—6小时,对防治小麦地下害虫效果很好,对防治小麦吸浆虫也有一定的效果。

2、用15%粉锈宁、50%多菌灵或50%甲托等按种子量的0.2—0.35%拌种,可有效防治小麦黑穗病、赤霉病、全蚀病、根腐病等。

3、在多种病虫混合发生的地区,可用40%辛硫磷100毫升加2%立克秀拌种剂150克或2.5%适乐时种衣剂100毫升兑水适量,拌麦种100公斤,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和黑穗病;或用50%辛硫磷100毫升或40%甲托50毫升+15%粉锈宁65克,兑水2—3公斤,拌麦种50公斤,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小麦白粉病、锈病、小麦黑穗病等。

注意:拌种时必须先拌杀虫剂,后拌杀菌剂,闷种3—6小时,凉干后播种,辛硫磷易光解,应避光操作、严禁日晒。要严格按照拌种操作规程,防止人畜中毒,最好由专人负责,有条件的村实行统一供药、统一拌种。

三、苗期病虫害防治

1、小麦苗期如发生苗蚜,可选用5%吡虫啉或40%乐果等有机磷农药1000倍液喷雾,也可用功夫、速灭杀丁等菊酯类农药2000—3000倍喷雾防治,确保小麦安全生长;小麦出苗50%以上时对每平方米有土蝗、蟋蟀5头,灰飞虱10头以上的麦田立即用药防治。可采用25%快杀灵1500倍液喷雾。

2、杂草推广春草冬治。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可有效预防小麦丛矮、黄矮、花叶等病毒蔓延危害。小麦出苗后,田间杂草随之出土,在杂草3--4叶期时,体小、耐药性差,适时进行化学除草,杀草效果好,且对后茬影响小。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75%巨星1克或10%苯磺隆10克,或5.8%麦喜乳油10毫升,对水40公斤茎叶均匀喷雾。对禾本科杂草发生较重的麦田,可每亩用甲基二磺隆25—30毫升喷雾。配除草剂时要先用少量水配匀,最后加满水进行喷雾。

(作者单位:邯郸县农牧局)

猜你喜欢

全蚀黑穗病根腐病
小麦全蚀病的危害与防治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饲用南瓜根腐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小麦全蚀病的危害和防治
小麦全蚀病的危害和防治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胡萝卜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