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释放改革信号

2014-06-20中河

时代金融 2014年13期
关键词:金融体制宏观调控经济运行

中河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4年第一季度例会如期召开。与2013年第四季度例会发布的会议消息明显不同的是,本季度会议对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着墨较多,同时,会议继续明确释放金融改革的信号。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物价基本稳定,但所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国际经济形势出现分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积极迹象增多,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速持续放缓。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

与去年第四季度会议发布的新闻稿不同的是,本次会议在明确“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物价基本稳定”的同时,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这一判断,基本上为下阶段宏观调控定下了基调。

继连续3个月制造业PMI在枯荣线上回落之后,3月份制造业PMI扭转回落趋势出现微升。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1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PMI为50.3%,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

分析认为,3月份PMI指数略升,尽管包含季节性因素影响,但仍预示未来经济增长趋稳。其中进口和新出口订单指数较大幅度提高,预示未来外贸形势趋好;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较大幅度回落,预示企业对市场仍然偏于谨慎,去库存活动预计仍将持续。总体看,综合前3个月的PMI指数以及生产、新订单等主要指数来分析,数据波动均在正常范围内,显示今年我国经济运行开局平缓,处在“合理区间”。

“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为下一步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调控预留了不少政策空间,比如说,不需要因为保增长而放松银根,或者说改变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节奏等。”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周文渊表示。

“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去年经济工作时作出的论断。而“保持经济运行合理区间”提法更充分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体现了管理层对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新境界。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任务,这些必然会对增长的速度有所制约,所以宏观调控要在稳定增长和结构改革之间实现平衡,兼顾长远和短期目标。“合理区间”的概念就是强调宏观政策框架应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之间,实现经济健康增长,这也是宏观调控坚守的底线。

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本次会议着重指出:“所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在描述国际金融形势时,也将上季度“全球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表述变化为“国际经济形势出现分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积极迹象增多,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速持续放缓”。

很显然,世界经济复苏存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加剧了我国处于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时期的发展压力。

业内人士表示,从国内来看,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但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如何找准经济发展两难问题之中的平衡点,尤为关键。

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14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建议,政策制定者应加强预期管理,强调政策调控的目标区间,稳定市场预期。同时,综合分析各方因素,估算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制定相关政策预案,一旦出现经济超预期下滑,及时启动预案予以应对。

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在谈到当前金融改革时,会议将上季度“同时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表述变化为“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由提出“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到强调“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了进一步推进金改的决心。就此,本次会议再一次强调:“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金融体制改革任务繁重,充满挑战。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事实上,自年初以来,各项金融改革措施也在不断推进。

随着年初五家大型银行悉数加入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队伍,利率市场化正在稳步推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在两会期间表示:“存款利率最后要放开,这应该也是利率市场化中最后一步,因为其他的很多利率都已经放开了,存款利率放开肯定是在计划之中。我个人认为,是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

此外,在市场的普遍预期中,央行不久前宣布,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将扩大至2%,汇改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是今年工作的重点。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防范风险是发展民营银行的重要保障,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效保护存款人利益,为健全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创造条件。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的经济下行压力。同时,转型也给予了发展极大的空间。专家就此表示,对于金融改革措施,一方面要顺应市场需要尽快推出,通过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和新红利,让市场发力;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风险防范,坚持金融改革整体推进的稳妥、渐进原则。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融体制宏观调控经济运行
政策决定还是市场选择?——基于历史角度的比较金融体制考察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基于金融体制改革下银行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思考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4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宏观调控“三部曲”
过犹不及——从两岸金融体制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
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