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4-06-20罗孝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优良率患肢螺钉

罗孝波

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罗孝波

目的 探讨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3年本院接收的80例采用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实施动力髋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优42例(52.5%), 良34例(42.5%), 优良率为95%。结论 采用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优良率高, 临床疗效显著, 可以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 且创伤小、骨折愈合快, 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患者康复迅速, 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动力髋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 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基底部至粗隆水平下5 cm范围内的骨折, 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占髋部骨折的60%~70%[1]。动力髋内固定(DHS)是目前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之一,固定牢靠, 骨折愈合较快, 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2013年自贡市自流井区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80例采用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4~2013年本院接收的80例采用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脑、肺部疾病。其中, 男性56例, 女性24例, 年龄23~78岁, 平均年龄64.5岁。坠落伤38例,交通事故伤26例, 跌伤16例。

1.2 方法 患者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取仰卧位, 患肢垫高,由患肢股骨大转子作纵行切口, 将阔筋膜和股外侧肌膜切开,使得大转子及其下方10 cm长的股骨外侧骨面暴露, 手术过程中尽量避开血管以减少患者出血量。使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对骨折部位进行上下对抗牵引、撬拨复位, 完成后用骨圆针进行固定。于患肢大粗隆下方2~3 cm处用瞄准器打入定位克氏针1枚, 并确定针尖深度为软骨下1.5 cm之后,在股骨上端使用DHS三联扩孔器钻入软骨下1 cm处实施扩孔, 进行丝锥攻丝。控制螺钉深度距离股骨头0.5~1 cm为好,使用DHS钢板连接后在外侧皮质打入, 并用螺钉加压固定。对于小粗隆骨折的患者, 可使用拉力螺钉固定或者在动力髋主钉下使用拉力螺钉进行固定。对于大粗隆游离的骨块, 可在大粗隆处使用拉力螺钉固定或应用钢丝捆扎固定后进行动力髋内固定。对于滑动钉进钉位置刚好位于骨折平面的情况,使用动力髋内固定在近心端固定不牢, 可使用松质骨螺钉在大粗隆处固定, 以增强稳定性[3]。

手术结束后, 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术后3 d可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 并协助患者翻身, 预防褥疮的发生。密切监测患者呼吸、血压、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7 d后鼓励患者坐起进行肌肉锻炼, 4周左右进行行走训练。术后患者进食较差, 可实施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加强营养, 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同时注意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的发生。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骨折愈合良好, 膝、髋关节活动正常, 无疼痛症状, 能够完全独立生活为优;患者骨折愈合, 髋内翻≤5°, 膝、髋关节活动受影响, 患肢长时间受力有轻微疼痛, 生活基本自理为良;患者骨折愈合, 髋内翻>15°, 患肢缩短>2 cm, 疼痛症状明显, 生活难以自理为差[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动力髋内固定治疗后, 随访3~5年, 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 其中, 优42例(52.5%), 良34例(42.5%), 差4例(5%), 优良率为95%。80例患者中, 发生髋内翻3例, 股骨头坏死2例, 钢板脱出1例;肺部感染4例,尿路感染2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多发的一种常见骨折, 主要由于患者骨质疏松同时受到外力作用引起骨折。动力髋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这种手术方法是滑动加压的内固定方法, 且手术过程中选择从大粗隆下部3 cm处进入, 该部位完整的皮质有利于固定。动力髋内固定对于患者骨折愈合和术后尽快恢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临床治疗效果显著[5]。

本研究中, 实施动力髋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优42例(52.5%), 良34例(42.5%), 优良率为95%。

综上所述, 采用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优良率高, 临床疗效显著, 可以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且创伤小、骨折愈合快, 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患者康复迅速,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1] 黄国勤,黄永光,黄铭图.动力髋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6 例疗效分析.吉林医学, 2011,32(22):4625.

[2] 郭义城,田乃宜,张武全,等.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29例.临床军医杂志, 2011,39(4):677-678.

[3] 杨峰.动力髋(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2013,7(5):309-311.

[4] 钟翠婵.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现代临床护理, 2010,9(5):22-24.

[5] 马显华.动力髋内固定系统(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0 例的疗效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23(12):2228.

643000 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优良率患肢螺钉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